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溝社區~~土礱間─走入歷史的碾米廠

早期「土礱間」對農民來講是很重要的行業。不管是稻穀的收購或碾米加工,甚至家中沒米時,還可以預借白米於收成時再加利歸還。「土礱間」和農民的生活便息息相關。今工業發達,新機械取代了舊式的「土礱」,便利的「包裝米」,讓傳統的「土礱間」沒有生存的空間。雖然已經走入歷史,但依然存在於大家的記憶之中。

崙埤社區-九寮休閒遊憩區

九寮遊憩區位於台七省道崙埤村林家巷旁,近一兩年來,大同鄉致力推動產業、觀光、人文
三合一政策,配合週休二日的實施,新闢此遊山戲水之景點。由於位處泰雅大橋前端與加油
站交通方便的要道上,不論是附近泰雅大橋下或是九寮溪旁,都是炎夏或四季遊山玩水最佳
的選擇。從宜蘭出發沿台七省道(北橫),或是從羅東出發經三星憲明國小過泰雅大橋僅需
約20公里路程,一日往返就可享受大自然。九寮溪上游屬幼年期之V字型谷地,為荒溪型的
河川,有大約50公尺長的瀑布,溪水清澈,水量豐富,中下游沿溪旁整治成步道與遊客烤肉
區,沿溪兩岸屬熱帶雨林景觀,鳥類有繡眼畫眉、白頭翁、綠畫眉等,早年溪水中常見苦花
魚,爾後社區亦將推動封溪的工作,讓本鄉的自然景觀與各類動植物都能夠有很好生存的空
間,使大自然的生物能世世代代綿延不絕。

YCEF20021011-02 錥豵  YCEF20021011-03

聖湖社區 蘇澳神社遺址—繼往開來石碑(現存蘇澳國中校園)

日治時期宗教採綜合信仰,以神社為中心。蘇澳神社建於學校西南方山谷內(今幸福花園社區),神社道路從箕山橋頭沿苗圃東緣蜿蜒至神社,入口處建大理石牌坊(鳥居)一座,右旁豎立一座巨型大理石石碑,上書「蘇澳神社」四個大字。終戰後,台灣回歸祖國,國民政府派人將日本神社拆除,大理石牌坊及石碑悉被炸毀。本校興建,校園整體規劃,乃將放置松樹下充當座椅的石塊豎立在室外教室前。刻著「蘇澳神社」大理石塊,周校長請石雕工廠將字磨平,再刻以「繼往開來」四字,塗上紅漆,豎立在校園。幾經遷移,而今立於室外教室前。校門就是建在原來神社座基上。

聖湖社區 蘇澳神社遺址—繼往開來石碑(現存蘇澳國中校園) 

聖湖社區 蘇澳神社遺址—繼往開來石碑(現存蘇澳國中校園)1 聖湖社區 蘇澳神社遺址—繼往開來石碑(現存蘇澳國中校園)2

三星鄉 萬富國小基本資料

萬富國小學校部落格 http://www.wfes.ilc.edu.tw       教職員工:14人 , 學生:89人

電話: 03-9890564     傳真:03-9899165   地址:266 三星鄉萬富村萬富路五號


學校願景:萬富萬穗 夢想起飛

願景意涵:

期待以全人教育之愛,建構以孩子為主體的健康學習環境,在充實、完整的課程設計中「萬物思源、富而廣學、寰宇遨翔」三大主軸,能豐富健康快樂的童年(如稻穗般的豐收);也希望藉由適性、多元的學習課程,培養出擁有友善、關懷、感恩、健康、自信、能力的萬富人,站在希望之丘上迎向世界,展望未來、夢想起飛。

萬富國小校徽圖

校徽涵意詮釋:

以親、師、生最佳互動,讓教師展現「專業、活力」,學生能「多元學習、健康成長、人文陶冶、感恩惜福」,營造一個「教師用心、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的學習型優質學校。使學生在「無限創意、充滿情意」的大自然環境中,不斷成長茁壯,培養充滿勝算、朝氣蓬勃、富而有禮的新時代兒童。

萬富國小校歌

萬富國小校園平面圖

萬富國小Google地圖

萬富國小校園環境

萬富國小歷屆畢業生

萬富國小活動花絮

萬富國小電子相簿

建軍社區-凌雲新村調查記錄

       凌雲新村現地原為日治時代日本空軍中隊使用之軍用機場,三十八年國民政府遷移臺灣,凌雲新村奉令由我國空軍總部所屬之「基勤分隊」負責接收事宜。民國四十五年配合空軍基勤分隊遷居於原日本空軍修護隊宿舍,後逢歐珀及多次颱風侵襲下毀損,故在五十一年由空軍總部配合天主教合建五棟眷舍共計三十一戶,命名為凌雲村。其西北方原有通信兵學校(現已改為蘭陽師指揮部)。在眷村正前門原有一所「空軍子弟學校」(今南屏國小)。其後因變更為蘭陽地區第一所新型實驗性國小,故遷移至現址。縣政府及國防部考量本縣本來都市規劃及後備軍人動員因素,將團管區司令部改建為宜蘭後備司令部,其地基部份即南屏國小原有之地。

YCEF20050521-01

崙埤社區-部落新風貌─街道的景觀牆

一塊塊堆砌的白石,遠遠望去,彷如泰雅傳統半穴居屋邊用石子堆砌的圍牆。這座大理石砌
成的景觀牆,位於台七線北橫公路崙埤村內,是踏入本鄉映在眼簾的第二面景觀牆,其正面
是『大同鄉觀光路線圖』,反面是『崙埤部落街道圖』,為方便遊客參觀,並能順利愉快悠
遊大同山水間,特精心作此設計,也充分表現泰雅人好客、愛分享的民族特質。
在國家社會進步的今天,原住民雖努力的追求著與大社會一樣的生活品質,不論食、衣、行
、育樂、建築、人生價值觀等等,卻很難完整的展現其原來傳統的風味,唯有藉著景觀設計
的巧思,來引起現代泰雅人思古之情,同時也讓來賓朋友們欣賞泰雅族文化景觀,以增進族
群間彼此的了解。

_%? YCEF20021010-02 YCEF20021010-03

認識礁溪~溫泉篇

溫泉,是礁溪天然資源,早在吳沙開墾蘭陽時就被先民挖掘發現,築圍沐浴,稱為湯圍。日治時期,日本人開始將溫泉作為商業用途,以溫泉為號召,開設溫泉旅館,溫泉逐漸與礁溪齊名。

礁溪溫泉起源於德陽村福崇寺後的山下,沿著水溝、流經公路、穿越鐵道,湧泉匯聚成流,昔日當地居民就在這條熱氣騰騰的熱水溝裡沐浴,而現在這裡還有兩座公共澡堂,供民眾享受截然不同的沐浴情調。礁溪溫泉屬鹼性溫泉,溫度適中約50度C左右,色清無味,水質中含有氯化鉀、硫酸鈉、重碳酸鉀、硼酸、有機物和流離酸等礦物質。沒有刺鼻的硫磺味,洗後皮膚備感光滑柔細,絲毫不黏膩,所以被譽為「溫泉中的溫泉」,同時,水質中還含有酚元素,對腸胃、皮膚都有良好的調養作用,堪稱台灣溫泉之極品!

溫泉區是礁溪鄉最熱鬧的地帶,大致包括火車站附近方圓1.5公里的地區,除了在旅館可以享受溫泉浴之外,還有公共澡堂可供民眾免費泡湯。

近年來,礁溪鄉發展出溫泉蔬菜、溫泉礦水、溫泉養殖,將溫泉用途,發揮盡致,為農村經濟提供了新財源,同時也促進了觀光事業。

礁溪溫泉1

5.1.2

深溝社區~~蔗?—古早製糖工廠

「蔗?仔」是深溝的舊地名之一,如今大家還是如此稱呼它,但是連地方的耆老都沒有親眼見過蔗?的模樣。據說清朝時代就有蔗?的存在,並利用社區豐沛的水源為動力。
今三福廟(三官宮前身)要蓋新廟時開挖地基,在舊廟原址挖到以前榨甘庶汁用的石墩,證明這個地方以前是蔗?。當年蔗?已不復見,僅留石墩。可惜當時出土的數座石墩如今僅存一座,其他已不知去向。

 

 

聖湖社區 公路局第四區工程處

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成立至今已歷50餘年,管轄宜蘭、花蓮二縣公路工程。交通部公路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為公路總局轄下單位, 1947(民國36)年5月16日,公共工程局因省政府改制,而改隸省政府建設廳,隨之改名為台灣省公路局。1949(民國38)年10月1日公共工程局奉令裁撤,與經管之公路工程部門歸併於公路局,隸屬省政府交通處。
1999(民國88)年7月1日,因配合台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本處隨公路局改隸交通部,並配合組織規程修正,台灣省公路局第四區工程處改名為交通部公路局第四區工程處,嗣「各區養護工程處組織通則」於2002(民國91)年1月21日經總統公佈,本處於同年1月31日更名為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

聖湖社區 公路局第四區工程處

聖湖社區 公路局第四區工程處1 聖湖社區 公路局第四區工程處2

建軍社區-金六結抽水站

       民國八十四年三月十六日正式啟用的金六結抽水站,佔地面積有八○○平方公尺,總工程費計一億二千萬元,抽水站內擁有三部強力抽水機,視蓄水池水量高低自動排水及提醒操作員,另有自動攔污泥裝置,自動清除排水口污物,經由輸送帶送至垃圾子車,同時也備有二部發電量一千瓦的發電機,可在斷電時自行發電正常運作,是全縣規模最大,也解決了泰山路以西住宅區的淹水問題。

YCEF200505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