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大洲國小舞龍舞獅隊簡介
本校舞龍隊成立於民國八十三年,與三星鄉內各國小併稱三星六小龍,由憲明國小陳明德校長與本校前校長王琳親自指導;舞獅隊則正式成立於民國八十九年,且聘請洪興醒獅館館主賴聰雲先生指導,並由本校教師協助教學。
於九十六年三月間,成立鼓藝隊,由原舞獅隊後場隊員(鼓、鑼、鈸手)組成,利用每週六上午時間,邀請嚴郁涵教練指導,其師承賴聰雲先生,年紀雖輕,但對於舞獅鼓藝之功力,實令人欽讚,於其熱心指導下,本校學生亦能學有所成。唯鼓藝學習,無書面鼓譜資料,所有學習均需仰賴記憶與個人領悟力及節奏感,此為其困難者。
此間曾多次利用課餘時間應邀參加各式展演活動,包括學區內各社區廟會慶典、宜蘭教養院開幕、綠色博覽會、三星鄉重陽節蔥蒜節、校慶活動 、民間企業尾牙、歡樂宜蘭年…………等,並參加競賽,如全國全國大甲鎮瀾盃民俗技藝錦標賽、歷年宜蘭縣府盃舞獅技藝錦標賽等,均有優異的成績。
舞龍舞獅鼓藝隊成立的目的除了發展為學校特色外,並期盼使小朋友在課業學習之外,能有另一興趣發揮的舞台,並培養團隊默契、鍛練強健體魄,展現力與美的藝術創作,讓優良傳統技藝發揚、延續。
醒獅源於兩廣,俗稱兩廣醒獅;民國十七年前稱瑞獅,因發生五三濟南慘案,中國被稱為睡獅,旋又因廣東話祥瑞的瑞字與睡字幾為同音,加上為了要喚起民族意識,所以改為醒獅至今。當然在瑞獅稱呼之前也有以年獸或獨角獸稱之,但因不好聽且俗氣,故而皆統稱為醒獅。
醒獅以造型可分為兩種:一以大陸香港地區所舞之獅頭稱為『佛山獅』(獅嘴形較圓),另以新加坡、馬來西亞地區所舞之獅頭稱為『鶴山獅』(獅嘴形較尖且又像鴨舌,亦稱鴨舌獅),觀今因技藝之融合亦有所謂的佛鶴獅(綜合佛山及鶴山兩獅之特點及造型)。
醒獅亦可以其顏色來劃分所象徵的精神及意義:紅色系列稱為關公獅、五彩或多彩稱為劉備獅、黑色或綠色稱為張飛獅、黃色稱為黃忠獅、藍色稱為趙子龍獅,當然亦因名人喜好,也有純金、純銀、純白或雜色混合的獅子,那是無庸置疑的!
醒獅的基本舞法不離高獅、低獅、跑獅、三拋獅及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上梅花樁特技表演。當然有好的舞手將獅子的喜怒哀樂、癡嗔動靜表現淋漓盡致,也一定要有後場的鼓、鑼、鈸等配樂,才能充分展現一場完美的演出。
資料參考台灣省舞獅技藝會王總幹事宏隆所編寫之舞獅舞龍指導人員研習營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