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農業社會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農曆八月正是農作物收成的季節,也是各種水果豐收的日子。月圓又象徵團圓,中秋節便成為中國人慶賀秋成、感謝上天恩典、一家團聚、相互饋贈節禮,以表祝賀感恩的重要節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輪皎潔的明月,自古以來都是國人吟詠歌頌的主角,尤其在中秋之夜。 「月圓人團圓」,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吃月餅或烤肉更增添家人幸福、圓滿的感覺與氣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