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南澳社區-源頭山與武雲瀑布













南澳社區 源頭山與武雲瀑布
源頭山海拔1013公尺,座落於南澳村的正後方,為南澳地區北方屏障之一。也因為山脈屏障的關係,南澳地區冬季的氣候,不若宜蘭其他地區一般潮濕,顯得較為溫暖,是個相當適合居住的氣候型態。武雲溪發源於源頭山,幹流長度3.6公里,在自來水尚未普及之前,為本村最重要的用水來源。溪的上游有數層的瀑布群,稱之為武雲瀑布,在水量豐沛的夏季,往往在蘇花公路上即可遠眺瀑布。本村目前正積極規劃武雲溪堤防之步道,並以武雲瀑布為步道終點,開發這個美麗的景點,做為本村觀光的重點。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南澳社區-南澳托兒所













南澳社區 南澳托兒所
南澳托兒所內有著專業的老師及愛心媽媽,秉持著愛心、耐心與熱忱,照顧每一位南澳的原住民幼童,營造出安全、舒適、溫馨的環境,讓南澳未來的棟樑能夠在健康、快樂、幸福的園地裡快樂成長。長期因為經濟壓力之下而形成早出晚歸的原住民父母親們,也希望孩子們可以在優良的環境下,日益成長及茁壯,進而彌補嚴重缺乏家庭教育功能的環境。南澳托兒所塑造了一個從遊戲中讓幼童學習、成長的環境,使幼童們在全領域的情境中培養出健全的人格。最後,由衷感謝,讓幼童自由發展,快樂學習的老師及愛心媽媽,使我們原住民的幼童不落人後。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南澳社區-養老院-私立天主教南澳宏道仁愛之家













南澳社區 養老院-私立天主教南澳宏道仁愛之家
私立天主教南澳弘道仁愛之家位於宜蘭縣南澳鄉,佔地2000坪,2樓建築800坪,四周廣闊,環山面海,空氣新鮮,鳥語花香,林木扶疏,環境優美,實為安養之最佳勝地。原先為造福該鄉原住民所創設的天主教南澳醫院,後因社會型態改變,屈就於環境因素,只好將該院建築及設備全部贈予台北總教區,經賈彥文總主教慎重考慮,以基督博愛國人及社會倫理之美德,並因應社會高齡化之急速需求,決定配合社會需要及國家政策,利用該院所有建築及設備辦理安老院,於民國73年(1984)12月28日交由善心教友,組織財團法人成立董事會負責辦理,正式成立本院。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南澳社區-泰雅文物













南澳社區 泰雅文物
蛀蝕不堪使用的文物與泛黃老舊的照片,雖不起眼,但文物的保存與流傳,對於現今多元文化的台灣來說,是在告訴泰雅族後代子孫們,不要忘記過去祖先們的生活智慧,傳統文物記載了泰雅族人的生活記憶,是祖先們善用智慧與大自然共存共生的技能,像是,利用苧麻織成的衣物,不讓族人受寒,利用樹木製作弓箭,讓族人抵抗頑強的侵略者,以及獵狩獸肉,提供族人充足的蛋白質,利用竹子製成口簧琴,讓族裡的男孩,能夠吹出悅耳的音律追求美麗的泰雅女孩。在彩虹橋那端充滿智慧的祖先們,對於後代子孫們度對於傳統文物的陌生與無知,那是文化的悲哀!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南澳社區-女巫-Saba













南澳社區 女巫-Saba cibay(陳彩嬌)
過去泰雅族人生病、著魔時,沒有醫療科技的當時,泰雅族人只信賴巫師施法醫病、驅魔,曾經南澳有位全台灣泰雅族人最後一位的巫師-Saba cibay,她是良巫,更是良醫,傳統的巫術行醫方式,只能說神乎其技,巫師用她的雙膝夾著疊上鐵環的竹條,並用雙手不停的在竹條旁用力擺動,很不可思義的鐵環在大力擺動之下,卻不會輕易的掉落,這是巫師與鬼神對談及協議的情景,嚴肅又神秘的施法過程,曾經醫治數以千計的人。但這樣的傳統景象,早已遠離了整個泰雅族人的生活裡,希冀泰雅族的子子孫孫們不要忘懷,我們曾經有這麼一位偉大的良醫,良巫-saba cibay。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南澳社區-亞運金牌-蔡成福老師













南澳社區 亞運金牌-蔡成福老師
民國46年(1957)第三屆東京亞運會,蔡成福老師在400公尺跨欄決賽中,與我國田徑名將楊傳廣及日本名將大串起二同場較勁,最後衝破終點線且以52秒24的成績打破亞運紀錄,就是蔡老師,除了楊傳廣之外,也是唯一獲得金牌的台灣田徑選手,當時,奪金的蔡老師年僅27歲。返國後,接受吉普車繞行台北市的英雄式讚揚歡迎儀式,頓時,成為全台灣家喻戶曉的人物。歷任過縣議員、國小及國中老師的他,最後在民國85年(1996)2月1日於南澳國中屆齡退休,而「種田」是蔡老師離開教職後的充實生活。蔡老師確實是後輩們學習的榜樣,若要說他是「南澳之光」,當然是實至名歸。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南澳社區-憧憬園













南澳社區 憧憬園
憧憬園位於通往碧候社區的道路上,是一個充滿歐式建築與泰雅風情的民宿。該園男女主人均為退休老師,基於熱心推廣族人文化,結合觀光與文化而創立了憧憬園民宿。園內四處可看見主人的巧思,營造一個泰雅文化環境的空間。每到假日慕名而來的旅客到此一遊,都讚不絕口,特別是該園的泰雅風味餐,令老饕們大快朵頤稱讚不已。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南澳社區-書香學園-南澳國小













南澳社區 書香學園-南澳國小
本校位於南澳社區內,毗連一片沃野,頭山為本校後屏,左有南澳嶺,右有澳尾山,前臨太平洋,北迴鐵路貫穿於中。為山環水抱之勢,構成一幅自然優美的圖畫,遊人至此莫不流連忘返。除了教學正常化外,學校致力推展泰雅傳承活動,無論是民俗舞蹈、歌謠及泰雅文化的教學與推廣,都有不錯的成績表現,亦是社區居民文化活動的精神堡壘。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南澳社區-最高學府-南澳高中













南澳社區 最高學府-南澳高中
南澳高中係由地方熱心教育人士,鑑於本地區位處偏遠山區,人民生活困苦,出入交通不便,特發起捐款贈地,爭取建校,以解決學子升學問題。獲准於56年(1967)獨立為縣立南澳初級中學,57年(1968)改制成為縣立南澳中學,更於89年(2000)改制成為完全中學。對本鄉學生而言,可以從小學、中學到高中一貫制的接受完全的學業,免除經濟壓力亦能完成12年教育,嘉惠無數家庭與學生,功不可沒。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南澳社區-行政樞紐-南澳鄉公所













南澳社區 行政樞紐-南澳鄉公所
光復之後,政府有鑑於本鄉嚴重發展落後的泰雅部落與社會行政福利等各方面無法平衡,遂致力於「部落的平地化」建立適合我們的制度。鄉公所歷經5階段的調整,至今已成立8個課室與3個附屬單位。鄉公所本著用心建設南澳鄉的心情,期盼將有限的資源作最大的運用,創造最大的績效,營造優質、美麗的泰雅部落。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