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大洲社區-水清魚現(台語) 大洲社區 水清魚現(台語) 11號圳,原名「金漳成圳」位於土地公廟前,農田重劃整圳及綠美化工程,長200公尺。在本社區積極提倡休閒活動之下開放垂釣,居民於兩岸栽植花木,綠意盎然,是水質清澈魚蝦成群,在夕陽餘暉之際,吸引老老少少,人手一竿享受垂釣嬉戲之樂,成為本社區最佳休閒場所。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洲社區-福地福人居 大洲社區 福地福人居 「陳古厝」建材用在地溪石舖地基,內裝以檜木及楠木為主要建材,整體構造為五間轉角三合院,轉角為「講間」,八字龍鬚大樑,轉左右廂房(護龍)三間,屋頂為「三梅辮形瓦鎮」,門雙開「對等窗」,「屋簷關刀架」,承撐母屋,古早可謂富麗堂皇的大瓦厝。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洲社區-調節水流的分洪堰 大洲社區 調節水流的分洪堰 分洪堰之設施,應追溯到民國50年代,當時冬山鄉長林學德與三星鄉長官來壽為下游農田灌溉而爭水道,並在此地動起干戈,最後政府決定築堰分洪,一條往大洲,一條通萬長春水圳,讓溪水平均分流,嘉惠農民,從此平息紛爭。分洪堰風景區,又稱『湧泉公園』,亦是安農溪泛舟終點,廣大的綠森林是侯鳥的棲息地。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洲社區-阮ㄟ五分仔火車頭(台語) 大洲社區 阮ㄟ五分仔火車頭(台語) 大正13年(1924)1月27日林業鐵路全線通車,沿線設有大洲等10站,主要是運送木材與甘蔗,隨著公路交通發達,林業鐵路盛況不再。民國34年(1945)台灣光復之後,歪仔歪站就被廢除,民國65年(1976)大洲、二萬五〈萬富〉2站變為無人看守的車站,民國67年(1978) 9月21日因黛拉颱風侵襲林業鐵路受損嚴重,由於修復經費龐大,遂宣告廢棄停駛,目前大洲車站的建物,是後來重新依原貌整建的,也是整條鐵路保留較完整的一站。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洲社區-築夢的腳印 大洲社區 築夢的腳印 稻鴨米是利用鴨和水稻共生方式所栽培出來天然有機米。其原理為利用鴨子好動與雜食的習性,在田裡縱橫穿梭游動,啄食雜草與害蟲,其排泄物適時成為秧苗的天然有機肥料,這種不噴灑農藥、不施用化學肥料的自然耕作方式所生產出來的稻米即是純正「有機稻鴨米」。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洲社區-健康好吃的料理攏治阮家(台語) 大洲社區 健康好吃的料理攏治阮家(台語) 三星鄉全年雨量豐沛,社區的蘭陽溪畔水源無污染,孕育著優良的農特產品,如青蔥、白蒜、上將梨,而銀柳又與台語「銀兩」發音同,再繫上各式裝飾後可以增添財運喜氣,是聞名全國的三星四寶。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洲社區-風雲再現的義勇隊 大洲社區 風雲再現的義勇隊 地方為求安居樂業,興建派出所並募集壯丁加以訓練,保家衛社成了地方的守護神,(現在為民防、義警)。無論是防水災或是防火災,都建立不少佳績。光復初期搶匪猖獗,尤其蘭陽溪北岸石頭厝仔出了一位地方頭目名吳藍投,羅東分局刑警隊長前來大洲派出所,邀大洲義警與住民協助逮捕,因大洲居民非常團結,不久就順利將其逮捕到案。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洲社區-永遠的青天 大洲社區 永遠的青天 不朽的典範–陳定南先生 民國32年(1943)9月生於三星鄉下的農戶,幼年家道中衰,10歲失恃,父未續絃。台大法律系畢業,預官退伍,聞司法黑暗,乃棄法從商。歷經大、中、小企業之職務14年。受美麗島事件及林宅血案影響,民國70年(1981)毅然棄商從政,參選宜蘭縣第9屆縣長。4年後,競選連任。 2屆8年任內,以企業管理手法,經營縣政,改造宜蘭,使本縣脫胎換骨,面貌一新,奠定現代化之百年根基。於「財團法人民意調查基金會」之「縣市長政績之民調報告」,始終名列第一, 人稱「陳青天」(Mr. Clean) 及 「宜蘭經驗」,各界均引為執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洲社區-直排輪的常勝軍 大洲社區 直排輪的常勝軍 為讓大洲國小附設幼稚班的孩子在讀、唱學習之外,能有展現活力的舞台,孕育體育精神、鍛練身心,提倡直排輪運動,多次校外競賽,均獲優異成績,為學校爭光。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洲社區-發揚傳統技藝─舞龍舞獅 大洲社區 發揚傳統技藝─舞龍舞獅 為發展學校特色、並讓孩子在學業學習之外,能有發揮才藝的舞台,特於民國89年(2000)成立舞龍舞獅隊,並利用課餘時間投入訓練,此間曾多次參加各式展演活動及參加校外競賽,均獲優異成績,展現力與美的藝術創作,讓優良傳統技藝發揚及延續。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