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枕山社區-蜜餞的原鄉-桃李滿天下













枕山社區 蜜餞的原鄉-桃李滿天下
「3日3,桃李挺頭擔,4月4,桃來李去」。這首童謠極貼切的描述枕山村的農業特色,早年滿山遍植桃李,每當春花開時,那紅白相間、繚繞山前山後,處處花海。風和日麗,是踏青、採果的好地方。也是蜜餞工廠原料主要的供應產地。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枕山社區-綠意盎然-森林步道













枕山社區 綠意盎然-森林步道
登之山?,唯知世界之大。在工商繁忙的社會,人人為了生活,日夜顛倒、只求物質上的生活享受,卻忽略了精神上的需求。您,有多久沒有接近大自然了?拋開煩惱,滿山的芬多精,探索森林與大自然的奧妙。森林步道,位於望龍埤上頭,等著您一起來探索唷!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枕山社區-湖光山色-望龍埤













枕山社區 湖光山色-望龍埤
望龍埤又名軟埤,位於湖山國小附近的一個魚類、水鳥、蛙類及自然生態的棲息地。三面環山,是個地下水湧出滿溢的大池塘,水質清澈見底、晶瑩無瑕,碧綠清亮的水鏡面,就好像是大地的眼睛,款款深情地凝視靜月、星空。不時,可以望見展翅的老鷹,低空飛翔覓食、魚兒躍出水面的情景,彷彿是人間仙境。因早期枕山地區,僅靠大礁溪溪水作灌溉或飲水之用。在夏季乾旱期時仍缺水,即希望傳說中的「龍」,能出現吐水,才有望龍埤之稱。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枕山社區-教育的?床—湖山國民小學













枕山社區 教育的?床—湖山國民小學
湖山國民小學,成立於民國57年(1968),當時命名為同樂國小湖山分校。民國67年(1978)更名為湖山國民小學。目前學生人數將近100人,是一所小而美的國民小學。早期因熱心人士捐地、奉獻,才有今日莘莘學子朗朗上口的讀書聲。湖山國小位於望龍埤附近,是個湖光山色、充滿朝氣、活力,且多元教學的學校。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枕山社區-觀光資源─大礁溪戲水區













枕山社區 觀光資源─大礁溪戲水區
發源於阿玉山,上游河床大石林立,河流狹窄且受山勢挾持蜿蜓曲折,於圳頭出山谷後形成平坦、寬闊之沖積扇地形,因地下伏流溪水長年乾涸石頭露出河床所以叫乾溪〈音同礁〉,因溪比小礁溪大,所以叫大礁溪。宜蘭河的發源地─大礁溪戲水區,是淡水魚類的生態區,也是孩童假日消暑最愛之處。無論玩水、烤肉、郊遊……總是人潮不斷。小孩玩水抓蝦,大人烤肉、戲水……為寧靜的山林多添幾分色彩的圖片,是很不錯的觀光資源。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枕山社區-公井頭仔和自來水抽水站













枕山社區 公井頭仔和自來水抽水站
公井頭仔,據耆老口述:其井寬約5公尺見方,而且建有井岸,整村的人都靠這口井水生活,有時甚至要挑水挑整個晚上才夠用,當時的大人、小孩全部被叫來取水,人接人,有小孩被擠掉落井底,被人救起,當地居民,相信井有井神,所以逢年過節都會前來燒金紙拜拜,祈求井神、井公、井婆,保佑村民『吃水平安』。自來水抽水站,是戰後設置的 ,除了供應鄰近村落用水外,也為枕山社區解決了用水之苦的問題。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枕山社區-飲水思源─宜蘭河之母













枕山社區 飲水思源─宜蘭河之母
枕山社區位於員山鄉東北及北邊部份,屬大礁溪河流沖積成扇平原地帶,枕山村北有大礁溪流域,並和礁溪鄉二結村的小礁溪於同樂村蘭城橋附近交匯。流經同樂村的新城橋注入宜蘭河,自古以來便是宜蘭河主要支流之一,所以稱之為宜蘭河之母。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枕山社區-神仙造枕













枕山社區 神仙造枕
本村的地名,因為境內有獨立而形狀似枕頭的小山丘而得名,據<員山庄誌>,記載嘉慶15年(1810),漳州人李佃及其它開墾者前來此地開墾,因其墾地內有如台灣式枕頭的山丘而稱之為枕頭山。有關枕頭山傳說:『很久以前,有一仙人挑著扁擔,不小心扁擔折斷,兩邊物品掉落地上,一邊化作員山村的外員山(忠烈祠),一邊掉落在枕山地區,化作枕頭山,而這位仙人是位『懶惰仙』,所以乾脆就地倒臥在枕頭山上睡覺休息』。千百年來,枕頭山依舊屹立不搖,而我們的睏仙到底又去何處睡大覺?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枕山社區-簡介─枕山社區













枕山社區 簡介─枕山社區
枕山社區位於員山鄉,在蘭陽平原西邊,北方隔大礁溪和礁溪鄉二結村接壤,東邊則以枕頭山山麓連接同樂村,隔著枕山路(水尾仔)和頭份村為界,南鄰永和村、湖東村及湖西村,西北邊已山稜線與台北縣烏來鄉為鄰。地屬長條型。總面積50平方公里,總人數將近3000人,社區居民以農為主業,並成立全國第一休閒農業區,以發展社區休閒產業。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思源社區-平安節













思源社區 平安節
金七結福德廟轄區居民昔日均以農耕業為主,有春耕、夏播、秋收、冬藏地方數百年風俗習慣,居民為感激自然大地、及土地公土地婆從年頭至年尾整年庇佑全庄人、風調雨順,每年都會舉辦平安節活動,其目的就是在謝神、謝天;目前社區生活型態雖已改變,從事農業人口已大幅降低,但為能讓社區居民能對社區歷史、文化有所瞭解,並緬懷先民勤勞奮鬥精神,社區仍於年度辦理此項活動,期能藉由社區居民參與平安節活動、擲筊比賽活動,喚醒社區居民重視自己環境與文化,保護關懷提昇社區生活品質。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