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廣興社區-地理位置













廣興社區 地理位置
本村位於冬山鄉之西北邊,東連本縣商業重鎮羅東鎮,西隔羅東溪與本鄉柯林村相望、南北與得安、鹿埔、廣安等村為鄰,面積1.87平方公里,台七丙線經過本社區,是為三星、大同、梨山等民眾出入前往羅東鎮必經之地,更也是大埤、小埤地區民眾的出入門戶。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港口社區-草仔粿













港口社區 草仔粿
草仔粿,是用植物為材料的傳統米食,村中婦女多數學會以自家生產的稻米為材,加工成各種米食點心,也成就了地方傳統米食文化,增添米飯品嚐的多樣性。其中草仔粿就是代表性的產品;草仔粿,是以清明節前大量生長於田邊的鼠麴草(清明草)為天然添加物,將其洗淨、曬乾、磨成粉末加入糯米團中,製成糕粿,其口感富彈性,軟中帶Q,除了是過節必備供品之外,現已成居民平日的休閒點心。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港口社區-漁貨直銷中心













港口社區 漁貨直銷中心
漁貨直銷中心建於民國88年(1999),為了提升國人旅遊風氣,及對漁貨嚐鮮的品質要求,由政府成立,提供國人到烏石港旅遊有一處可以品嚐和購買新鮮漁貨的地方。目前館內有大量的漁產加工品可供遊客選擇之外,更有新鮮的「現撈」漁貨可買,已成為到頭城旅遊必經的一個景點,亦是賞鯨登島前後可以短暫駐足嚐鮮的好地方。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港口社區-品嚐現撈滋味













港口社區 品嚐現撈滋味
海鮮餐廳本是為漁貨直銷中心而設,理想規劃為:直銷中心購買”現撈”漁貨,再至海鮮餐廳由專業廚師烹煮,遊客除了可以自由選擇喜好的食材,又可立即享用它的新鮮美味。後因遊客漸多,海鮮餐廳可獨樹一幟,尤其假日,擠滿嚐鮮人潮,遊人如織,一方面因臨海,漁貨新鮮,吸引老饕前來,再則因賞鯨登島活動興盛帶來人潮不斷,周邊遊憩環境日臻完美,令人流連忘返。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港口社區-鹽水月芭樂













港口社區 鹽水月芭樂
本地臨近太平洋,冬季東北季風強勁,長期吹拂帶來海洋鹽分浸潤土壤,造成土壤鹽分過高,不利一般農作物生長,長期與自然共處,先民利用天然條件試種本土番石榴,因鹽分因素,早期產量並不高,且植株生長不易,不出幾年就告枯萎,在村民鍥而不捨長期改良之下,才有今日的成果。鹽水月芭樂除了擁有一般芭樂本身的營養以外,另外又含鉀、鎂、磷等礦物質,更因土壤含有高鹽分的因素,使得果肉甜度提升,果香特別濃郁,在市場獨樹一幟,也成為本地的一項特色農產品。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港口社區-鹽水落花生













港口社區 鹽水落花生
港口社區地理位置近海,長期受含鹽份海風侵襲,加上大部份耕作地皆屬沙地,除了種植鹽水月芭樂以外,就屬落花生最為適合生長。也因沙質地,排水性佳,適宜花生生長,採收容易,產量豐足,又因土地富含鹽分,增加花生獨特風味,經乾燥後,以熱沙炒熟,香味四溢,不是一般市售花生可比擬。目前礙於耕作面積有限,只有少量種植,產量不多,只供居民自己食用,少量饋贈親友,想要品嚐鹽水花生的美妙滋味,可於6、7月至港口社區洽詢。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港口社區-登龜山島













港口社區 登龜山島
「龜山島」又名「龜山嶼」,在頭城鎮海岸以東約10公里處,為孤懸於海中之火山島嶼,因其形似浮龜而得名。與綿延海岸線形成「龜蛇把海口」守護著蘭陽平原,是為宜蘭縣的精神地標。島上有溫泉湧出,並有山巒、海蝕洞、湖泊、冷泉,特殊植物及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民國59年(1970 )前,島民常以漁獲和社區居民交易白米,或撿拾海龜蛋食用或至烏石港販賣。島上最高峰為401高地,是每年縣府舉辦成年禮必登的一座山。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港口社區-隨波逐鯨豚













港口社區 隨波逐鯨豚
台灣本島東面受黑潮、湧昇流等洋流的影響,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本地漁民與鯨類接觸經驗中,共有26種之多,其出現以龜山島海域鯨種最多。因東北角及龜山島海域魚群豐富,鯨豚食源不虞匱乏,多聚集於龜山島海域覓食。北台灣賞鯨活動就以烏石港為基地,每年4至10月為高峰期,只見賞鯨船載滿遊客進進出出忙碌不已,好不熱鬧,竭誠邀請您一起來體驗海洋生態之旅。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港口社區-海王子的故鄉













港口社區 海王子的故鄉
因烏石港重建,北堤延伸向東,將往南流動海沙阻擋,造就成新生沙灘,亦立即成為水上及沙灘活動愛好者的天堂,衝浪即是其中一項。因本區幅員遼闊,浪高適合學習衝浪。現今已在社區中成立多處衝浪教學聯誼中心,假日人潮洶湧,到處可見五顏六色光彩奪目的衝浪板點綴海灘。衝浪人潮將港澳海灘妝點成台灣的夏威夷,陽光、沙灘、熱情的港澳沙灘,絕不亞於國外的渡假海灘。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港口社區-木麻黃













港口社區 木麻黃
港澳沙灘遍植的木麻黃已有數十年歷史,粗壯的樹幹足一人環抱,可見其年歲已高,種植木麻黃主要作為防風定沙之用,除了其耐貧瘠的特性之外,樹枝能減輕風力的壓迫,所以在強風的吹襲下,木麻黃是村莊的第一道防護網。民國5、60年代,因普遍生活困苦,物資缺乏,木麻黃已成為居民天然的薪材,而臨近社區的木麻黃,順理成章的成為小孩撿拾回家,補充材火的好燃料。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