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壟間,碾米廠之舊稱。日治時代,隘丁人郭查某先生組織「發展農事組合」,成立土壟間。碾米,利用摩擦原理,先去殼成糙米,再精製研磨去米糠,才成白米。早期的土壟是木架、土製的二個圓筒,上圓筒固定不動,下圓筒旋轉,接觸面以鐵砂(約7m/m)、鹽酸、黃粉等混合調製,類似現今使用的砂輪。摩擦點後來改成橡膠製,機身為木造、鐵造等逐次改變中。「發展農事組合」經改組後,碾米業務釋出給私人經營,由林阿土先生獲得經營權,後交其子林艷和、林高陞昆仲經營,即現在的裕祥碾米廠。林高陞先生經營時同時製造木屐,月產量15000~20000雙,粗胚、烘乾後出售,目前宜蘭縣的木屐師傅,多人出自本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