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外澳社區-全景













外澳社區 全景
外澳,是我們共同的家園。6平方公里不到的小村莊,人口約1200百人,社區居民從事農漁業為主。「澳」是灣式海岸上、水深入且三面環山之地,意即小灣;又此澳是在當年帆影片片的烏石港之外,故稱「外澳」。外澳是東北角海岸沙岸和岩岸的分界點,以南幾乎是平坦的沙岸,以北則多奇峋怪石的岩岸,西勢是雪山山脈的外緣青山,東邊則擁有一望無際的太平洋。外澳可謂「山海美景」集大成於一地。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外澳社區-社區簡介













外澳社區 社區簡介
外澳社區隸屬頭城鎮,東臨太平洋,西靠石空山,南依港口里,北與更新里為鄰,因其位於烏石港外的灣澳而得名。面積計5.56平方公里,地方居民計有334戶,人口數1231人。居民以農、漁業為主,包括?仔魚、小卷、石花菜、桂竹筍、鹽水月芭樂等。對外交通以濱海(台2線)公路為主,鐵路為輔。有外澳溪、港澳溪流經本社區。主要寺廟有金斗公廟、外澳天公廟〈慶天宮〉、接天宮、理安宮等,本社區唯一教育單位,是頭城國小外澳分校,外澳有大、小澳之分,海岸線狹長有美麗的沙灘供人休閒散步,夏天可游泳平時可釣魚。沙岸與沿岸交接處有多種的生態可觀賞。新興的休閒運動有飛行傘及衝浪,將可促進運動休閒與觀光產業的提升。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湖北社區-社區未來展望













湖北社區 社區未來展望
湖北社區積極推動社區關懷、建構福利化社區;社區關懷據點之設置,為社會福利化中重要的一環,為順應本村人口結構及經濟結構面之考量,籌備設立社區關懷據點,提供簡易的居家照顧關懷服務,並由此凝聚社區向心、發揮社區一家的精神。為響應政府推動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給於失業者一個學習第二專長,進而能有自我產能,再為這個國家社會盡一份心力,湖北社區發展協會提出推動村內的生態環護研究及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計畫,期待讓社區的居民及進用人員能讓此地的生活環境及生態產業、水資源,能夠永續保存,為經濟過度開發之際保留一片好山好的生活空間。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湖北社區-社區活動『母親節慰勞清寒媽媽』













湖北社區 社區活動『母親節慰勞清寒媽媽』
發揮社區關懷,舉辦社區關懷的各項活動,95年度(2006)的「母親節慰勞清寒媽媽」活動,更是由社區自發性所舉行,是由社區發展協會 李炫德 理事長熱心捐助,發揮在地關懷、體現社區一家的精神。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湖北社區-耆老訪談













湖北社區 耆老訪談
湖北社區致力保存地方文史,舉辦各項文史座談會,邀請地方耆老與會,保留紀錄各項珍貴地方文史。藉由「社區耆老訪談」的舉行,讓我們更加深入了解在地文化,喚醒我們的在地精神,讓這份榮耀復加以傳承。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湖北社區-大湖國小













湖北社區 大湖國小
大湖國小位於員山鄉通往雙連埤、福山植物園的台9甲省道旁,周遭環境綠野平疇,環境幽雅寧靜,這裡是大湖地區唯一的一所小學,也是大湖四村的學習教育中心,更是孩子們的學習天堂。目前大湖國小有11班,學生數約有250人,布馬陣及直笛是本校的藝文特色,其他各校教學活動也都具備相當水準,未來將以培育具有關懷心、健康心與卓越心的的大湖兒女為目標。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湖北社區-守望相助隊













湖北社區 守望相助隊
於民國90年(2001)10月籌備,並於91年(2002)1月正式巡守,由地方居民組成之守望相助隊,負責協助維護社區治安,經由居民間的互助合作,共同確保地方安寧,本社區全體居民向不畏艱苦寒冷的英勇隊員們,表達最高敬意,守望相助隊的成立,可說是往昔槍櫃精神的延伸。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湖北社區-社區活動中心













湖北社區 社區活動中心
本社區活動中心約民國45年(1956)興建完成,土地是由地方仕?為謀求地方發展而無償提供,在當時員山鄉社區活動中心設施。時過境遷,它陪伴我們走過無數歲月,有著大家共同的記憶,外觀的老舊及空間的不足已無法滿足社區居民需求;所以上一屆理事長李永和先生暨本社區各界人士的努力與討論下,決定另找一塊土地,重新興建屬於社區居民的活動中心,現任理事長李炫德繼承重任,為後代子孫營造乙處休閒活動空間,提昇社區居民優質生活,凝聚社區意識,營造一個有健康、有活力的新社區。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湖北社區-水漾水草













湖北社區 水漾水草
大湖社區唯一的水草場,主要經營以水族箱用草中之陰性水草為主。為了因應現代人的居家生活品質,方便水族箱的管理,草場主人於民國82年(1993)間開始研發種植陰性水草,從傳統產業轉型為精緻農業。草場以榕類、各種鐵皇冠類、莫絲類及黑木蕨等最為出色。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