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高中

國立羅東高級中學原為「宜蘭縣立羅東中學高中部」,創設於1944(民國33)年3月,至今已65年之久。1968(民國57)年政府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高中部即遷至公正路現址並另建新校舍。該校矗立於本社區中央,幾乎將社區分割為東西兩塊。 羅東高中於徐文雄校長任內, 1991(民國80)年起重新規劃整建校舍,氣象煥然一新,聞名全台。由於管理良善升學率冠於宜蘭,有此高級學府為伴,使本社區充滿人文氣息,也因而帶動社區繁榮,實為社區之寶貝。

樹林社區神鼓團

神鼓團是2009(民國98)年本社區最新成立之研習團體。 陳麗華團長因參與二結王公廟太鼓研習活動,產生濃厚興趣後,一方面積極招兵買馬、集結同好,另一方面爭取縣政府補助購置器材,禮聘李牡丹老師指導。2009(民國98)年7月27日正式展開儲訓活動,首次即代表本社區參加2009(民國98)年羅東藝穗節踩街活動,團員站立於一長列的蜈蚣車上大展身手,創意十足令人刮目相看。

 

樹林社區國樂團

本團成團於五結特殊教育學校,已近十年歷史,團員28人,禮聘黃文亮老師擔任樂團總監及指導老師。黃師譽滿樂壇,桃李遍佈蘭陽,團員樂藝各擅專精,人才濟濟,水準很高。有此樂團使本社區絲竹樂音裊繞不絕,充滿祥和高雅的人文色彩。 2009(民國98)年樂團加入本社區成為內部團體,除每星期四晚上假樹林社區活動中心舉行團練外,更兼負社區國樂推廣、成果展演、慶典公益活動之演出,對發揚我國國粹,提升國樂演奏水準及推廣藝文活動,頗具社教意義,深獲好評。

 

羅東藝穗節活動

羅東藝穗節活動已歷八屆,本社區每年都籌措經費熱烈參與。歷年踩街活動先後出動歌仔戲學員、羅思格童子軍、蘭心會媽媽、神鼓團員大力參與,尤其近兩年的森巴嘉年華會活動更是熱鬧,深獲好評。 羅東藝穗節是鎮民年度最期待的大型活動之一,人人引頸期盼,參與過程中大大凝聚了鎮民的向心力。尤其踩街活動,滿街人潮圍觀,感受那種熱情森巴舞節奏的震撼及鼓舞人心的經驗,會讓人一生難忘。

 

宜蘭縣歌仔戲推廣學會

宜蘭是歌仔戲的故鄉,人才輩出,吳安琪是後起之秀,成立「宜蘭縣歌仔戲推廣學會」並擔任指導老師,每星期一晚間在本社區活動中心教學,學員200餘人,不定期舉辦成果公演,尤其是在2009(民國98)年7月19日於羅東展演廳的演出,觀眾爆滿,深獲好評。 學會會員曾於2006(民國95)年,代表本社區參與羅東藝穗節踩街活動,以歌仔戲扮相、唸唱遊街,獲致好評,尤其第一任會長石村敏哉(羅東運動公園景觀設計師)扮小生粉墨登場,更是令人刮目讚賞。

 

信義社區藝文活動

因為社區營造之積極投入並略具成效,由聯禾有線電視製作,宜蘭社區大學協辦之「鄉親逗陣來」電視節目至本社區錄製節目,並於春節後播出,節目中除由理事長簡介社區營造之成果及社區之地理位置及自然、人文景觀,在一小時的節目中穿插社區隊呼、社區民俗舞藝表演、本會長壽俱樂部常勝歌王、歌后陳會長名鄉及其夫人陳曾杏娥之歌唱,兩社區之鋸木趣味競賽,是一個頗有紀念性的社區綜藝節目。

集材歌(原木移動歌-台語)

嘿多 魁阿力!嘿多 柄過來些!(翻過來轉)!嘿多 樂快來秀!噢!註:(日語:魁阿力 搬木材之工具似鶴嘴),為解決巨大木頭般運的困難,工人以魁阿力施以物理摃桿原理之撐鏟以利滾動搬移,在使力之際,前進、後退、向左、向右全體齊力呼應,在社區林場邊老一輩的人中,這歌是很普遍的。

 

竹林福德廟

本廟建廟典故係清朝嘉慶年間,有一熟諳風水的地理師從當地經過,建議此地必須供奉社神,始能庇佑百姓、祈福報功。遂由當地林、游、黃姓等宗親籌款,於打那岸圳旁建廟,又由於當地遍植竹林,便以竹林福德廟為名供奉至今。 1990年代,為配合都計重編及羅東高中擴建,經由信徒仕紳及羅高校長徐文雄等,擲杯恩准遷建於北成圳旁,由李武平、魏學高二人捐獻50坪土地,加上信徒及羅高師生的踴躍捐款,本廟始於1991(民國80)年12月21日完工,常佑里民安居樂業。

 

樹林福德廟

清同治元年,本地江、李、邱、林、黃等姓氏耆老發起,於紅柿樹下建土地公廟,1957(民國46)年立名為福炎廟,成為多數里民之信仰中心。 1991(民國80)年因羅東高中擴大校區,原竹林社區活動中心被徵收。為新建活動中心,鎮公所徵收林忠發昆仲位於福炎廟旁所屬土地,興建第五號公園管理站,作為新的社區活動中心,但建築完工後,福炎廟地勢相對低漥,故經信徒集資於2000(民國89)年11月4日遷建於現址與活動中心相鄰,並改名為樹林福德廟。

 

信義社區平安節

為使社區營造有互相觀摩之機會,宜蘭縣政府社會局所培訓的社區營造員發起了「社區平安節」活動,經過敬神擲筊儀式遴選2006年東道主,先在開羅社區舉行,同為發起單位之信義社區發展協會除參加活動當日之敬神祈福活動外,更擺設社區成果攤位,有氧舞蹈表演,第一次的「社區平安節」總是有了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