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中華社區-香魚之家













中華社區 香魚之家
香魚-天生嬌客;是一種需要不受污染、低溫(約15℃)、又含氧量較高的淡水魚類。也因為特別的環境,才能培育出特有的芳香、鮮嫩與美味的肉質,無論是煎、炸、燒烤,都會讓饕客們食指大動且回味無窮。長嶺香魚養殖場,就在長嶺苗圃(亦即長嶺步道)山下溪流的上游處,養殖面積約1公頃,到此需經過一座寬約2公尺的簡易鐵板橋,僅能通行小型車,路面亦為土石農路,巔坡不平,兩旁雜枝、芒草夾道,平常除養殖戶進出外,人煙稀少,堪稱之為幽谷。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中華社區-「長嶺苗圃步道」













中華社區 「長嶺苗圃步道」
從宜蘭市出發,走台7省道(往太平山線),過職訓中心(約16公里),?右側指標進入,路漸行漸小,行至山腳下即為步道起點,山路蜿蜒,茂林蔭道,以九芎及筆筒樹居多,更有許多山蘇、厥類、樹藤攀於老樹,就像家人般;沿途涼風徐徐、山泉潺潺與三五不知名的小鳥歌聲作伴,即使獨行,讓你一路不感孤單。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中華社區-化腐朽為神奇的-「黑狗奇木之家」













中華社區 化腐朽為神奇的-「黑狗奇木之家」
俗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其父靠伐木為業,自幼家庭生活清苦,每遇颱風大水過後,需到蘭陽溪撿拾漂流木,移作蓋屋樑、柱、家具之用,因此啟發了枯木再利用的靈感與興趣。「因材適用」是賦予枯木生命再造的原則,即使曾經風化、腐蝕,若經「黑狗」巧手營造,都可能化腐朽為神奇,成為令人稱羨的奇木。奇木雖美,但資源要多珍惜,樹木與人類生活可謂息息相關,奉勸各位奇木的愛好者,在欣賞奇木同時,別忘了多利用空間,植樹綠化,讓樹與人長相左右!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中華社區-在中華社區的-佛國山寺













中華社區 在中華社區的-佛國山寺
佛國山寺禮彌陀,福業廣增罪業減;萬眾虔誠敬三寶,災星退散吉星臨。這是佛國山寺祝福和勉勵所有佛國人的第一首對聯。「佛國山寺」供奉的是西方三聖,為悟宗上人於民國78年(1989)所創,「究竟佛國宗」-淨土叢林道場,秉承佛陀之教法覺世牖民、宏揚佛法,提倡彌陀佛教,建立佛國妙宗為目標;並以給人「信心、歡喜、希望、方便、念佛、成佛」為六大理念;復以「文化宏揚佛法、教育培養人才、朝聖淨化人心、慈善福利社會、淨土自行化他、信願莊嚴佛國、念佛求生西方、八淨完成道業」為八大宗旨。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中華社區-國小改建的-職業訓練中心













中華社區 國小改建的-職業訓練中心
員山鄉親們有福了!宜蘭縣民們也有福了!你們知道嗎?約在40餘年前設立的「自強國小」,因國小就學學生不足,在政府規劃下改建為「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北區職業訓練中心宜蘭訓練場」,為服務失業與待業民眾,開辦免費職前訓練課程。95年度(2006)開設有電腦輔助機械設計與製造、焊接及水電各兩班,訓練時數:600小時,學歷分別需為國中或高中職以上。爾後想要參加職業訓練的鄉親,就不用再遠赴他鄉了。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中華社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鴻德養護院」













中華社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鴻德養護院」
現代社會最需要關懷協助的,就是老人安養問題,尤其是貧窮無依的老人;在這方面,政府或因經費困難,一直未能全面落實照護。有鑑於此,平時篤信佛教的陳秀春女士,遂立志興辦慈善福利事業,濟助?障孤兒及無依老人,於是選在環境清幽的中華社區,創立了「鴻德養護院」,旋於民國91年7月(2002)正式在宜蘭縣政府社會局社福課立案,專收獨居、貧困老人。現可容納192床,其中100床全部免費居住,並設佛堂一間,可供院民參拜。未來仍將全力配合政府之老人福利安養政策強化社區老人服務,著重精神生活,使院內老人皆能充實、寧靜、安祥的過著頤養天年的生活。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中華社區-監測洪水的哨亭—暸望台













中華社區 監測洪水的哨亭—暸望台
沿蘭陽溪旁的台7省道上,每隔一段距離,就設有瞭望台,相傳是軍方試射炮彈的觀測台,以便於站在台上,用望遠鏡仔細觀測炮彈發射的距離及爆炸威力。後來停用後就成為監測洪水的哨亭,每當颱風來襲時,村長就會輪流值班駐守觀察洪水的狀況,隨時預警危險區域,發揮守望相助精神,以保障村民身家安全。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中華社區-大隱隱於世,與砂石場為鄰的中華寺













中華社區 大隱隱於世,與砂石場為鄰的中華寺
中華寺位於中華村的冷水坑,是佛教雷音寺的分院,早先僧尼到此修行,週遭優雅寧靜,過著不被干擾的儉樸生活。砂石廠在旁設立後,機器運轉隆隆作響,吵雜聲及塵土飛揚,加上大卡車進進出出。成天的吵雜,中華寺仍照常修課,寺內時而傳送莊嚴的佛音與悠揚的鐘鼓聲,欽歎寺中僧尼超然的修持功力。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中華社區-別人不要的「倒」我家













中華社區 別人不要的「倒」我家
家家有垃圾,人人厭惡它,全鄉不要的,統統「倒」我家!為甚麼?因為我家有個「垃圾掩埋場」!中華村因地廣人稀,75年(1986)時,適巧有一處約3公頃餘的山谷,無人居住,於是就被闢建為員山鄉的垃圾掩埋場了!雖然垃圾場是大家都不要的,但總得有地方要犧牲,所以偏遠、落後的中華村就被犧牲了!及至民國93年(2004),利澤焚化爐啟用,即改為集中轉運站,而已掩埋的部分,正由鄉公所向上級政府爭取補助,作覆育及綠化計畫中,而「中華村掩埋場」總算功成身退,在可預見不久將來,將是一片居山看水、綠意盎然的森林公園海!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中華社區-田螺小蝦的故鄉-冷埤













中華社區 田螺小蝦的故鄉-冷埤
在社區北方一座高高的山後,有一個清澈冰涼的湖,名為「冷埤」。從粗坑上山走捷徑要經過一段懸崖峭壁,膽小之人不敢過,另有兩條產業道路可走,但路途較遠。「冷埤」位於雙連埤與中華村的粗坑交界處,雖在山上,但湖的周邊是私人所有地和國有造林地。湖面呈長條形,山泉潺潺湧出流入湖裡,湖中田螺與草蝦皆鮮肥,產量豐沛,過去村中婦人常三五為伴,來此捕捉草蝦回去,加入自製米醬和自種的?菜炒一炒,真是上等佳餚,人間美味。湖邊長有野生芹菜、漱菜清脆好吃。湖裡的植物皆屬稀有的品種,是野外教學最佳的教室。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