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湖北社區-大湖底人的先民 湖北社區 大湖底人的先民 清朝嘉慶年間,江日高率80之眾開發大湖地區,迄今己然有二百餘年歷史,八十佃的遺跡斑駁老去,但往昔先民們所勾勒的遠景,仍深深影響著此間的人文特色、地理形貌與民情。斑駁泛黃的老照片,訴說著往昔的時光,於日治時期的大湖底地區,配合施行皇民化教育,教習日語。照片中背景的學校,即為現在大湖國小的前身,在老照片裡頭,當時青澀的小伙子,而今己為年過七旬兒孫成群的耆老,老照片見證、紀錄了歷史的一章。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湖北社區-位置簡介 湖北社區 位置簡介 員山鄉湖北社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底湧泉及所形成的地湧泉湖 ~大湖,湖北社區雖為彈丸之地,卻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尤其是環繞四週各村積極發展農務產業的狀況下,更凸顯位於中心的湖北村之角色與定位。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廣興社區-未來展望 廣興社區 未來展望 本社區靠近羅東溪屬農村型態,近年來工商業持續發展,台七丙線的廣興路兩旁,商家林立,已形成都市型態,羅東溪堤防的防汛道路旁,也有不少不算小的公司廠房,有名的如生產「旺旺仙貝」的宜蘭食品公司、羅東鋼鐵廠等,鑑往思今,為不負「廣地必興」的期盼,因應社區的蓬勃景象,如何審慎規劃未來,是社區工作的重要課題。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廣興社區-健康美麗快樂-生物科技 廣興社區 健康美麗快樂-生物科技 位於往梅花湖路上,標榜健康、美麗、快樂的天賜爾生物科技公司,響應政府,配合政策,將前往大陸設廠之資金,投資於地方發展生物科技,與多所大學、農業、工業單位合作研究乳酸菌、生物性化妝品、生物性環保製劑等尖端生物科技。(取材自該公司網頁)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廣興社區-根留台灣前進大陸 廣興社區 根留台灣前進大陸 在中國大陸投資4億多萬美元,擁有30餘個工廠,員工一萬餘人的旺旺集團-宜蘭食品公司,廠房坐落在羅東溪畔,民國51年(1962)年創立於蘇澳新城,主要從事食品罐頭外銷的代工,後來與日本岩塚商社合作,生產米?「旺旺仙貝」等米製餅乾,一炮而紅,奠定了事業的基礎,前進國外,雖然在大陸的發展非常成功,但不忘本,根留故鄉,是企業家的最佳典範。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廣興社區-美食一條街 廣興社區 美食一條街 由淨水廠往西的廣興路上,聚集了各種商店及飲食店,有傳統的米粉羹、米苔目、各種粿食、港式小吃、海鮮台菜、西點、漢堡、蜜餞、燒臘、雞肉、鴨肉及冰品,琳瑯滿目,各有特色,路過於此,很少能夠不聞香下馬,而錯失口福的。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廣興社區-美食嘉年華 廣興社區 美食嘉年華 台灣紅是一種有別於一般地方色彩的紅,代表著濃厚的家鄉色彩。紅米粿的Q度代表著鄉親堅韌的個性。紅米粿上面的紅豆內餡,意含著居民們善良的心與鄰里間之綿密情感。民國94年(2005)社區美食嘉年華活動的剪綵儀式中,特別製作了一個寬150公分、長180公分、重120公斤的大紅龜粿,為此次活動增添了喜氣。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廣興社區-防汛道路 廣興社區 防汛道路 防汛道路沿著鼻仔頭堤防,寬廣又平直,係提供防汎時搶修的快速通道及載運砂石的大卡車通行的專用道路,也是附近民眾出入的快速道路,道旁堤岸的植栽,有保護堤防兼具美化的功能,花草樹叢孕育了動物與昆蟲,鳥語花香,生態豐富,行走其中,悠然自得,萬慮皆消。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廣興社區-廣興大橋 廣興社區 廣興大橋 早期「廣興溪」沒有橋樑,平時車輛走溪床便道,路面崎嶇不平,車行其上?搖晃晃,砂塵飛揚,每逢大水,就交通斷絕,人車難以通行,偶有勉強涉渡,常有被洪水沖走而喪生的情形發生。經過幾次的修建及擴充,才有今天的雙橋樑四車道的大橋,使三星地區免於遇大水就成孤島的慘痛經驗。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