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族中會在臉上刺青的民族是泰雅族與賽夏族,其中尤以泰雅族最普遍。黥面對於男子而言
,是成年的標誌也是勇武的象徵。對於女子,當她十三、四歲的時候,就跟媽媽學習織布的
技巧,也開始為自己準備出嫁時的衣裳,當少女的織藝精進,也就是准許在臉上刺青的時候
了,這時也是尋覓如意郎君的好時機,反之,是沒有人追求的。
除了上述意義外,美觀、避邪也是黥面的另一目的。泰雅人相信,當族人去世,回到祖靈的
居所時,祖先們以臉上的刺青認定自己的子孫,因此,黥面也是死後認祖歸宗的標誌。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大地春夏秋冬,世間冷暖酷寒,正映照泰雅女性賴阿綢一生的經歷。山中奇人"她"是一位泰
雅族人,原是頭目的女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民族洗禮,其身雜夾錯綜複雜泰雅族-日
本民族-中國民族-台灣民族等各種精神結構,逐行原住民女性史活生生的一面鏡子,他的
一生就這樣。
因誤傳的緋聞,於16歲被迫嫁給同族的青年,後因夫亡而寡居,留下一子獨立撫育……認
識了潛入台灣不願回國的日本兵大西,兩人逃入山中過著餐風露宿的日子……。後來因大
西返日後音訊中斷數十年,她在完全失望下與外省人譚先生有名無實的婚姻,走過殘缺的餘
年……
一生嫁3個不同族群,然痴情的她,祈禱與大西重逢,但終告石沈大海,如今已是80餘歲的
健壯老人(現住大同鄉崙埤村)對人生已無所求,回顧這一生仍心存感恩的心。
《山深情遙一泰雅族女性》這本書,翔實告白綢仔絲萊渥的一生。(時報文化出版)
「大湖底」最早的信仰中心,並不是目前大家耳熟能詳的普恩廟,而是位在大湖湖畔的水仙王公廟。
水仙王公廟並不是開發大湖的人帶來的神像,而是當時的人拿了一張紙就在上面畫了一張神像,說是水仙王,然後大家就祭拜起來,之所以拜水仙王是因為要耕作就要水,而全台以水仙王當主神的廟宇不多,而位於大湖畔的水仙王廟對於早期來此開墾的先民凡事都要水,水仙王公廟就變成居民的信仰中心。
但隨著時代的演變,求得水源不再是問題,祭拜水仙王的民眾也相對減少,但是水仙王仍是大湖地區重要的精神象徵。



明光寺,為大湖底地區重要的佛寺,該寺於民國52年(1963)由紹悟法師所創建,並於民國70年(1981)重建,隔年紹悟法師退休,由釋真明法師接任住持一職,法統一脈相承,致力於宣揚佛陀的教義,是地方重要的信仰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