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水社區-三山國王廟

日治伐木時期,因為需要大量工人的因素,造就了許多閩南、客家、外省族群的進入。根據地方耆老口述,原本在日治時期即有小型石頭砌的土地公廟設置於東壘部落,爾後來到國民政府時期,為了因應閩南族群的擴增,而在目前廟址擴大興建,並且與客家的三山國王合併成現今的三山國王廟。由此可看出,當時樂水社區的族群間共存共榮的融合關係。當時閩南、客家族群大都居住在東壘溪旁,碼崙溪旁火車站附近,而外省族群係因擔任鄉公所職務關係,大都居住在碼崙部落內的員工宿舍中,與原住民共同生活。當時樂水社區的居民約近千人,是鄉內最大最繁榮的部落,而今因時空環境的變遷,大多數的閩南、客家、外省族群都已搬遷,但是在宗教信仰與宗親關係的牽引下,這些外出的閩南客家族群都會在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來到三山國王廟祭祀聚會,並且回憶往昔在廟前廣場「殺豬公」、「演歌仔戲」的榮景光陰。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