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社區 探尋舊地名─?橄社的由來

?橄社又稱打朗巷、達魯安、打那岸、打那軒,屬噶瑪蘭族打朗巷社,位於現在的五結中路西側、協和路兩旁,居民以陳、朱、馮、賴姓為主。
開蘭之初,該社約有五十戶人家,因漢人入墾,生存空間受到威脅而遷至加禮宛舊社、叭哩沙喃(今三星鄉)及花蓮等地。據噶瑪蘭廳志記載:「?橄社溪,在廳治(宜蘭市)東南二十公里?橄社之溪平陽中,以社得名」。同時『?橄社』地名也曾多次出現在水利調查的契約文書中,文中多言番界番田,可見其確為平埔族社,但早為漢人入墾,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於明治29年(1896)來宜蘭踏查平埔族群情況時,並未提到本處,本地當時可能早已成為純粹的漢庄。

 

YCEF200607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