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一百年前在「十六份圳荊仔頭彎」流來一支九芎大樹瘤,居民將樹瘤雕成觀世音佛祖,在現址建一茅草小廟來膜拜稱佛祖廟,早期農業社會醫藥沒有今日發達,居民若有身體不適或家中遇事難抉擇,就會到佛祖廟燒香膜拜,祈求庇祐頗為靈驗,以致香火鼎盛,日治時代因廟宇管理規定,正名為慈安寺。民國60年間,由地方仕紳整建鋼筋混凝翅脊式廟宇,並於民國63年冬舉行慶成祭典。每年農曆2月19觀世音佛祖聖誕佳期,舉辦大型廟會活動,恭請天上聖母(媽祖)諸神列聖,遶境祈安活動,陣頭神像綿延數公里好不熱鬧。如今是社區居民的信仰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