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思源社區-重陽敬老













思源社區 重陽敬老
每年重陽節時辦理敬老活動,除了舉辦歌唱大賽及摸彩活動外,更實施趣味活動,使參加的長者彷彿回到年輕的時光裡;另社區對老人福利之推行均不遺餘力,目前社區雖己辦理老人福利措施「關懷照顧據點」及「長青學苑」等活動,然社區並不以此為滿足,將持續規劃爾後專屬老人之健康講座及健康活動等,希望能讓社區內老人能有更好的照顧。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思源社區-飛行機路













思源社區 飛行機路
日本據台期間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於宜蘭地區增設南、北機場,以訓練其空軍飛行員,北機場位於現今金六結營區附近,南機場位於現今宜蘭運動公園附近,平日飛機均分駐南、北兩機場之飛機掩體內(機堡),當接獲命令須將飛機升空時,則徵集民伕將飛機推至南機場實施起飛,而聯接南、北兩機場之道路即為現今所稱之飛機路;光復後因機場棄置未使用,故飛機路遭居民所佔用,部份仍保留為道路使用,即為現今之復國巷,目前除60歲以上老人及部份文史工作者瞭解此段歷史外,一般社區居民均難窺其?。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思源社區-社區耆老













思源社區 社區耆老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往往是最瞭解社區內文物史蹟的,思源社區除了落實老人福利措施外,並每次針對不同主題辦理社區耆老座談,希望能藉由社區內的耆老,將社區的歷史、文物、古蹟、風俗民情等一一傳授,並由社區團隊專案紀錄,另安排社區學童於假日時,至社區活動中心聽耆老說故事,由耆老擔任鄉土教學老師,於室內傳授鄉土教學並至社區各地點,實際瞭解社區的「寶」在那裡,如此才能讓社區營造的工作向下紮根,奠定良好的基礎。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思源社區-竹藝教學













思源社區 竹藝教學
社區雖盛產麻竹筍,但是在竹枝、竹葉、竹幹方面卻甚少運用,所以社區經研討後認為有必要研發屬於社區的麻竹工藝,並敦聘員山地區竹藝專業人士至本社區實施教學,並由社區學童及社區媽媽教室人員參與研習,希望能培養出種籽,進而能開發出具社區特色之竹藝品,社區仍不定期聘請各地熟悉竹藝製作人士至社區教學,希望在最短的幾年內能看到社區麻竹工藝品的展出。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思源社區-宜蘭農林學校













思源社區 宜蘭農林學校
思源里有宜蘭最高學府─宜蘭大學,始創於大正15年4月1日(1926),初期借用宜蘭公學校校舍作為教室,昭和3年(1928)新校舍竣工,為宜蘭實業教育之所,尚有農場及林場為實習之用,其中校本部佔地10.7公頃、農場佔地4.5公頃、實習林場佔地159.5公頃,原稱台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光復後改名為省立宜蘭農業職業學校,民國77年(1988)升格為宜蘭農工專科學校,民國87年7月(1998)復升格為宜蘭技術學院,成為宜蘭第一所國立大學院校,民國92年8月(2003)改制為宜蘭大學,成為宜蘭第一所國立大學院校。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思源社區-郭家古厝













思源社區 郭家古厝
郭姓大公原籍漳州府南靖縣永口堡龍山墟兒樂社,14世祖秉正公,於乾隆59年(1794)時和吳姓開台世祖吳光連渡黑水溝冒險來台,於噶瑪蘭廳七結庄以柴刀開墾2甲土地位於擺厘,後來家族眾多買地於七結庄(現今文化中心、文化寶座、喜互惠附近)。郭家家風十分虔誠,急公好義濟弱扶傾,郭家有大公田1甲8分地為掃墓基金,拜拜請桌20多桌,鄰庄於掃墓當天只要攜帶銀紙一支來就可吃一頓粗飽,及發放紅龜棵及包子一袋為地方一大盛事,光復後政府實施375減租時全部轉換為公債,現在郭家子孫仍有繼續輪值掃公墓習俗。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思源社區-中元普渡













思源社區 中元普渡
金七結福德廟200年前為蠻荒之地,據先人說此地為平埔族部落,先人為生活取地耕種,不斷與平埔族發生衝突事件死傷無數,先人為此舉行隆重普渡儀式,並於每年農曆7月18日聘請道士誦經科儀,讚普米、供品、什雜貨十分驚人,單單金、銀紙、經衣燃燒就要3個小時以上,動員人力為數百人,為思源社區地方民俗一大盛事。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思源社區-三山國王聖誕













思源社區 三山國王聖誕
三山國王是先前由吳姓祖先吳光連先生於清朝乾隆59年(1794)由大陸渡海來台,由淡水港登陸循山走,沿三貂嶺角落腳於葛瑪蘭廳擺厘附近,現今宜蘭七結庄思源里來開墾,隨身護守神明,據說神威顯赫,當時日本時代有人得到痲瘋病症,靠神跡治好病,漸漸行成庄頭內保護神,每年農曆7月25日為三山國王聖誕日眾庄內善男信女都會十分虔誠來恭拜許願,祈求全庄平安大家順利。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思源社區-謝府元帥聖誕













思源社區 謝府元帥聖誕
說起謝府元帥是鼎鼎有名,在前清朝時代和日本時代神威顯赫,因為當時醫藥非常貧瘠,當全庄內有人生病都是靠神跡起鸞問事,及乩童辦事,所以全庄內大小事務完全仰賴它處理,謝府元帥有三尊分為大元帥、二元帥、三元帥為庄內楊家家族神明,每年慶典為農曆5月5日全庄人為感激它替眾人解圍,到現在每年都做戲酬謝神恩,並舉行隆重跳「過火儀式」,據耆老人說明,當時跳過火木炭是數百斤地方為之轟動,現今改為跳「」金火儀式」。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思源社區-河堤美景













思源社區 河堤美景
宜蘭河先後匯合大礁溪、小礁溪及大湖溪,經礁溪、員山、宜蘭等鄉市,由壯圍鄉廓後附近匯入蘭陽溪出海。宜蘭河落差平緩,水量穩定,在從前以水路交通為主的時代,宜蘭河連接了東港、壯圍、宜蘭、員山、大湖地區,成為沿岸居民生活與精神的重心。宜蘭縣政府於民國86年3月底(1997)完成整體規劃,有河岸自行車車道及河濱步道,並於永金橋頭設置休息區,社區預定於此地與機堡、麻竹園、農田結合規劃為休閒園區,期望發展成全方位之社區。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