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壯六社區-關懷照顧老人













壯六社區 關懷照顧老人
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因此政府對於老人的生活起居極為重視,在政策上有老人福利及老人年金的措施,本社區為響應政府政策,辦理照顧關懷老人據點,每日訪視老人、問候老人、量老人血壓及體重等是否正常,關心老人生活,讓老人不致孤單寂寞,而得到人間溫暖,促進老人心情愉快,進而熱烈參與社區工作,發揮人生第2春,造福鄉里。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壯六社區-宜蘭河流域













壯六社區 宜蘭河流域
宜蘭河在古時印象中為極寬大的河流,當時交通不發達時,它是主要渡船經商要道,以前所有商品交易都靠宜蘭河流域的渡船路徑搬運而來的,它的途徑由大福碼頭站,經海(太平洋)入宜蘭河,直運到民壯城(即現在的壯四)卸貨,然後再由購買人,用走路前往採購,以人工將東西挑回家,費時約半天時間,極為辛苦,由於當時河堤甚小,每當下大雨,常有潰堤,洪水入侵,直到光復後,乃建造較大且高的土堤,以防洪水侵襲,因當時的農作物都以栽種甘蔗為主,宜蘭河成為船運甘蔗至宜蘭製糖廠之重要交通工具,曾風光一時,但因作物相繼改變,改種水稻等作物後,宜蘭河的功能就減少,為防水患,宜蘭河重新整治,截彎取直,堤防部分改建為水泥堤防,形成現今狀況,主要功能為疏濬及供抽水灌溉等用途。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壯六社區-學習與觀摩













壯六社區 學習與觀摩
人自出生以來,就不斷學習、進步,這就是人的本能。學習的種類依個人興趣、喜好及環境有所不同,因此形成了社會上各行各業的發展路線。如何抉擇?在於自己,不必怨天尤人,不必羨慕別人,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千萬不能閉門造車,為使業務順利推展,前往先進地區觀摩學習,充實自己是極其必要的,所謂「百聞不如一見」。朋友們,為了自己的前途,努力學習吧!社區亦然,務必全體動員熱烈參與並能到先進社區參訪,方能進步發展、繁華地方。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壯六社區-環境清潔日













壯六社區 環境清潔日
環境清潔是人人都應重視的,它顯現人民生活水準,可避免許多疾病及病媒蚊孳生,減少人類病痛及感染,因此環境清潔確實是每個人的重要工作,本社區為加強環境清潔,特訂於每年4月30日,訂定為環境清潔日,該日為氣候由暖變熱之臨界點,尤其是進入夏季,病媒蚊易滋生繁衍。環境之清潔,由個人做起以至鄰近社區村里及擴大鄉縣國家之清潔衛生,使國人生活更健康,生活幸福美滿。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壯六社區-在地文化~祭祀













壯六社區 在地文化~祭祀
主要節慶為過年、端午節、中秋節稱為國人三大民俗節慶,而本社區轄內農曆2月15日「鎮安廟開漳聖王陳聖祖千秋」及「清明慎終追遠掃墓」和「中元節」計6大節慶,其中中元節及陳聖祖千秋,均有聘僱道士誦經,同時殺豬公及牲禮祭祀,居民籌資甚多,準備拜拜,顯示村民虔誠隆重之心意,祈求保佑全村平安,以利農業豐收。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壯六社區-水生植物













壯六社區 水生植物
現今農藥使用量日漸增加,除草劑及滅殺福壽螺藥劑的使用,把潔淨的土地污染了,日積月累造成水生植物幾近滅絕,而現今排水灌溉溝渠多數皆未依生態工法建築,造成原生動、植物嚴重滅絕,而環保、無農藥毒害的環境是現今重要課題,期望螢火蟲、青蛙、蜻蜓與原有水生植物…等重回可愛的家,水中自然生態得以復原,也可做為鄉土教材教育下一代,讓我們攜手合作打造無毒農業休閒園區。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壯六社區-保健植物園區













壯六社區 保健植物園區
近年來生活水準提昇,國人生活富裕,因此對身體健康保健極為重視,每天到處都有人在各個角落運動健身,尤其對食物極講究營養衛生,以及注意蔬果無農藥殘留等,所以因應而生之生機飲食,有機農業,無毒農業處處呈現,更有人家中平日煎煮許多中草藥茶,供為每日養生之用,本社區為讓人們瞭解常用藥草之功能,95年(2006)度建立保健植物園區,蒐集坊間常用草藥,集中栽種,並將各種植物之特性、功能標示,供一般民眾瞭解及使用,進而提供教育之用。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壯六社區-農特產研發與特色建立













壯六社區 農特產研發與特色建立
大家常說台灣是寶島,言中之意,台灣四季如春,氣候良好,全年農作物生產豐碩,物產豐富,因此在各地區均有適宜栽植的農特產品,社區重要作物,除水稻以外,有青蔥、大蒜、山藥、芋頭及各種瓜類,目前耕種面積甚少,為建立社區農特產,將加強輔導產銷班增加栽種作物種類,及經濟價值較高之蔬菜,以篩選適合本地產品,並擴大輔導推廣栽種,以進而形成社區特色產業,或研發加工技術而成為特有之農產品。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壯六社區-社區產業簡介













壯六社區 社區產業簡介
本社區係傳統保守的典型農村,所栽種的作物均以傳統產業水稻為主,二期作休耕,僅少數栽種蔬菜,其種類為青蔥、大蒜、蕃茄、山藥及瓜類等,面積甚少,為加強轄內產銷班之運作,將輔導擴大栽種面積及蔬菜種類篩選,建立特色農產品牌,讓居民對自己產品負責,種植有機作物才能和市場競爭。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壯六社區-資源再利用













壯六社區 資源再利用
資源再利用是非常環保的措施,它可減少浪費,增闢財源。社區也積極宣導,使居民瞭解環保的意義、鼓勵大家凝聚共識,團結一致參與資源回收工作。社區為解決資源回收問題,在會員熱烈響應下,踴躍募捐,購買了中古3.5噸卡車乙台,定於9月間開始處理資源回收再利用工作,以利社區開源節流,對社區環境清潔莫大助益,更使資源變黃金。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