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民權社區-三角湧-三角仔













民權社區 三角湧-三角仔
日治時代此地有三條港仔水融流後結合之地簡稱三角湧(三角仔)
第一條:目前為美福大排由員山鄉惠好村經進士里王公廟邊運動公園
邊圳溝稱為美福大排。
第二條:由進士里王公廟前圳溝流至擺厘路前轉入嵐峰路三角港合流
之稱為珍仔滿力排水。
第三條:源自五結城仔中華路及女中路接自強路11巷末端至三角港合
流之稱為思源排水。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民權社區-社區南端地標













民權社區 社區南端地標
當車子從南往北走,經過縣政中心、宜蘭運動公園就進入了宜蘭市區,此時從車窗往外望,讓人驚奇的是-眼前有一個很大的盆景-有山、有樹、有花、有草、有奇石-這就是社區居民於民國92年間,大家盡心盡力所構建的民權社區代表地景-南端地標。
這麼美麗壯觀的南端地標,任誰都不會想到原本此地是社區最不雅的角落,三川匯流垃圾淤積、廣告鷹架東倒西歪。社區成立後,在大家的共識下,清除垃圾雜物後,獲得縣議會張建榮議長的激賞,鼎力支持,協助爭取經費予以綠美化,在社區住民陳嵩嵐所經營的森田園藝巧思下將原本雜亂的一角,化腐朽為神奇,民國92年12月完工。如今已成為宜市區內最有看頭的地景之一了。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民權社區-社區簡介













民權社區 社區簡介
社區全戶數共859戶,現有人口數2306人,區內機關林立,職業上公教人口比例較其他社區高,教育水平亦高,因此社區的公民意識較易形成。
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於民國92年2月,在理監事及全體會員、社區居民的同心協力下,社區歷經SARS全面防護活動、興建南端地標、空地綠美化、社區巡禮、重陽敬老、社區健康營造等等各項活動,都經由民主程序凝聚共識,順利推展,未來社區將朝以下目標來營造:
1.社區機能型綜合活動中心設立、運用。
2.社區道路區域空間改造與商圈設立、經營。
3.社區精神暨文化保存與推動。
4.社區安全巡守與安全防護。
5.結合專業團隊,協助社區營造。
6.推展聯誼活動。
7.社區兒童青少年、婦女、老人、身心障礙等社會福利工作之推展與綜合服務。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民權社區-社區地圖













民權社區 社區地圖
本社區位處宜蘭市南門城外,東起宜蘭市中山路二段(前渭水路)西起神農路、中華路、弘志路,南起自強路,北起民權路,地形呈南北狹長走向。早期是一片農村田園風光,而今已是市中心的一員了。尤其是機關特別多,有「宜蘭市博愛特區」之稱。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羅莊社區-社區大團圓













羅莊社區 社區大團圓
月圓、人團圓,經過一些日子策劃、準備,又期待、又盼望的這天總算到來,在羅莊這兒家喻戶曉年度盛事,中秋晚會就此開鑼!
剛入夜,家家戶戶扶老?幼,興高采烈來到廟前廣埸,或是社區公園享受著社區發展協會為我們準備吃的、喝的、玩的,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愉悅笑容,心裡卻是無限地感恩.整個社區的人就如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似乎也在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多麼團結祥和的社區!
今年中秋夜您會去那裡?來吧!讓我們以最誠摯的心歡迎您。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羅莊社區-大人步數囝仔出頭













羅莊社區 大人步數囝仔出頭
憶童年、捉泥鰍、打彈珠、天霸王等,您體驗過嗎?每逄中秋夜羅莊社區必舉辦童玩體驗營,特別製作大型彈珠台試試你的手氣;泥鰍捉到送給您;押中天霸王送特大冰淇淋;大人小孩做童玩;親子遊戲意義非凡,邀您一起來羅莊回味童年。
精彩的羅莊拳王爭霸戰,考拳不考酒歡迎來挑戰。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羅莊社區-環保尖兵













羅莊社區 環保尖兵
環保義工隊是由環保尖兵宋林玉蘭女士,以母雞帶小雞的方式,從三、五位志同道合的居民做起,再逐步擴充到目前三十位的陣容。每週六清晨五點到七點,這隻環保尖兵母雞就會帶著這一群小雞,將羅莊社區主要街道打掃乾淨;自民國89年起更積極推動社區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工作,績效卓著屢獲有關單位敘獎,這群環保義工堪稱是本社區的環保尖兵。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羅莊社區-舞動青春













羅莊社區 舞動青春
每天清晨及晚上,一群充滿活力朝氣的媽媽、阿嬤,在慈安早覺會張黃會長帶領,聚集社區活動中心練習舞步、鍛鍊身體。經常舉辦慶生會、自助式聯誼聚餐、野外踏青健行活動等,藉此聯絡成員情誼;社區參與各項活動不遺餘力,每年三月鎮運趣味競賽、拔河比賽、七月藝穗節踩街活動,均以慈安早覺會的成員為班底,而且每次均有優異的成績表現。倘有其他單位邀約公益性質的贊助表演,也會積極參與,是本社區最具活力的社團。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羅莊社區-水上蛟龍













羅莊社區 水上蛟龍
籌組社區龍舟隊是相當不容易,男性隊員需滿40歲,還要有4名女性隊員,成員平日均有工作。訓練選在清晨5-7時到冬山河練習體力、臂力、耐力,凝聚隊員默氣培養士氣。羅莊社區為推動傳統文化,每年端午節均組隊參加龍舟競賽。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羅莊社區-文化推手













羅莊社區 文化推手
農村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規律簡單、缺乏文化的氣息、在人文精神面上略顯不足。洪橘松先生性情勤奮純樸,民國90年接任第三屆社區理事長,積極推動社區文化,配合各項慶典活動,利用資源回收資材製作「稻草人電動划龍舟」、「電動神龍」、「雙人鋸檜木」等作品參加遊行展示,屢次獲得相關單位嘉許。洪理事長的工作坊,時常有人聚集、泡茶聊天、口耳相傳、羅莊文化館的雅號因此誕生。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