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礁溪~水文篇

礁溪地形呈海棠葉狀,西部高山相連,東北是平原。

鄉內主要七條河川(猴洞坑、十一股溪、湯圍溪、林尾溪、得子口溪、大礁溪、小礁溪)皆由西部高山向東流。

因地勢低漥,排水不易,除河水流入外,海水亦會倒灌,因此這裡的每一條大河、小河、溝渠都設有閘門,閘門在大河可擋海水,不讓海水進入,大河水滿時,小河也要有閘門,不讓大河的水進入。

也因為地處火山帶,形成特殊的溫泉、瀑布、湖泊及山景等多樣景觀地貌,而土地肥沃、水資源豐沛的礁溪,不僅適宜農業發展,更深藏觀光發展潛力。

猴洞圳頭

位於白雲村境內,古稱「猴洞坑」,又稱「圳頭」,今人則以「白石腳」稱呼。

全長五公里,為礁溪鄉重要河流之一。猴洞坑為頭城、礁溪兩鄉鎮之界河,上游一公里左右為礁溪鄉所有,中、下游以下則屬頭城鎮。

1917年,為了農田水利灌溉以及防止山洪爆發,因而修築堤防、圳道,於瀑布源頭題字,用來記述此事,溪旁立有「猴洞圳頭」四字。

猴洞坑1         

猴洞坑2

 

得子口溪

位於宜蘭縣北部的河流

起源自雪山山脈烘爐地山,匯流福德坑溪金面溪林美溪武暖大排湯圍溪十股溪武營溪猴洞坑溪等支流,流經宜蘭縣礁溪鄉壯圍鄉頭城鎮,中游部份被稱作二龍河,下游則稱為竹安河,在頭城鎮竹安溪口出海匯入太平洋

歷史上因河道變遷,得子口溪經常被蘭陽溪宜蘭河等河流搶水襲奪。在過去水利建設未發達的時候,這樣的情形毎到大雨洪水即時常發生。今日因水利建設而使各河安於現今河道。

 

大礁溪

是宜蘭河的一大支流,發源於阿玉山,流經枕山、同樂兩村,是員山與礁溪的界河,在礁溪的二結村與小礁溪河流,而流入宜蘭河。

大礁溪溪流總長約為十公里,上游山谷地帶的溪流窄小波急,河床較小,出了山谷後,水流轉趨平緩,由於水量較少,只能以水壩的方式蓄積流水,平時則卵石遍佈,成為烤肉郊遊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