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地必興‧美哉廣興」中的表演教學活動Part2

這次與廣興國小師生合作,嘗試以水田作為素材,深入感受土地給我們生活的美好,再以我們的歌聲來讚揚土地!

第4~9節課,前面兩節課思考、想像自己變身為水、中間兩節課變身為一顆種子、後面兩節課變身農人及稻草人,再依故事情節展演一小段戲劇式的舞碼。

 

◎變身種子(第6、7節)

課堂一開始,先請學生說一說上兩節做的活動,回顧水的型態、水的移動路徑、水移動時的力量,再引導學生思考水對於大地的影像,進而說一說自己對水稻生長的所見所聞。 [@more@]

接著進行的是暖身活動。從繞圈走步練習專心開始,學生複習、熟悉鈴鼓聲音,知道何時要做動作,何時要停下來。(步驟和第4節課開始一樣)

 

接著請全班坐下,玩「變大變小」的遊戲。

  1. 教師請學生說說看很大、很小的東西或動植物,學生說出大象、恐龍、地球、宇宙、螞蟻、微生物、分子…等。
  2. 從手的變身→眼睛的變身→嘴巴的變身→全身的變身循序漸進,老師一剛剛學生說出的各種東西或動植物作為題目,在說出變身的題目後,教師搖晃鈴鼓、學生進行變身,敲打兩聲時大家就靜止不動。

    當學生進行變身時,老師可以說出鼓勵的引導語:「越小越好,看誰最小!」或「越大越好,看誰最大!」

  3. 教師可在全身的變身時,請學生兩人一組、三人一組,或是全班一組,增添挑戰的變化及趣味性。

——————————————————————————————————–

在暖身活動後,進入主題活動【一顆種子】

  1. 學生說一說自己種綠豆的經驗、綠豆的生長過程,大約是一小顆種子→膨脹→外皮漸漸被撐破→長出根→長出莖→根向下長、莖向上長→葉子逐漸張開→被採收。
  2. 學生為綠豆、老師為小農夫,老師慢慢繞一圈,做出澆水的動作,一一說出引導學生變身綠豆長大的引導語:「種子慢慢膨脹」「外皮被撐破了」「長出一點點根」…

    每一個過程說完時,老師搖晃鈴鼓,學生進行成長的變身,當鈴鼓敲打兩下時,大家便靜止不動。

接著大家變身為「魔豆」,可以有自己的成長過程。教師可先進行一人魔豆,再進行兩人一組、三人一組的魔豆成長。

  1. 學生為魔豆、老師為小農夫,老師慢慢繞一圈,做出澆水的動作,一一說出引導學生變身魔豆長大的引導語:「魔豆成長第1天」「魔豆成長第10天」「魔豆成長第50天」…
  2. 每一個過程說完時,老師搖晃鈴鼓,學生進行成長的變身,當鈴鼓敲打兩下時,大家便靜止不動。當大家靜止不動時,老師(小農夫)巡視各個魔豆成長情形與形狀,同時和班上同學分享自己看見有特殊造型的魔豆。

 

——————————————————————————————————–

【稻禾的四季旅程】活動:教師播放自己剪接的「稻田一生」影片http://youtu.be/o6CerLTyz70,與學生共同討論出當中歷經的過程後,依「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為依據,將整個過程做分類,再抽題、出題,並請各組猜題。

  1. 學生分為4組坐下,教師播放「稻田一生」影片,請學生邊看邊觀察影片中呈現稻田的變化及過程。
  2. 學生一一說出影片中,稻田各個變化的順序。其中一班的學生發表:有水沒植物→翻土→插秧→慢慢長大→收割→綁稻草→種田菁→將田菁壓平做肥料→翻土→放水。
  3. 教師引導學生將各個順序做春夏秋冬的分類,並記錄在黑板上。不同班級的分類結果可能會不同,只要是全班共同討論出來的結果即可。
  4. 教師將寫上「春」「夏」「秋」「冬」的籤拿出,請各組一名同學抽籤後,便開始討論、練習如何展演稻田在該季節的景象及變化,特別要向學生提醒:「大家都是變身為稻田裡的土或稻草」。
  5. 表演時可自做音效或小道具,必須把整個過程用身體完整做出,讓其他組猜到表演的內容,越詳細得分越高。
  6. 請各組別上台進行展演,其他組別觀察展演內容後,猜一猜季節、說出為什麼,教師可依猜題情形給予展演組別及猜對的組別同時加分,也可用加分的方式鼓勵各組學生用心觀察。

 

 

 

學生展演影片:

春耕(只有水、沒有植物→翻土→插秧):

https://youtu.be/PswiDd_MWc0

——————————————————————————————————–

課堂結束前,教師請學生回想課堂所做的練習、說一說大家的優點及可改進的作法,再預告下一堂課要玩更好玩的遊戲,大家要變身為農人和稻草人。
(未完待續)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