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海岸社區-到海岸找螃蟹













海岸社區 到海岸找螃蟹
海岸的蟹類有很多種,可食用、數量較多的有宜蘭澤蟹(俗稱扁蟹)及台灣直額絨螯蟹(俗稱毛蟹)。近年來因休耕、農藥量減少,環保越做越好,數量可觀的扁蟹,其豆蟹(蟹苗)在每年春秋兩季,從海邊溯流而上,佈滿在海岸社區的溝渠、魚池、沼澤地,尤其雨後的夜晚,牠們在社區農路上散步,像數以萬計的螞蟻雄兵,十分壯觀。不同於宜蘭地區及台灣北中南的毛蟹於冬至前下海產卵,海岸的毛蟹屬特有種,與花東地區同種,於5月下海產卵,個體也較大,其蟹苗從南澳溪口溯溪而上,與扁蟹不同路徑,可謂涇渭分明,絕不錯走,可惜毛蟹族群稀少,希望有機會能復育成功,讓他們的子子孫孫,永永遠遠在海岸地區橫行霸道。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海岸社區-休閒養殖













海岸社區 休閒養殖 有夢最美
海岸社區的好山好水好氣候加上無污染的環境,可謂是魚蝦的天堂,在此養殖的水產有班節蝦、草蝦、明蝦、白蝦、嘉?魚、黃錫鯛、黑格、紅魽、香魚、鱘龍魚。目前以白蝦的養成,香魚及鱘龍魚的繁殖為主。國內養殖業的第一把好手阿濱,20年前放棄國外的高薪延聘,挑選山明水秀的海岸社區開始他休閒養殖場的夢想,年復一年,夜以繼日,全年無休的打拼,希望配合南澳溪的生態,將規劃的香魚、螃蟹生態教室及復育計畫,推展到國人面前,讓大家在休閒輕鬆的生態學校中認識有趣的養殖業,發現魚蝦多彩可愛的養殖過程。休閒養殖教室、海鮮風味餐、配合社區豐富的生態,讓來海岸社區的訪客,欣賞好山好水,品嘗價廉物美的海鮮,阿濱希望帶給遊客最滿足的休閒,他說:玩累了,在溪邊小木屋度上一晚,看看滿天星斗、聽聽蟲鳴鳥叫,豈不悠哉!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海岸社區-南瓜粿、傳說百年













海岸社區 南瓜粿、傳說百年
本土南瓜又稱番瓜、東瓜、飯瓜、八月瓜、窩瓜、金瓜..,與金黃亮麗的「裝飾南瓜」不同,後者大部分沒有可食用的果肉,只要挖空內部,插上蠟燭,就可以變成美麗浪漫的裝飾品。但本土南瓜可就厚實多了,它的種子、果肉均富含營養,性溫味甘,是脾胃虛寒者的養生食品,聽說可以外用內食,還有防癌的功效。南瓜豐收的季節,社區裡的婦女喜歡將水多味甘的南瓜蒸熟,和上糯米粉製成皮,包入炒香的肉料,蒸熟以後,變成了香Q好吃的南瓜粿,ㄧ顆顆小小金黃襯在綠油油的芭蕉葉上,排列盤中,就像一排排整裝待發要將灰姑娘送到舞會中的南瓜車隊,好看好吃,是相傳百年大人小孩最愛吃的零食。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海岸社區-辣不辣、一試就知道













海岸社區 辣不辣、一試就知道
剝皮辣椒要辣得恰到好處。據村裡阿嬤說,當初以油炸為辣椒脫皮,沒想到,意外炸出一道名產。「剝皮辣椒」做法特別,辣椒採摘下來之後,經清洗、再油炸,起鍋放涼,將辣椒的外膜褪掉去籽,再以醬油、香油及蠔油製成的特殊醬料醃製起來,經過幾個星期後,美味的「剝皮辣椒」就完成了。一口辣椒一口小魚乾,是佐餐良伴,也可以當零嘴吃。剝皮辣椒要好吃,主角當然是辣椒了,南澳溪種出來的辣椒,色澤光亮、青脆飽滿,製作出來的剝皮辣椒脆度夠、口感佳,早已聞名全台,來到剝皮辣椒的故鄉,可別忘了去看看它們x纍纍成串擠在枝頭的可愛模樣。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海岸社區-漁村饗宴、挑動老饕的味蕾













海岸社區 漁村饗宴、挑動老饕的味蕾
「沒錢呷飯,只好呷沙西米做早頓」,這是典型的漁村幽默,也是真實生活。海岸的定置漁場,漁獲量幾居全縣之冠,每天撈獲的魚總有十幾二十種,村民捕魚前聚在一起吃大鍋飯的早餐桌上,總少不了魚類海鮮,這家來煮煮、那家來炒炒,互相切磋手藝的媽媽們拿手的漁村美食風味餐就這樣熱鬧滾滾的端上了桌,苦瓜蛤蜊、火燒炸彈魚、現撈生魚片、金瓜炒米粉、鮮活?仔羹、爆香茄、南瓜粿,曝曬小魚乾、懷舊臘味,在在挑動著你的味蕾…如果你的運氣夠好,還可以吃到人間極品美味的浪花蟹、湧泉綠藻苔…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海岸社區-伴著田野、沙灘、慢慢生活













海岸社區 伴著田野、沙灘、慢慢生活
漫步在海岸社區的田埂小路上、瓜棚中,高高的藍天、滿眼的鄉村風情,會使你恍若置身在梵谷世界的純樸寧靜中。你也可以和牛頓一樣喜歡漫步在海灘上,體會滄海一粟、學海無涯的心情。或者你只想靜靜欣賞日出朝陽的光影,用眼細細描繪定置漁網隨波擺盪出的幾何圖案;然後回到社區,成為熱情居民的座上嘉賓,喝一碗?仔魚羹,拌一口剝皮辣椒,傻傻笑看居民用最直接的言語來關懷,你會發現村民相互間綿密悠長的感情,因為從他們父祖輩起,就一起捕魚、一起吃大鍋飯、一起在壯年時做志工、一起在老年時懷舊憶當年…一起這麼簡簡單單、慢慢的生活、呼吸!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海岸社區-大家相招來













海岸社區 大家相招來 ?、體驗在庄的生活
海岸社區風景優美,空氣新鮮,花草簇擁著的海岸大橋在青山綠水間迎接你的造訪,天空是那麼的藍,你可以倘佯在稻浪綠棚中捕捉蝴蝶甲虫的蹤影;到神秘海岸的觀音海蝕洞聽自己的歌聲迴盪;走近養殖場拉起蝦網看蝦兒表演活蹦亂跳的逃生技巧,欣賞牠們優美透亮的身影在空中劃下的一道道銀色弧線;雙手掬起生態教室復育中的鱘龍魚,感受牠們充沛的生命力;伴著親密愛人在25公頃大的向日葵花海裡捉迷藏,找尋兒時的記憶;到濕地去聽蛙叫虫鳴、看荷花搖曳,或只看鳥兒在休憩後再度展開千萬公里的飛行,牠們風中的羽翼,是那麼的富有生命力,這大自然中無言的堅持,是否會感動了你!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海岸社區-大自然的彩衣舞者













海岸社區 大自然的彩衣舞者
蝶類在海岸社區,處處可見,人們對蝴蝶的瞭解,莫過於牠們飛舞時的輕盈美麗。牠們盡情穿梭,飛舞嬉戲於田野、草叢、樹林、果園之間,我們賞花時,常常可遇見到牠們的蹤跡。蝴蝶與開花植物,既是朋友,又是敵人,因為成蝶採蜜時會替花朵傳授花粉,但在毛毛蟲時期吃軟不吃硬,會啃食葉子,對植物而言或許也算是一種傷害吧。也許自然界裡的生態系,就是那麼深奧複雜!要如何悟出彼此和平相處的道理,就要考驗大家的睿智與思量吧!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海岸社區-遨遊天際的飛翔家













海岸社區 遨遊天際的飛翔家
海拔不高的海岸社區也是許多中、低海拔的鳥類最安全的棲息地。由神秘海灘海岸線延伸至南澳溪出海口處,一大片面積超過百甲的濕地及低矮灌木林,每年秋冬來臨時,就會有季節常見的稀有鳥類如唐白鷺、大冠鷲…等,盤旋棲息在社區內的山壁、溪流、樹欉,尤其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份,社區旁的湧泉湖濕地旁,常可看見成群結隊的鳥兒們悠遊覓食,各種鳥類,一轉頭、一拍翅、一眨眼..連羽毛的振動都纖細的一清二楚。如果你是個賞鳥家,在這裡發現稀有鳥類,將會成為你極具挑戰性的樂趣!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海岸社區-多彩繽紛的甲蟲世界













海岸社區 多彩繽紛的甲蟲世界
在海岸社區的自然資源中,以甲蟲世界最為豐富多彩,各種不同種類、數量繁多的甲蟲,飛舞攀附在社區的天空中、綠樹上向你打著招呼。如果你有興趣觀察他們,就會發現甲蟲其實就像精力充沛的孩子!穿著重重一層堅甲、背著大大一雙翅膀、偏又像個過動兒般活動力超強,由於身軀過於龐大、又不會轉彎,直接撞上牆的糗事,常常會在你眼前搞笑的搏命演出。多數甲蟲屬鞘翅目,是昆蟲最大綱,動物界最大目,多為素食主義者,可在各種不同環境下大量孳生;近年來,因為生長環境及棲地遭人為破壞,數量正急遽遞減中,在海岸社區的生態復育中心,你可以發現正在積極進行甲蟲生態復育工作的社區愛心人士。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