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2-1研討環境教育課程,研發環境教育教材、教學模組(蓬萊國小環境教育教學三年級教案及成果)

宜蘭縣蓬萊國小環境教育議題教學計畫

編輯者

 

王熙端

服務學校

宜蘭縣蓬萊國小

原 著

姓 名

王熙端老

服務單位

宜蘭縣蓬萊國小

單元概要

單元名稱

環境之美

教學節數

2

適用年級

三年級

能力指標

【環境教育議題】

  •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1-2-2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1-3-1能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3-2-1思考生物與非生物在環境中存在的價值。

4-1-1能以語言、文字或圖畫等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

學習目標

   

  • 啟發欣賞自然之美的情操。
  • 以藝文創作表達對自然和人文關懷。

能瞭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尊重環境中各類生物的生存價值,及人與生物間的倫理關係。

學習內容

節次/名稱

教學流程

教學時間

教學評量

教學資源

/美的希望

  • 對話與討論
  1. 請問學生個人成長經驗中,印象最深刻的自然場景、動人的生活時光,印象深刻的理由,對自己的啟示為何? 
  2. 聆賞或觀看精心製作的多媒體或藝文作品、出版品(如:西雅圖的天空、種樹的男人、吟詠自然或鄉土的詩歌、創作、MV或是法國導演盧貝松的紀錄片HOME、齊柏林空中拍攝的生態攝影、教師剪輯蒐集的自然與人文影像等)。
  3. 擷取環境中整體與部分的影像、圖片或是季節變換、一地環境前後改變的比對,請學生發表感言、創作等,如蒐集落地的花草枝葉做成書籤、拼貼畫,分享個人體會。
  • 評量
  1. 運用問答與討論觀察學生學習狀況。 
  2. 分享發表、實作。
  • 建議方式
  1. 教師可以先瞭解「自然缺失症」的觀點,也許看看「失去山林的小孩」這本書。

教師能帶領學生走向自然,讓學生直接體驗自然,是可喜的。教師本身也要具備相當的能力,懂得解說、引導和帶領技巧,教師有治療「自然缺失症」的潛力;如果教師感到自身能力尚有不足,可以接洽有口碑的民間組織,自然與人文領域解說專業者、環境教育實務工作者提供協助。

20分

   

 

 

 

 

 

 

 

20

   

   

   

  

  

/發現真美麗

  

  • 教學準備

    相框準備-可以自製以廢紙盒或瓦楞紙切割成方型或有造型的屢空相框。材質便於取得即可;最簡單的方式則以雙手作出方框手勢,透過手框來看取景。

  • 討論與實作
  1. 引導語-是否曾經仔細看過校園,是否也曾在校園中發現令人驚艷或很獨特的秘密角落。我們要以發現美麗的心情,去探訪記錄校園中的美麗,將你發現時的心情與感受,記錄並將它畫下來。可以用相框選取美景,發現校園的美麗與獨特之處。
  2. 教師提醒學生課後作業,進行自然觀察、記錄自然的安全注意事項,提供作業單,說明作業要求、包括提供一個方形框來增加美感。
  3. 學生個人或分組,可利用校園棲地、社區公園、假日戶外活動經驗等,兼採圖畫與文字寫生,在作業圖紙上(附件一)表現出季節、動物、植物、地景之美,裱在方框中,附上一句話、一段話寫在小卡上,來表達當下的感動。
  4. 例如:「櫻花樹上蝴蝶飛,這個經驗真新鮮」;或者「山櫻花一天天在長大,樹皮也變色,樹上有很多昆蟲、蜘蛛、蝴蝶和小鳥。校園裡的山櫻花開花後,學校一定會更美麗。真希望山櫻花快快長大,讓我看他開花的樣子」(摘錄自吳文德、周儒(2003)。發展與應用校園學習棲地進行校園環境教育之探究。環境教育研究11: pp. 19-50一文。)
  5. 請同學分享心得或發表感言,是否有自己或同學們印象中認為珍貴的環境之美,美的感覺或內容是怎樣的。
  6. 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鼓勵以創作文學、美勞、朗讀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之美。
  • 評量
  • 運用問答進行教學評量。

形成性評量(專心聆聽、口頭發表、提問與回答)。

20

   

   

   

   

   

   

   

   

   

   

   

   

   

   

   

   

   

   

   

   

 

 20

   

  

  

  

   

   

   

   

宜蘭縣蓬萊國小環境教育議題教學計畫

編輯者

 

王熙端

服務學校

宜蘭縣蓬萊國小

原 著

 

王熙端

服務單位

宜蘭縣蓬萊國小

單元概要

單元名稱

守護我家鄉、我的環保行動

教學節數

2節

適用年級

三年級

能力指標

【環境教育議題】

  • 能力指標

社會1-2-32-2-15-2-27-2-29-1-3

綜合活動1-2-13-2-2

環境教育2-2-14-1-24-2-1

資訊教育2-2-12-2-21-2-21-2-3

學習目標

1.透過各項資訊教學媒材讓學生從周遭環境問題的發生,認識近年來台灣土石流災害的現 況、形成原因與防災基本常識的認識。

2.透過資訊教學媒材幫學生開眼界看到世界氣候變遷造成的環境問題與災難。

學習內容

節次/名稱

教學流程

教學時間

教學評量

教學資源

/從蘇澳水災談起

   

   

   

   

   

   

   

   

   

   

   

   

   

   

   

   

   

   

/土石流大富翁 

   

  

(一)引起動機

  • 1. 教學準備
  1. 蘇澳水災影片。
  2. 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內容。
  3. 學生先蒐集蘇澳水災的相關資料。
  • 簡報配合影片觀賞
  1. 請學生跟大家分享回家收集的蘇澳水災資料。
  2. 讓學生從網路上觀看大愛全記錄 – 蘇澳水災啟示錄第一集(You Tube網站),帶領學生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蘇澳水災給我們的啟示。
  3. 請學生發表從影片中,看到什麼?
  4. 總結:我們地球環境現在的狀況,已經透過最近幾年天氣的劇烈變化來提醒我們該注意了。
  • 評量
  1. 運用問答進行教學評量。
  2. 形成性評量(專心聆聽、口頭發表、思考、提問與回答)。

   

活動二:土石流大富翁(一節課)

  • 教學準備
  1. 「小熊種樹」繪本電子檔(在土石流防災資訊網內下載)
  2. 土石流大富翁遊戲規則簡報。
  3. 先線上申請「土石流大富翁桌上型」六套。
  4. 土石流大富翁線上版(在土石流防災資訊網上)。
  5. 學生先閱讀土石流相關資料。
  • 活動建議
  1. 利用小熊種樹電子繪本介紹土石流容易發生的條件以及防災背包的內容。 
  2. 透過土石流大富翁遊戲規則簡報檔說明遊戲規則。
  3. 將學生分成四~五個人一組,分組玩桌上型土石流大富翁。老師巡視各組協助活動規則的提醒與諮詢。
  4. 在第二節課選出各組優勝,玩土石流大富翁桌上版。
  5. 透過單槍投影在布幕,讓全班同學都可以看到線上版的玩法,並請同學在每個狀況卡與防禦卡都要唸出內容,再進行下一步。
  6. 透過全班唸出內容的過程共同學習何種狀況可以減輕土石流的發生,何種狀況會加重土石流的災害等認識。
  • 評量

形成性評量(專心聆聽、口頭發表、大富翁遊戲競賽)。

  

   

20分

   

   

   

   

   

   

20

   

   

   

   

   

   

   

   

   

 20

   

   

   

   

   

   

   

   

   

   

   

   

   

 

 

 

20

  

  

    

   

 

 

 

 

 

 

 

 

 

 

 

 

宜蘭縣蓬萊國民小學環境教育議題教學活動成果

課程名稱

環境之美

守護我家鄉、我的環保行動

活動設計

王熙端

參加班級

三年忠班

項目

活動內容剪影

活動日期

106年8月23日至
106年11月7日

活動地點

班級教室、校園

畫面一

介紹台灣環境

畫面二

看見台灣影片欣賞

 

 

 

畫面三

講解颱風的特性

畫面四

颱風對台灣環境的影響

畫面五

 

颱風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