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社區 粗糠窯

義成路三段一帶,也叫做粗糠窯,據說以前這裡有一家燃燒榖殼的粗糠窯,面積三分地,磚造建築物高七公尺,屋頂以瓦片蓋成。從西元1933年直到1945年秋止,利用輾米廠產生的粗糠,燒製成刷牙的牙粉的原料。其過程:將粗糠堆積於窯中→從最低層開始點火→再層層舖上粗糠→最上層覆蓋濕的粗糠(溫度不會過高而危險)→堆砌磚塊於窯口→讓火慢慢在粗糠堆中悶燒→火熄後粗糠灰才從窯中整理出來。其色澤為白色、粉桃紅,粉沙狀,乾淨、細緻,碾米時加入其中可使米的色澤更潔白,也可利用窯中的溫度烤蕃薯,後因生產過程繁複,漸由石粉取而代之,粗糠窯也就走入歷史,只有在祖父曾於粗糠窯工作過的魏姓居民,孩提時在粗糠窯廢墟旁的舊照片,聊供追憶,在今天密集的商店中,再也找不到一絲舊址的痕跡。

YCEF20050913-01    YCEF200509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