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協和社區-元極舞研究協會













協和社區 元極舞研究協會
元極舞是經由舞蹈、武術,醫學和氣功集為一體之健康舞蹈,並運用中國古傳元極功法,配合音樂而創編,舞姿優美、是男女老少皆宜的一種全民性運動。
社區理事賴懷仁先生,於民國90年創立宜蘭縣元極舞研究協會,並擔任首任理事長,夫人林富美女士是宜蘭縣體育會現任元極舞委員會主任委員,亦是社區的會員,夫妻倆為極力推展元極舞蓬勃之意念,輔導社區成立元極舞隊,並在社區內設立全縣總會會址,極力培訓助教團成員,分赴各社區元極舞隊義務指導。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協和社區-逝去的工業遺跡─宏國木業公司













協和社區 逝去的工業遺跡─宏國木業公司
宏國木業於民國63年,由董事長林堉琦先生創辦,並建廠完成,民國64年,正式生產運作,在全盛時期,工廠員工到達約530人的龐大規模,在當時60年代的農業社會,增加了本地人的就業機會,也帶動了地方的經濟繁榮,但隨著近年勞動意識的抬頭,勞工抗爭活動紛紛四起,原木取得困難,造成工廠無法正常營運,損失慘重,於是在民國77年結束營業關廠,目前宏國木業的場地約25甲,未來將規劃為遊樂區,成為繼親水公園外,另一個有名的遊憩景點。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協和社區-早期的農家副業─搓草繩













協和社區 早期的農家副業─搓草繩 織草薦 打草鞋
本社區乃一鄉村型社區,全村大部份均以務農為主,而稻草是農村最重要的副產品之一,水稻收割之後,農人將稻草紮成「草薦」通風曬乾後,擔回住家稻埕邊或宅院一角,疊成「草垺」,形成早期農村的一大景觀特色。
稻草可當燃料、牛的飼料。搓草繩、 織草薦、打草鞋,是早期相當流行的農村副業,到現在誘採飛魚卵,俗稱「放風箏」,還用得上草薦,因此目前居民有人還是保有「草繩機、草薦機」、「草薦包」等設備。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協和社區-古老的美食─粿的文化













協和社區 古老的美食─粿的文化
本社區內有聞名全省的五農米和媲美日本米的越光米,可以加工做成發粿、碗粿、菜頭粿、芋仔粿、九層炊、芋粿巧、紅龜粿、湯圓、米苔目、包仔粿、年糕等等傳統米食點心。
「甜粿過年,發粿發財,包仔粿包金,菜頭粿吃點心」,每一種粿的使用,都結合著本省古老的習俗,也帶有祈願與慶賀的吉祥寓意。製造過程也是相當講究,相傳炊粿時在蒸籠上放一把菜刀並灑些米鹽,有助於炊粿順利完成,此外炊粿時,禁止小孩亂講話、不潔或帶孝者也禁入廚房,年糕蒸得成不成功,更象徵明年運勢的好壞。
本社區成立的美食班目前有三十位成員,個個都是做粿的好手,我們的目標就是將這傳統美食發揚光大,並在社區成立粿的文物展示中心。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協和社區-好山好水出好米─越光米













協和社區 好山好水出好米─越光米
目前在本區種植的越光米,是民國91年經由農委會專案核准引進,煮出來的白飯外觀晶瑩剔透,口感香 Q有勁,就連一向講究的日本人都說讚。但它栽植不易,而本地區符合其生長條件,於是村民近年來開始栽種且推廣成功,未來本地成為米食故鄉是指日可待。
由於越光米植株對路燈敏感,故在栽種時要避免在路燈之下,種植時節適合在3月底、4月初,質量好、收成少、價格高,可為地方創造高經濟價值農作物。以往從日本進口的新潟縣越光米1公斤要價台幣250元,如今自行種植出來的品種1公斤只賣150元,風味十分獨特,推出後受到消費者熱烈搶購。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協和社區-綠禾遍野─五農米的原鄉













協和社區 綠禾遍野─五農米的原鄉
社區居民大多以農為本業,早年因地勢低漥,時常「做大水」,所以有「高處淹三次,低處淹一次」的說法,來形容淹水的頻繁和積水不退的現象。
自從冬山河整治成功以後,也就擺脫了此一噩夢,但因宜蘭地區秋冬兩季多雨及颱風等天候因素,第二期稻作大都收成不佳而休耕,因此第一期稻作土地特別肥沃,加上水質良好,氣候適宜,收成頗為豐饒。
本社區為五農米的主要產區,因其質純均勻,粒粒飽滿,香Q好吃,已連續多年榮獲『中華民國優良食品評鑑』金牌獎,享譽全台。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協和社區-行行出狀元-傳統行業與創新













協和社區 行行出狀元-傳統行業與創新
本社區早期因地勢低漥,水資源豐富,養鴨人家眾多,除孵育小鴨,出售鴨蛋、鴨肉外,亦製成風味獨特之鴨賞。謝家世代以養鴨及製作鴨賞為業,雖然因環保問題,不養鴨群已經多年了,但仍遵循古法,用「甘蔗頭」煙燻,並配合現代人健康、方便的觀念,製成低鹽、去骨、多樣性口味的鴨賞製品,獲農業單位的輔導,得過多項美食大獎,是年節餽贈親友的最佳禮物。
社區居民在農耕之餘,也會從事其他古老的行業,如從事道教科儀、法事建醮的紅頭道士石崇明先生,瀕臨失傳的三代祖傳撿骨師王水琳先生,鑽研民俗療法和有機蔬菜栽培的林煌雄先生,以及其他各行各業的地方人士,有的基於傳承的責任,有的本著勤奮、創新的精神,在各行各業都有相當的成就。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協和社區-鄉土的活歷史─地方耆老













協和社區 鄉土的活歷史─地方耆老
社區內世居的居民大多以務農為主,平日總是田裡、菜園裡不斷穿梭耕作,身體的活動減少了現代人因精緻美食導致的高膽固醇、高血脂肪、高血糖的毛病,世代務農的 黃萬金老先生今年已有高齡九十多歲,四代同堂,身體健康、中氣十足、深諳本地文化,了解地方典故,聽他娓娓道來就如一本活的歷史書一樣。
社區總幹事許榮圳先生,長期從事教育工作,作育英才,桃李滿天下,望重地方。更寫得一手好字,無論硬筆或書法皆蒼勁挺拔,方正工整,功力深厚,渾然天成。退休後,不忘回饋鄉梓,舉凡廟宇、社團、社區等工作,無不熱心指導、參與,實在是一位讓鄉親敬重的地方耆老也。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協和社區-松柏慶長青─長壽俱樂部













協和社區 松柏慶長青─長壽俱樂部
本社區為了配合政府的社會福利政策及照顧銀髮族,因地緣關係及便利銀髮族聚會,先後成立「協和長壽俱樂部」及「?橄社長壽俱樂部」兩個長青會,每年固定舉辦自強觀摩旅遊和重陽節敬老活動,亦配合衛生所辦理健康檢查,打預防針、衛生講座等活動,營造健康、快樂、溫馨、關懷的優質生活環境。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協和社區-牛津、劍橋在協和─國際名校西式划船賽













協和社區 牛津、劍橋在協和─國際名校西式划船賽
西式划船運動是一項很適合東方人發展的活動,近年來因有冬山河標準河道提供練習,在官方與民間的推廣下,宜蘭縣划船場地的水準,已是國內首屈一指。
民國85年國際名校划船賽首次在宜蘭冬山河舉辦,往後每年九月的比賽,我們都以歡欣的心情,迎接來自世界各地大學名校如英國牛津、劍橋大學,日本早稻田、慶應大學,美國耶魯、哈佛大學,澳洲的雪梨、墨爾本大學,還有我們的台大、師大等菁英團隊們,演出一場精彩可期的國際名校划船賽,每場比賽都吸引龐大的遊客以及人潮,也帶動縣內的觀光產業,由於參加隊伍來自不同國家,也打響了宜蘭國際名校划船賽的知名度以及專業形象,成為常態性的國際活動。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