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日曆-湯圍社區-湯溝、燒水溝、湯圍溝、湯仔城溝、溫泉溝













湯圍社區 湯溝、燒水溝、湯圍溝、湯仔城溝、溫泉溝
日治時代名為「湯溝」;台灣人就叫做「燒水溝」;先人拓墾湯圍隘口,因地而名「湯圍溝」;現今通稱「溫泉溝」,又俗稱「湯仔城溝」。山泉水源自礁溪山,洩流至山腳下,在福崇寺前與湧出溫泉冷熱交會,形成小溝渠。溝底是不大不小的石塊,不時可看到泡泡冒出。寒冬時分,溝面白霧茫茫,形狀依照著溫泉溝的彎度,有如之字蛇行。溫泉溝流出台9線道至舊街中山路,這一小段尚保存原貌。向西至仁愛路,其中游部份於民國92年開闢成「湯圍溝溫泉公園」,原本彎曲的水道及周邊的蕹菜水田都已消失了。民國66年,在仁愛路側的溫泉溝,由鄉公所闢建「湯圍公共浴池」,如今因新建湯圍溝溫泉公園計畫案,舊池將被拆除。這大池的故事,明天告訴你。

以上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