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廟建造於1948(民國37)年至今有60年之久,主供奉關聖帝君神像,廟前的廟埕特別具歷史意義象徵。 早期農業社會,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三日是關聖帝君仙逝之日,當天是信徒聚拜的吉日,廟埕上聘請歌仔戲團扮演地方戲,以及傳統的過金火儀式。1970年代前大南澳地區沒有電力供輸,晚上乘涼時,人們都聚在廟前廣場手持扇子邊搧邊聊。而在月光閃閃的夜晚,孩童們則呼朋引伴的在廣場附近一起玩捉迷藏、踢罐子和殺手刀等各種遊戲。 農閒之時,時常有江湖郎中在廣場前販賣各式各樣雜物,收割農忙期間,則是農民從早忙到晚的。現已轉變為工業社會,但不變的是晒稻榖埕。本廟過往傳統的過金火儀式,傳承著歷史也傳承民情風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