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林所羅東出張所

在羅東街長陳純精翁的極力爭取下,營林所宜蘭出張所由員山遷來羅東,是羅東從農業型態轉變為工商型態的重要關鍵,也同時改變了羅東和太平山林場兩地的面貌。現在出張所變成林務局羅東林管處,林業政策改變以後,林管處正規劃整個區域成為林業文化園區,供民眾休憩、欣賞林木與自然的空間。

 

聯勤被服廠(聯勤301)

國民政府來臺後,由南京的被服實驗廠員工遷移至羅東現址,並籌建金陵1-6村,供廠內員工居住。「金陵」,便是懷念其南京舊廠而稱。鼎盛時期員工有8、900人。到了民國76年(1987),因軍需縮減,被服廠也因此停止營運,其中在倉前路以北的廠房,闢為靖廬,收容中國來的偷渡客。

 

羅東國中 九年國教教室

在羅東國中裡,有一棟很特別的建築物,是全省統一規格的九年國教教室。民國57年(1968)台灣開辦了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提升整體國民素質,那時候在羅東國中,也同樣開始興建兩棟九年國民教育的教室。這棟現在看起來不太像教室的教室,是當時的標準教室。金字塔形的屋頂,具備散熱功能;不過現今的九年國教教室由於年代久遠,已經陸陸續續的被拆除,有機會帶著家中長輩來這裡看看,也許會勾起他們的兒時回憶呢!

碉堡

二次大戰後,日人離開,國民政府繼續林業的開發,並將其視為國家的重要資產。為加強保護林區資產,便建了這兩座防衛的碉堡。以前有一對,保衛森林鐵道,現在只餘一個。另外一處碉堡,位於林場西南側,現在夾在中正北路旁的水泥牆中,以前也肩負保衛台肥工廠區的重責呢!

 

台灣肥料公司第一廠羅東分廠

日治時期,此處為台灣電化株式會社羅東工廠,生產作為肥料的原料(電石矽及錳鐵);民國35年(1946)後,兼營製造矽鐵外銷國外,也為了國內農業的發展,而增產肥料。在那經濟起飛、農業產量上昇的年代,台灣肥料廠的設立代表著台灣經濟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由於社會環境變遷,肥料需求下降而走到了句點。現在只看得見幾棟搖搖欲墜的廠房和宿舍與一大片空地。

 

松羅埤、卸木台

這一大片生機盎然的池塘,原本是存放木材的地方喔!因為那時候檜木是最高貴的木材,從太平山坐著火車的上好檜木到達這裡後,若被太陽曬裂就太可惜了,因此就挖個大池塘來存放。而鐵道旁邊這段斜斜的平台,就是檜木從火車上要下去貯木池的溜滑梯,以前可都是滿滿的巨大木材躺在池裡,當時松羅埤中央還有間小屋呢?

 

舊檢車庫

松羅埤西北角邊的這棟不起眼建築,原為一層樓的木建築,可是擔負著林鐵五分車維護的大任呢。後來颱風吹垮後改建成現狀,由檜木桁架支撐之高敞空間,窗戶外設木製格柵,也是建築特色之一。生態文化園區將此規劃為園區木材DIY場所,形塑人與自然新的關係。

 

五分車火車頭

太平山林場於大正年間開始伐木作業。早期生產之木材均藉由蘭陽溪水放流至平地河段撈集貯存,民國13年(1924)羅東森林鐵路開通後始由鐵路承接木材運輸任務,並輸運上下山旅客,及至民國67年8月1日(1978)停止太平山伐木作業後,該鐵路乃於次年夏天停止營運,歷經56年歲月,為地方交通及產業發展立下汗馬功勞,而今這些功成身退的火車頭仍以昂然之姿,為台灣林業暨經濟發展之艱辛留下見証。

竹林舊驛-乘載著林木風華的希望

日本人為了全面開發太平山林場,以鐵道取代蘭陽溪水運木材,並將出張所與儲木池設立於羅東,促成了竹林驛的出現,這段羅東森林鐵路自竹林至土場,原本載運木材,後來也開放客運。在那熱鬧忙碌的年代,竹林車站人聲與火車蒸氣聲不絕於耳,滿溢檜木香味。柴油客車「中華號」,幾乎是班班客滿。之後因林木資源衰竭與公路運輸事業發達,此鐵路也在民國69年(1980)功成身退,而車站也因颱風毀損破舊不堪,民國83年(1994)林務局予以拆除。竹林車站,滿載著眾多人們美好的回憶。

 

頭城老街

清嘉慶時期即形成的和平街,舊稱為「頭圍街」,是台灣東部發展最早的商業街道。頭城老街隨著烏石港及頭圍港的熱絡而興起,最後也因水運的沒落而沉寂。但是老街所遺留下來的各式建築,仍可向前推敲往昔時代的繁榮盛景。

  南北走向的和平街,原是一條因河運而發展出來的街道,東邊濱臨頭城港,曾可北通烏石港,南出打馬煙,帆檣林立,盛極一時,當地居民在老街南北兩端,各蓋了一間面向街心的福德祠,以堵住財氣。可惜好景不常,一九二四年的大水,埋沒了頭城港,再加上公路、鐵路的開闢,經濟中心轉移,使得老街風華不再。

  和平街北段頂端的北門福德祠,是老街的守護神;往南的長排平房,便是清代船頭行的遺址十三行;再往南則有混合各種建築風格的「139號」盧宅、及盧宅對面已成一片池塘的頭城港遺址。日治昭和時期精緻建築吳宅、新長興樹記;老街中心點慶元宮的三川殿仍保存早期石雕的古樸原貌。南段的源合成與陳春記,則是氣勢不凡的日治大正時期建築;南段盡頭為南門福德祠。放眼已經走過歷史榮枯的頭城老街,正猶如走過一段台灣建築滄桑史。頭城老街,為我們留下一段珍貴的文化資源。

行程建議

一日遊:頭圍十三行-盧宅-新長興樹記-頭城老街-午餐-開成寺-

        慶元宮-北關參觀海蝕平台及單面山

資料來源:走讀台灣:宜蘭縣鄉鎮資料建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