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國文領域會議(彈性課程共備)

 107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國文領域會議

一、日 期:108年3月19日星期二

二、時 間:9:30~

三、地 點:四樓會議室

四、出 席:方文霞老師、林宜澄老師、鄭小鳳老師、張惠雯老師、莊菁惠老師

五、討論事項:

(一)主席報告:

   針對108課綱,國文領域必須於今年5月30日提出彈性課程計畫,設計21週的主題課程,請領域老師共同策畫設計、討論,謝謝大家。

(二)共備資源

1.107年教育部 國中閱讀教學策略與成分表

※理解監控與其他策略的關係

   基於自學,理解監控能使整體閱讀策略發揮最大功能。閱讀前監控自己不懂的地方;閱讀後監控自己有沒有達成閱讀目標。整個閱讀過程中理解監控隨時展開,所以將理解監控擺在最外圍,把其他策略囊括其中。

(一)國中社會領域閱讀教學策略與成分表 

       國中社會領域閱讀教學策略與成分表   1070928

策略

教學重點

學科詞彙

詞素/析詞釋義/上下文

摘要/主旨

依標題整理文本

推論

連結線索

連結因果關係

圖文連結(圖與表)

形成概念/概念與概念間的關係

由文本找支持的理由

理解不同的觀點

分辨事實與觀點

分辨一手資料/二手資料(包含補充教材)

自我提問

運用上述策略進行自我提問

(也包括本身六何法、有層次的提問、詰問作者。)

筆記

重要概念

圖/表整理(讀者自己組織)

理解監控

用上述推論策略與摘要策略進行理解監控

*包含社會領域課文文本與不連續文本(圖表)

1.閱讀策略表呈現的是學生的「學習表現」。

2.推論策略中重點「分辨一手資料/二手資料」,可用於學生搜尋相關資料時的判斷參考,分辨第幾手資料之後,進一步探討個人不同的詮釋。課文文本中可能沒有第一手資料。

3.筆記的定位:做筆記是協助理解的過程,即是學習歷程,隨手的記錄也包含在內。

 (二)國中自然領域閱讀教學策略與成分表

 國中自然領域閱讀教學策略與成分表      1070928

策略

教學重點

學科詞彙與符號

詞素/析詞釋義/上下文

推論

連結線索

分辨現象/論點/資料與論據

論點與論據間的關聯 (規則/定理/公式)

圖文連結(包括圖與表)

自我提問

運用上述策略進行自我提問

筆記/摘要

判別重要概念

連結標題整理文本

圖/表整理(讀者自己組織)/概念構圖

理解監控

用上述策略進行理解監控

*包含自然領域課文文本與不連續文本(圖表)

1.自然科特性

 (1)包括生物、理化、化學、地科,文本多樣。

  (2)文本呈現方式多元,有連續、不連續文、圖、表等。

 (3)自然科學科詞彙代表主要概念,甚至是單元的主題。

2.學科詞彙與符號

 (1)符號不單單只是認識形狀與發音,文本中使用這些符號有其所代表的概念。

 (2)詞素。例斯文豪氏攀蜥/斯文豪氏赤蛙,均為斯文豪氏所發現的生物;斯文豪氏攀蜥/呂氏攀蜥/黃口攀蜥,均為 木蜥蜴的一種。

 (3)不探討合成詞如何組合等構詞原則,但找出學科詞彙裡包含重要概念,作為教學參考。如:島、嶼;河、溪、海、湖,都是指不同的地形。

3.概念構圖與圖表整理

 自然科文本中,學科詞彙常常概念抽離又堆疊在一起。如:電量、電阻、電流、電壓;融化、融合、溶化、熔化。其中關係各自不同,有時有上位概念:歐姆定律為電阻、電流、電壓的關係(電壓=電流╳電阻)。「融溶熔」化,可了解是物體三態變化,細究才分出消溶、在液體中分解、固體變液體等不同。有時是詞彙相互支撐,建議以概念構圖幫助理解概念間關係。「概念構圖」是在有了重要的概念之後,再分辨各個概念互相關係的方式。「圖/表整理」則是讀者把讀圖讀文時理解的歷程自行組織起來,組織方式因人思考方式而不同。

 (三)國中國語文領域閱讀教學策略與成分表

 國中國語文領域閱讀教學策略與成分表       1070928

策略

教學重點

說明

詞彙

(解碼)

詞素/析詞釋義/上下文

詞素、析詞釋義、查辭典國小策略相同找出文章中不懂的字詞,並由上下文句脈絡中推測出不懂字詞可能的涵意,進而判斷出字詞意義是否能正確表示文章的涵意。

流暢

朗讀

透過朗讀增強(檢視)學生閱讀之流暢性。

摘要

刪除/歸納/主題句

國小策略相同。但若學生已學會刪除/歸納/主題句,則不需再進行此策略教學。

用文章結構寫摘要

讀完文章之後,切分出意義段,判斷意義段間的關係,摘出意義段重點與決定結構類別*,最後綜整出全文摘要。

推論

連結線索

(連結詞)

必須從不同的句子中找出相互對應的詞彙或概念,相互連結,形成有意義且連貫的心理表徵。連結線索策略包括:指示代名詞、轉折詞。

連結文本內的關係

引導學生分辨合理的各類句型,並說明前後句/段落的關係。進而能使用各類句型能找出課文段落內或段落與段落間的關係。

由文本

找支持的理由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某個想法或觀點,或是讀者根據文本內容整合出某些想法或觀點,而這樣的想法或觀點要能從文本中找到支持的理由。

找不同的觀點

當文章內容呈現出不同立場的不同觀點時,閱讀者要能夠在句子、段落間閱讀整理出特定觀點後,再全文比較觀點間的不同之處。

連結背景知識

讀者利用己身的先備知識、背景知識等和文本做連結,探討文章內容與主題間的相關。

自我

提問

有層次的提問

引導學生運用自我提問策略,從文本學習提出事實、推論、評論等不同層次的問題,藉此加強學生對文本的閱讀理解,以及對於文本理解的後設認知。

詰問作者

(賞析:情感、美感、文學畫面、寫作手法、作者意圖)

詰問作者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能自我思考,並向作者提出問題。透過討論教學,學生能評論作者書寫方式是否完整表達其意思,並澄清閱讀文章時找不到答案的問題。此外,學生能試著推論文本中的作者思考與文本編排、選材撰寫的用意。

理解

監控

理解監控

用上述策略進行理解監控。在閱讀的過程中,閱讀者對於自己理解狀況的自我評估與策略的運用。

筆記

重要概念

閱讀時在文章中畫記重點,例如畫線、圈出關鍵詞句、標記數字表示順序或類別、註釋等,使用符號或圖表形式思考與組織閱讀的內容。

圖/表整理

(讀者自己組織)

將有關係的文字訊息表現出來,所以在各段與跨段落中會將相同、相異性質的資訊整理出來,並以圖表方式呈現。

*依不同情況「摘出意義段重點與決定結構類別」的順序依情況可互換,
有時可採取
 1摘出意義段重點 2決定結構類別;或是1決定結構類別 2摘出意義段重點。

2.2012年  閱讀理解─問思教學手冊─PDF檔

 http://pair.nknu.edu.tw/Pair_System/fckeditor/ckfinder/userfiles/files/2012%E5%95%8F%E6%80%9D%E6%95%99%E5%AD%B8%E6%89%8B%E5%86%8A.pdf

3.2010年  教育部 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

http://pair.nknu.edu.tw/Pair_System/fckeditor/ckfinder/userfiles/files/%E6%95%99%E8%82%B2%E9%83%A8(2010)%E9%96%B1%E8%AE%80%E7%90%86%E8%A7%A3%E7%AD%96%E7%95%A5%E6%95%99%E5%AD%B8%E6%89%8B%E5%86%8A(1).pdf

4.2011年  閱讀理解─文章試題與範例─壓縮檔

5.閱讀理解策略教學  柯華葳主編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出版

(三)彈性共備

分類

負責老師

項目

1.主題自訂

林宜澄

每類十篇文章含閱讀策略

2.典範人物

方文霞

 

3.食尚玩家

張惠雯

 

4.科普時事

謝國基

 

5.國際議題

莊菁惠

 

6.神話寓言

鄭小鳳

 

(四)領域照片與簽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