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221公開課博覽會與佐藤教授的演說的筆記與省思

1111221公開課博覽會與佐藤教授的演說的筆記與省思

老師課程設計與提問:

朱老師:希望學生找出1.圈出出現的角色2.找出故事背景、發展、高潮(重要的轉折)、結局

朱老師提問:

1.為什麼這是最後一堂課,請學生找出線索,提供看法。

2.在這一堂課當中主角心情的轉折。

老師給予學生任務,並在組間巡視,給予協助。

議課回饋:

是否凝聚共同的答案?沒有任何學生落下,如何和學生家長溝通學習成效的部分?

朱師:和學校與學生家長溝通,教什麼,考什麼,所以不會有些什麼問題。

在沒有任何的賞罰制度,如何推動學習的動力?

朱師:說服同學討論,還有機會可以學習,這樣的學習在國語課就不少,數學課更多。老師行間巡視時,會先問小組進行的進度,讓可以的學生自我嘗試。

這樣討論學習氣氛的養成需要多少時間?

朱師:大約兩週的時間,剛開始就學習給任務,讓學生慢慢地進入討論的學習。

老師平均把機會給每一個學生,讓大家都有機會可以發表。跟不上的學生再多給與一些的時間,老師會彎下身來和學生互動,降低自己的高度,讓學生可以很放心的學習。

朱師:今天討論的焦點在於角色、轉折點、文章的題目,學生的表現有進步。

觀察學生是否停滯,小組中有一位驅動者,提供了「下一個呢?」這一句話。從不會到會的過程,同學會把自己觀察出的內容提供出來,其他的同學不是抄襲,而是開始藉著去思考自己的答案。學生會主動地發問,尋求協助,堅定的信念、穩定的成長,讓教學可以更定心。

學共:學習進度一開始會慢,當學習已經開始上軌道, 就會自己有學習的遷移。

在一堂國語課中思考藝術課的教學

今天是宜蘭縣公開課博覽會的日子,上課的是光復國小的朱堯麟老師,上課前老師先將課程與遠道而來的佐藤學教授、縣內的教育工作者、媒體等等的夥伴進行說課。在說課中,朱老師提到:希望老師觀察學生從不會到學會的過程,以及在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老師的角色是什麼,同時議課時請老師說說小組之間大致的狀況,不特別針對某位學生的表現。接著佐藤學教授表示,希望我們觀察的是孩子的學習。

接著是一堂提問探究的國語課,課文很長,是法國小說家阿爾豐斯·都德的文章。這篇文章有很重要的歷史背景在裡面,作者也從字裡行間去傳達出要表達的感情。這篇文章讓我聯想到朱自清的背影,同樣以簡單的筆法去描述不簡單的感情,從一點點的地方去體會這一絲絲的微妙。這樣的一篇文章,確實是值得去探究,好好地從文章當中找出提問點。

一篇文章也是藝術,作者表達了時空背景對這作品的影響,作者或許並沒有用多麼華麗的詞藻,多麼嚴正的說理,一樣可以將文章說得如此動人。藝術作品呢?想想我們在語言寫作的學習過程,聽、說、讀、寫,音樂的部分可以聽、可以唱、可以聆賞,也可以創作;視覺的部分可以看、可以描述傳達、可以閱覽體會,也可以創造,所以文學藝術、視覺藝術、音樂藝術,還有表演藝術的學習上應該也是一樣的。

就像閱讀這一篇文章,朱老師去探究它的背景、發展、高潮(重要轉折)、結局,同樣的一件作品我們也可以朝向這幾個地方去探究。就像畫家、作曲家、劇作家,我們也常去探究他們的生平、作品、影響。另外,朱老師還探究了文章中人物的情緒轉折以及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篇文章的題目被命名為「最後一節課」的原因。那我們藝術作品還有哪些可以探究的方向?

藝術探究方式節錄自https://ed.arte.gov.tw/uploadfile/periodical/3674_w017-030(派特維倫紐夫).pdf

藝術探究問題

藝術作品本身的問題:學習者問,「我可以看到什麼」?從學習者角度設定問題

  • 藝術主題 藝術作品呈現哪些人、地或事物?
  • 技術特色 藝術家使用哪些工具、材料與過程?
  • 視覺特色 藝術作品呈現哪些藝術元素?
  • 構圖特色 藝術家使用哪些設計原理來組織作品的結構?
  • 複製 原作與複製品之間有何差異?
  • 維護 博物館以何種方式展示和保護藝術品?

背景問題:學習者問,「我還可以學到什麼」?

藝術家生平    藝術家的背景與生活經驗為何?

  • 自然與人為環境 藝術作品產生的地點有哪些自然與人為環境?
  • 功能 藝術品有何功用?
  • 藝術環境 哪些訓練、傳統、思想和對藝術的期待,影響了藝術家?
  • 文化背景 生活在藝術品生成文化裡的人,有哪些思想、信仰或行為?

有關詮釋觀點的問題:學習者問,「藝術品的意義為何」?

  • 藝術家的意圖 藝術家為何想要讓藝術品以這種方式呈現?
  • 藝術專業人士的理解 藝術專業人士如何理解這件作品?
  • 文化理解 藝術品在其生成文化中如何被理解?
  • 個人觀點 每個人的個人經驗會如何影響他們對藝術品的理解方式?

有關藝術作品之間的關聯性問題:學習者問,「如何比較藝術品」?

  • 風格 這件藝術品與同一名藝術家或不同藝術家的其他作品有何相似之處?
  • 藝術影響力 哪些藝術家和藝術品影響了這名藝術家?
  • 主題 有哪些藝術品處理過相同的主題?

跨學科問題:學習者問,「這件作品與其他學科領域有何關聯性」?

  • 藝術品與[來自其他學科的內容]之間有何關聯性?

後設認知問題:學習者問,「它對我有何意義」?

  • 關於思考的思考 我對這件藝術品的想法有何變化?
  • 個人意義 它對我有何意義?
  • 深入探究 我還想知道些什麼?

下午,聽佐藤學教授直播後疫情的學習革命–學習的革命 2.0:AI與疫情如何改變教育的未來第四次産業革命と教育の未来: ポストコロナ時代のICT教育。佐藤教授提到,新冠疫情加速了工業4.0的進行,使得人工智能,機器人與網路大數據進展快速,目前十二歲的孩子即將從事的工作中有65%將是現在不存在的工作(比現在更需要高度知識的工作),而主體學習active learning是[i]對應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的最佳對策,而第四次工業革命追求的學習內容有:世界公民、革新與創意、科技、人際交往、個性化自訂進度的學習、無障礙和包容性學習、解決問題與協同學習、終身學習和以學生為導向的學習。

因此佐藤教授提倡學習共同體(簡稱學共)的方式,以小組為學習單位,低年級不適合分小組,以pair(對)的方式讓課程有討論、有對話,而中、高年級則逐漸開始採四人一組的小組學習,教室的安排則採取軍隊中的講話隊形(如附圖)。在一節課當中,老師的角色是提問者,提出問題讓學生在老師的提問下去找尋解答。因此,教室裡的情形是小組間自己尋找解答(自學),之後小組再互相的討論(組內互學),在組內獲得解答後提供組內的想法(組間共學),之後老師再給予組織或布題(老師導學)。而一堂課程中,老師教材的安排則一半的時間在教科書上,另一半的時間則需要安排在同樣的概念下較跳躍的題材,如此才有「探究」的動力,也才有「學」的企圖。

但在此,佐藤教授對於台灣生生用平板的政策提出警訊,希望我們的資訊設備是CAL電腦輔助學習[ii](學習用道具)而非CAI電腦輔助教學[iii](教學用道具),在此佐藤教授也提出使用電腦時間愈長,學力成績愈低的相關數據。

在共學的教室裡,老師扮演的角色是「學習的專家」,老師是學習的設計者、協調者,以及省思者,因此現代老師的三個工作為設計學習、協調學習(這裡寒極覺得是調整學習進程的意思)、省思學習,不同於之前傳統課堂的教學者以教師為中心、提問、板書。

最後,佐藤教授還提出了自1989年以來的廿一世紀型的課堂與學習與學習共同體之間的不同。

廿一世紀型的課堂與學習學習共同體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堂、探究與協同的學習實現孩子的學習權利、孩子作為學習的主體
從傳統講課的教室、轉為U字型(低年級pair)與四人小組的桌椅排列構築不放棄每一個人「關照共同體」的教室
做為學習協調者的教師構築互相聆聽的關係(民主並非「互相說」而是「互相聽」)
作為反思實踐家的教師(從教的專家轉為學的專家)透過共有的學習(教科書教材)與跳躍的學習,以實現真正的學習
建構教師的專業社群(PLC[iv])或同僚性(collegiality)「設計」「協調」「省思」作為專家的教師

 

[i] https://ocw.nthu.edu.tw/ocw/upload/news_attach/477/A互動篇_Active%20Learning_主動學習.pdf

[ii] https://www.abbreviationfinder.org/tw/acronyms/cal_computer-assisted-learning.html

[iii] https://lib.cysh.cy.edu.tw//science/content/1983/00080164/0004.htm

[iv] https://teacher.edu.tw/packages/tted/web/epaper/others/dictionary_24.pdf

中、高年段四人小組的座位安排

低年段U字型pair的座位安排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