社區日曆-賢文社區-賢文華燈初上奏鳴曲













賢文社區 賢文華燈初上奏鳴曲
夜幕低垂,一盞盞燈光紛紛打亮,吆喝聲、汽車聲到處充斥,頓時豐富了整個社區,亦彷彿注入了青春的泉源,這裡是……國華社區。
華燈初上,麵包店、餐廳、自助餐擠滿了人潮,老闆忙著招呼客人,客人大快朵頤,那幅景象令人流連忘返,這裡是贀文社區的商店街……民權路。
涼風徐徐吹來,樹影街燈交錯,好似跳著華爾滋,一輛輛車滑過似彩帶般的車道,交織成一幅美麗圖畫,這裡是羅東交通的兩大動脈……公正路和純精路。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賢文社區-巷弄房子—民治、民有、民享、四育路一帶













賢文社區 巷弄房子—民治、民有、民享、四育路一帶
走進那星羅棋布的巷道,有如進入迷宮,相同的房子、格局,初來的人恐怕會認錯家,曾有一戶新搬來的住戶,晚上居然找不到家,可知巷道錯綜複雜之一斑。
民國60年(1949)左右,羅東新蓋了一批百戶相連的樓房,一時造成轟動,因為鎮民從未看過如此浩大的工程。它位於數個學校的中心點,起初住進了大批教師,儼然是老師的宿舍,相對也帶來了文化氣息,兩排廿幾戶人家,自成一個現代桃花源,但隨著時空轉移,現已人事全非。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賢文社區-南陽義學













賢文社區 南陽義學
退休教師林獻忠先生,仿效宋朝宰相范仲淹興辦義田之舉,於民國89年(2000)9月成立「南陽義學」,免費為老人開辦各項才藝班,讓銀髮族重新體驗生命的活力。5年來,義工老師從3人增到142人,場地多達四、五十處,學員從30人成長到3000人,在標榜「相招作伴學喘氣」的前提下,每位學員更懂得尊重生命。
透過老人生命線了解老人問題,特殊個案,轉社福單位處理。亦受理銀髮族來電諮詢,傾聽老人的需要,更於 2005年3月成立老人服務中心。專線:(03)9571123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賢文社區-翻滾吧!男孩













賢文社區 翻滾吧!男孩
紀錄片「翻滾吧!男孩」在綠色影展放映後,讓宜蘭人倍感驕傲,因為一提起體操,不少人想到的總是大陸或東歐選手。其實,片中七位小男孩就是羅東公正國小體操隊的團體金牌選手。
七位從幼稚園大班到國小二年級不等的小男孩,是公正國小「特殊才能資優體育教育班」公開甄選的學生。他們有截然不同的個性與脾氣,加入體操隊後,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一下課,都直奔體操訓練場,七位小男孩在苦練和淚水中,拿到金牌也找到自己的舞台。
曾獲亞運體操金牌的林育信教練,就是小選手們的幕後功臣。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賢文社區-公正國小













賢文社區 公正國小
公正國小創立於民國39年(1950),基於帶好每個孩子的教育理念,除普通班級之外,先後設立了「啟智教育實驗班」,「特殊才能資優體育教育班」與「藝術才能資優舞蹈教育班」,希望不同特質的孩子有自己可以揮灑的舞台,尤其是體育班、教育班,成果更是有目共睹。
讓孩子在「和諧」、「愉悅」而「健康」的學校生活中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團隊精神是老師們期許的目標。當校園裡的大量落葉困擾著學校時,老師想出了「讓廢棄落葉成為有用肥料」的方法,就帶著孩子們一起做環保。2004年(民93年)還受邀在綠博中參展呢!這就是教學多元化的公正國小。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賢文社區-國華國中













賢文社區 國華國中
國華國中門牌雖屬北成里國華街,但整座校園位於賢文里,地跨兩里的現象實屬罕見,民國59年(1970),本校誕生了,地方人士冀望新學府能培育更多的「國家菁華」而命名「國華」。
為了創造優質的教育環境,在校舍興建方面,特別注重「把握歷史、孕育未來」的規劃理念,致使校園充溢傳統與創新的共生現象,讓歷屆校友隨時返回娘家都能重拾國華生活的溫馨記憶。同時,學校各項空間設施也都開放給社區居民享用,是本社區不可或缺的文教機構。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賢文社區-細姨仔街–公正街













賢文社區 細姨仔街–公正街
「細姨仔街」位於賢文里公正國小舊校門口、公正街一帶,民國40年代,羅東為台灣最大的木材市場,鋸木廠到處林立,公正國小於民國39年(1950)創立,一些大老闆為「金屋藏嬌」,在此地購屋,物以類聚,很多細姨仔聚集此地,形成特色。
「細姨仔街」不長,就是現在的三商百貨公司到公正國小的東門口,全長大約100公尺的巷弄內,歷經半世紀,現只留浪漫傳聞。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賢文社區-純精路的店













賢文社區 純精路的店
看那衣冠楚楚的紳士、淑女,提著公事包進進出出,看似緊張又似凝重,大門懸掛著「中國商業銀行」、「交通銀行」。
夫妻檔、母子檔大包小包拎著,門口掛著「宜蘭縣機關學校聯合社羅東分行」。鞭炮聲、賀喜聲一對對新人喜氣洋洋,這裡是金門、渡小月餐廳。
學生、工人、上班族各路英雄好漢齊聚一堂,匆匆來去,帶走了一盒盒的幸福,這裡是悟饕、福隆便當連鎖店,連貫這林林種種的店,就是賢文社區的純精路。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賢文社區-純精路—一條環抱著感激與懷念的路













賢文社區 純精路—一條環抱著感激與懷念的路
陳純精先生,生於清光緒4年(1878)。30歲就擔任羅東街庄長,在30多年任期內,恪勤勵治,積極爭取把營林署的出張所(即今林區管理處)遷移至羅東,自從太平山林業改從羅東運送後,羅東就逐漸繁榮起來,成為溪南的工商業重鎮,影響之深遠可見一斑。為了感念他的貢獻,不但在中山公園內豎有紀念雕像,環鎮道路也命名為「純精路」。純精路不就是一條環抱著羅東人感激與懷念之路嗎?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賢文社區-臨時市場













賢文社區 臨時市場
那一排排的鐵皮屋,乍看之下以為是『921』難民營,仔細瞧!那可是解決鎮民民生問題的【羅東鎮臨時市場】,因為第一市場在多年前被列為危險建築,歷經多年改建波折,幸賴歷屆鎮長和地方民代的斡旋,方於民國92年(2003)發包成功,在剷平原有市場前需另覓一臨時地方安置這些攤販,經慎重考量才選定羅東地政事務所前廣場設置臨時市場。
羅東地政事務所前廣場,是昔日(草埔尾),平日做為鎮民休閒活動、集會場所,有時也在此舉辦婚喪喜慶。羅東民生市場大樓已於2005年5月竣工,臨時市場功成身退,已於2005年7月4日拆除,並恢復舊貌。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