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大溪社區-藝術之橋~大溪舊橋(五拱橋): 大溪社區 藝術之橋~大溪舊橋(五拱橋): 位於台2線大溪橋的上側,並與大溪河濱公園相毗,是由5個圓拱連結而成的橋樑,在濱海公路未開通時,是本里對外交通的主要橋樑;現今則是僅供行人、自行車、機車通行,民國91年(2002)12月27日經宜蘭縣政府劃定為縣級古蹟。而大溪舊橋上側與鐵路橋樑平行,下側距出海口約100公尺,透過橋下的5個圓拱可觀看行經的火車或海上作業的船隻,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風貌。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溪社區-山上的星星~內大溪螢火蟲復育地: 大溪社區 山上的星星~內大溪螢火蟲復育地: 保有豐富的自然生態,每年的4~6月間,大溪川溪谷及內大溪產業道路兩側的螢火蟲多得難以計數。目前記錄到的螢火蟲種類,以紅胸黑翅螢、黑翅螢最多,還有紋螢、擬紋螢、山窗螢、黃緣螢等,最難能可貴的是數量不多的雲南扁螢以及台灣目前唯一幼蟲為半水生型的鹿野式黑脈螢。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溪社區-大溪河濱公園: 大溪社區 大溪河濱公園: 位於台2線濱海公路大溪橋北端之側,面臨太平洋,此處原為稻田,經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興建後,其設施有造型涼亭、花草樹木、人行步道,並設有停車場,也是桃源谷步道入口處。遊客於桃源谷步道健行後,可在此稍做休息,或至大溪漁港購買海鮮,也可至鄰近餐廳品嚐海產。而公園下方設有一小型平台並緊臨大溪川下游及出海口,極適合親子戲水、烤肉,每至夏季是本地與外來遊客最喜愛的戲水地點。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溪社區-大溪川自然生態守護者: 大溪社區 大溪川自然生態守護者: 有感於大溪川近10年來常有外地人士潛入非法電魚、毒魚等,在大量的濫捕下,造成河川裡的魚、蝦、蟹數量銳減,若不趕緊預防,將會使下一代無法再看到河川裡的自然生態;因此本社區於民國94年(2005)8月間與宜蘭社區大學結合,邀請社區大學開設「大溪川生態巡守員培訓班」號召具有共同理念的地方人士,組織「河川生態巡守隊」,並經宜蘭縣政府核准公告自民國94年(2005)12月1日起至97年(2008)12月1日止為期3年實施封溪護魚,以維護大溪川自然生態的永續經營。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溪社區-生命之母~大溪川: 大溪社區 生命之母~大溪川: 發源於大溪山與窖寮山,主流長度為7公里。每年4~5月間大溪川溪谷螢火蟲多如繁星,且溪水清澈魚、蝦(苦花魚、湯鯉)毛蟹(台灣絨螯蟹、郝柏村蟹)成群,由於上游區為原始山林,水質無污染故野生魚類資源豐富,台灣自來水公司於中上游處設有水霸攔取溪水以供應自來水,而中下游則常吸引大批遊客來此遊憩。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溪社區-與麵條神似的海菜~海大麵: 大溪社區 與麵條神似的海菜~海大麵: 一種生長於海邊礁石區的海菜,因外型與麵條極為相似,故稱為海大麵。每年3月到6是其生長的高?期,之後就會因颱風及日曬的關係而開始剝落,所以每到此季節,社區就會有婦女採捕販賣給大盤商以貼補家用,可是近年來一些海洋遊牧民族大量的採捕,造成了海大麵數量急速的萎縮,因此急需有關單位的規範與取締,以利海洋生態的保育及永續經營。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溪社區-美麗的海岸線: 大溪社區 美麗的海岸線: 自大溪橋起至大溪國小止,沿著海岸邊10至20公尺內,分散著幾10座大小岩礁,每至夏季時,在礁岩區內因風平浪靜,常有本地或外來遊客在此戲水或浮潛,另外位於潮間帶下蘊藏自然豐富的海底生態。有石花菜、海大麵、九孔、龍蝦及魚、貝藻類等。而緊鄰海岸線興建的海堤,是個觀賞海上作業的船隻或遠眺龜山島的極佳地點。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溪社區-歷史的見證~龜山遊覽遭難者招魂碑誌: 大溪社區 歷史的見證~龜山遊覽遭難者招魂碑誌: 日據昭和13年(1938)台灣鐵道部所屬宜蘭旅行俱樂部募集百餘人,成立「龜山島遊覽團」,自大溪乘船前往龜山島。船計5艘,首艘名「見取丸」,載客27人,在即將到達龜山島之前,忽遭風浪掀覆,以致乘客落海,雖經搶救,多數皆遇難。所以立此紀念碑,為罹難者魂歸之所。今碑猶立於現今大溪漁港景觀公園內,遙望遠方的龜山島。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溪社區-大溪漁港景觀公園: 大溪社區 大溪漁港景觀公園: 此地位於漁港上方,原是頭城鎮第7公墓,因年代久遠,雜草叢生髒亂,為因應未來大溪漁港朝觀光漁港的整體發展,及受限於周遭腹地的狹小,停車不易,自民國90年(2001~)起,歷經頭城鎮公所2次的闢建,及東北角風管處最後的整建,於96年(2007)完成興建。公園內施設有一景觀涼亭,居高臨下,可眺望遠方龜山島及近看港域內進出的船隻,是一視野極佳的地點。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社區日曆-大溪社區-大溪漁港熟食攤販區: 大溪社區 大溪漁港熟食攤販區: 沿著漁港道路入口至拍賣場,道路兩側擺設各種熟食攤販,其販賣的熟食有小卷、蝦餅、花枝丸、鯊魚煙、?仔魚羹、石花凍…等。每到中午過後,整條攤販區都是來此購買熟食的外地遊客,這也是遊客出遊回程品嚐海鮮的最後一站,此攤販區的設置為本社區帶來實質上的經濟效益,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因為漁港道路出入的狹小,及攤販的凌亂擺設,常造成人車爭道情形發生,影響遊客安全。希望能早日改善。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