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由林萬福、宋振傳、游順清等三位傳道大力協助, 帶領村民以木頭、竹子等建造第一間茅草屋的禮拜堂。 於民 …
作者彙整: 5813
碧候國小及建築特色
學校創建於民國前1年,日據時代為碧候番教育所。42年改為南澳國小碧候分校,59年奉准 獨立為南澳鄉碧候國民小學 …
日治時代的神社
日治時期日本人將神社文化帶進了台灣,神社是宣揚日本政教合一,日本精神的一個象徵。戰前在亞洲各地,只要有日本軍佔 …
泰雅人紋面的意義
1.成年的象徵: 泰雅族人十七、八歲時,便開始於臉上刺紋,表示已成年,才可婚嫁,未紋面者參加各種公開活動會受到 …
「牽罟」
「牽罟」是東澳里早期居民捕撈漁獲與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四、五十年前於罟寮的罟網約有9組,每一組有一個或數個網 …
舊舍與新屋
東岳部落早期的房子大多以木頭搭蓋、茅草覆蓋屋頂。曾有兩次大火將全村的房子燒盡,於是族人便學習漢人搭蓋水泥屋。 …
生命之草——Iyo:金線蓮
金線蓮,因葉片之主脈及側脈呈銀白色或金色線條而得名,東澳族語稱之Iyo(伊柚),據本村雷萬福先生之研究,可將金 …
野百合與社區的故事
百合花對原住民魯凱族與噶瑪蘭族的部落,可比神聖之花,重要節慶一定要配戴它,從鹹濕的海岸礁岩地到嚴寒貧瘠的300 …
東岳村沿革
東岳村位居東澳溪入海處,三面為東澳嶺、西帽山、太白山所包圍,因盛產Iyo(金線蓮)又稱伊柚。境內有基比亞罕(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