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度-教學與宣導活動-夏日樂學

宜蘭縣 106年度南澳高中附設國中部 推動夏日樂學試辦計畫成果

o方案一:本土語文活動課程

n方案二:整合式活動課程(n確認是偏鄉地區/鄉鎮名:南澳鄉)

壹、 計畫目的

本校為宜蘭縣泰雅族教育文化中心,協助政府推動原住民族文化之相關政策議題,但學期間學生課務繁多無法有系統的進行原住民族文化課程,因此,提出夏日樂學計畫提供資源,規劃集中式、沉浸式、生活化、活動化之活動式課程,期許能推動並營造活潑的學習環境,以活化教學理念及方式,於暑期實驗創新教學法,導引學生適性發展,豐富學生學習內容,落實快樂學習之教育理念也能增強學習動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同時,結合傳統技藝等,建構校本課程與特色活動,落實學校特色課程發展策略,自然而然地讓學生使用在地語言,體會在地文化,期許師生能藉由本土語言及文化之學習,促進對族群文化的了解與關懷,並激發對族群多元文化的保存及傳承之使命感。

貳、 計畫執行期程: 106年7月10 日(星期一 )至 8月4日(星期五)止

參、 開班數: 1班

肆、 學校情形與特色

本校是一所位處宜蘭縣最南方的泰雅族原住民學校,目前班級數扣除高中部共有10個班級,學生人數約232人左右,由於家庭、經濟及地理因素之緣由,學生在漫長的暑假中常常因為無家長陪伴且無良好活動規劃造成學生開學實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雖然學校有辦理補教教學課程,但因為以國、英、數為主,學生的興趣低落,也常常中途而廢,所以希望藉由教豐富的活動課程提高學生的興趣及參與率,也希望透過課程的安排重現原住民特有的文化習俗,奠定傳承原住民文化的基礎,學習和傳承祖先的知識和藝能,進行部落文化之運動,藉此經費提供多元文化教學,擴展學生的學習視野並且認識部落文化,讓學生與自己的文化對話。

內部環境

clip_image002clip_image003

優勢(Strenght)

劣勢(Weakness)

1. 南澳地區最高學府

2. 有完整的適性學習環境

3. 教師服務熱忱又具有專業

4. 校園規劃與校舍建築完善

5. 學生體能佳且富有創造力

6. 校內文物館及原生植物園提供豐富教材與資源

7. 原住民教育資源中心

8. 體育、舞蹈、藝文表現有天份

1. 學區幅遠遼闊交通不便

2. 校地小學生活動空間侷限

3. 研究資源弱學生成長受限

4. 文化刺激弱競爭不力

5. 教師流動率高短帶不易聘

6. 生活習慣讀書態度待加強

7. 人文、人際素養需加強

外部環境

機會(Opportunity)

1. 自然教材豐富易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2. 易發揮小班教學精神

3. 學生可塑性高易發展多元才能

1. 建構原住民文化特色校本課程

2. 推動提升科學及人文培育計畫

3. 強化多元教育形象吸引學生

4. 規劃學生多元發展策略

【利用優勢來掌握機會】

1. 運用大南澳自然資源發展校本特色

2. 與社區資源結合活化教學內涵提升教學品質

3. 路引進校外人力及物力支援

4. 規畫多元人才培育計畫

5. 鼓勵學生住校

6. 引進人力協助弱勢輔導

【善用機會來克制劣勢】

威脅(Threaten)

1. 單親、隔代教育比率高、學生疏於照顧

2. 家長社經地位低,家庭功能無法彰顯

3. 學生社會適應問題漸複雜

1. 拓展良性公共關係、爭取校外資源

2. 聘請部落耆老與學生進行聊好互動

3. 提供適性發展的學習平台

4. 提升學生形象,爭取校外與社區認同

【利用優勢來避開威脅】

1. 檢討並改善校務發展運作模式,提升服務品質

2. 積極爭取資源,充實教學設備

3. 形塑優質學校,營造教育專業,提升教學品質

【最小化限制避開威脅】

伍、 學生人數:總數25位

班別

期程

人數

週數

學生年級

備註

A班

7月10日至8月4日

25

4

混齡教學

■校本特色

陸、 計畫內容

一、課程需求

(一) 規劃集中式、沉浸式、生活化、活動化之活動式課程,期許能推動並營造活潑的學習環境,以活化教學理念及方式,於暑期實驗創新教學法,導引學生適性發展,豐富學生學習內容,落實快樂學習之教育理念也能增強學習動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二)結合傳統技藝等,建構校本課程與特色活動,落實學校特色課程發展策略。

二、課程設計

(一)課程設計理念:

1. 操作之中進行體驗學習

2. 以校本課程、生活經驗為出發點

3. 傳承祖先的知識和藝能

(二)課程進行安排方式:

預計開設一個班級,依課程內容深度差異編排課程使此一教學方案成為可

以循環使用再改進之教學計畫,讓學生可以在每年能夠更進一步體驗文化深度

若是三年都參加,請部落耆老進行成年禮儀,代表對部落文化有一定的認知,

代表自己對傳統技藝、原生文化有一定的認知,設計多元化教學內容。

柒、 師資安排

一、行政團隊

職稱

姓名

工作內容

校長

江子文

1. 主持、統籌與督導課程之執行。

2. 統籌不同資源,規劃課程與學校整體發展。

教務主任

廖文祥

1. 課程的統籌與整合。

2. 結合資源,發展校本課程與教材的發展。

總務主任

陳金山

校園安全及緊急聯絡

會計主任

馮美惠

計畫經費統籌及支出管理

輔導主任

余駿龍

在校期間之學生輔導

學務主任

陳珮琳

掌握學生在校期間生活規範狀況

教學組

蕭兆祥

提供課業輔導及諮詢

二、教學團隊

教師姓名

學經歷

現職

授課名稱

備註

莊志忠

大學畢業

南澳高中代理教師

閱讀課程

■正式教師

蕭兆祥

大學畢業

南澳高中代理教師

閱讀課程

■正式教師

溫桂珠

國中畢業

部落技藝教師

編織文化探詢

■技藝指導者

魏桂鐮

大學肄業

部落技藝教師

木工技藝製作

■技藝指導者

魏桂鐮

大學畢業

部落技藝教師

藤竹編織體驗

■技藝指導者

捌、 課程規劃

一、整體課程規劃

課程名稱

節數

實作及

活動性課程

自編

教材

課程簡述

師資姓名

閱讀課程

32節

ü

引導學生體驗閱讀樂趣期能進而養成良好習慣

哈寶兒

莊志忠

大南澳探查

16節

ü

ü

引領學生觀察所生活的地理環境

林湘瑜

羅弘維

編織文化探詢

&

獵人教室體驗

6節

ü

ü

泰雅女性必備技能,製作泰亞代表菱形圖案,也學習染布技巧

溫貴珠

ü

ü

弓箭及陷阱放置在泰雅族是重要的技巧,讓學生體驗製作及射擊了解先人打獵之困難

卓健郎

飲食文化探源

2節

ü

ü

了解大南澳地區的原住民食材並學習如何進行簡單的烹調

林佳敏

竹工技藝製作

6節

ü

ü

泰雅族竹編技術運用在食器及武器上

韋文豪

木工技藝實作

6節

ü

ü

木工在泰雅工藝中佔重要地位,以製作日常實用

器具為主

卓順來

藤竹編織體驗

12節

ü

ü

泰雅竹編器物製作技巧學習

葉勝雄

總節數: 【 80節 】

實作及活動性課程節數: 【 48節 】 占總節數比率【 60% 】

自編教材節數: 【 80節 】 占總節數比率【100 %】

二、課程表

節次

日期/時間

7/11

7/12

7/13

7/14

7/15

第一節

8:00-8:50

閱讀

課程

閱讀

課程

閱讀

課程

閱讀

課程

大南澳探查

地點:朝陽步道

第二節

9:00-9:50

第三節

10:00-10:50

木工技藝實作

木工技藝實作

木工技藝實作

木工技藝實作

第四節

11:00-11:50

節次

日期/時間

7/18

7/19

7/19

7/20

7/21

第一節

8:00-8:50

閱讀

課程

閱讀

課程

閱讀

課程

閱讀

課程

大南澳探查

地點:

蛇山步道踏青

第二節

9:00-9:50

第三節

10:00-10:50

木工技藝實作

木工技藝實作

泰雅編織實作

泰雅編織實作

第四節

11:00-11:50

節次

日期/時間

7/25

7/26

7/27

7/28

7/29

第一節

8:00-8:50

閱讀

課程

閱讀

課程

閱讀

課程

閱讀

課程

大南澳探查

地點:

金岳社區步行地圖繪製

第二節

9:00-9:50

第三節

10:00-10:50

藤竹編織體驗

獵人

教室

藤竹編織體驗

藤竹編織體驗

第四節

11:00-11:50

節次

日期/時間

8/1

8/2

8/3

8/4

8/5

第一節

8:00-8:50

閱讀

課程

閱讀

課程

閱讀

課程

閱讀

課程

大南澳探查

地點:

澳花瀑布

第二節

9:00-9:50

第三節

10:00-10:50

竹工技藝製作

竹工技藝製作

竹工技藝製作

竹工技藝製作

第四節

11:00-11:50

玖、 效益

一、 藉由泰雅族文化教學活動課程的實施,將學校與社區更加緊密融合。

二、 透過文化學習,激發學生的動能,拓展學生對自己文化的認知,增強學生的自信,也增加學習動機。

壹拾、 活動照片

學校

宜蘭縣立南澳高中附設國中部

本校為宜蘭縣泰雅族教育文化中心,學期間學生因課務繁多無法有系統的進行原住民族文化課程,因此,借助夏日樂學計畫提供資源,規劃集中式、活動化之活動式課程,於暑期豐富學生學習內容,落實快樂學習之教育理念。同時結合傳統技藝及環境教育,建構校本課程與特色活動,落實學校特色課程發展策略,讓學生,體會在地文化,促進對族群文化的了解與關懷,並激發對南澳鄉泰雅族學生對自身自然環境及文化的保存及傳承之使命感。

照片

clip_image005

☆泰雅技藝耆老示範–泰雅傳統揹籃製作–(編織教學)

clip_image007

☆泰雅技藝耆老示範–泰雅傳統揹籃製作—麻繩教學

clip_image009

☆學生手作泰雅藤編工藝(初期削藤)

clip_image011

☆學生開始手作泰雅藤編工藝(手工削藤)

clip_image013

☆學生開始手作泰雅藤編工藝(手工編織)

承辦人: 教務主任: 會計主任: 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