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古「成功」─海上男兒逐紅毛

鄭氏時期

對於臺灣歷史來說,鄭成功是個令人難以忽視的存在。因為鄭成功臺灣歷史移出了原本正在島嶼上生根的西方殖民脈絡,轉而投向傳統的中華帝國體系。到底他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鄭成功本名,是鄭芝龍日本人妻子田川氏在日本平戶生下的兒子,當鄭芝龍接受招撫成為朝官員時,便將鄭成功接回中國鄭成功21歲這一年,兵入關,王朝腐敗無能。當時唐王朱隸建福州登基做了隆武皇帝。有一天,鄭成功跟父親一起上朝面見隆武皇帝。隆武皇帝見他少年英俊,氣宇非凡,就問鄭成功對天下形勢有什麼看法?鄭成功沉吟片刻,從容不迫地説:「翻開史冊猶如明鏡。國家朝政衰敗,大都是由於營私舞弊的姦邪之徒,竊職弄權,殘害忠良,喪失民心,以至毀棄江山。所以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熱血男兒誰能旁觀?岳飛曾經説過,只要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則天下安矣隆武皇帝聽了以後,覺得他説得很深刻,連連點頭表示同意。

隆武皇帝看到鄭成功既一表人才,氣宇不凡,同時也胸有大志,有志有謀,輕拍鄭成功的肩膀,説:「素聞家有匹千里駒,果然名不虛傳,可惜我沒有女兒可以給你做妻子,只希望你壯志淩雲為國效力。」於是隆武皇帝就賜姓,賜名「成功」。自此以後,老百姓都稱他為「國姓爺」,而本人卻自稱鄭成功,以表示自己不忘本。

1646年的某一天,鄭成功接到父親鄭芝龍的來信。一看,眼前天昏地暗,原來父親已經歸降朝,朝也給他了封官。這一封信是要勸鄭成功一同歸順朝,並説朝許諾要讓鄭成功擔任閩粵的總督。鄭成功看了以後非常生氣,把信撕碎了。此時聽到消息:兵已經攻佔安平鎮,洗劫家的府邸,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拒辱自盡。鄭成功痛苦萬分,頓時昏倒在地。面對國破家亡、父親投降、母親慘死的不幸,鄭成功立誓「反」,於是率軍起義。

起兵十多年後,根據地只有廈門金門等沿海小島,雖可控制海權和外國人貿易,但是這樣的腹地實在太小了,可以發展的空間非常有限,該怎麼辦呢?1661年,鄭成功打了幾場敗仗,對於未來的動向更是倍感苦惱,到底該怎麼辦呀?

鄭成功攻臺路線 此時,前荷蘭通事何斌,因與荷蘭人發生債務糾紛而逃到思明,向鄭成功鼓吹攻取臺灣。他說:「臺灣沃野數千里,實霸王之區。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國;使人耕種,可以足其食。上至雞籠、淡水,硝磺有焉。且橫絕大海,肆通外國,置船興販,桅舵銅鐵不憂乏用。移諸鎮兵士眷口其間,十年生聚,十年教養,而國可富,兵可強,進攻退守,真足與中國抗衡也。」同時獻上臺灣地圖,講解原住民形勢,以及水路變化。何斌強調臺灣的糧食與軍用物資充足,貿易位置理想,又有海峽天險,每一項都是軍迫切的需求,使鄭成功非常心動,決定進軍臺灣。(維基百科─鄭成功攻臺之役)

荷蘭人在臺灣蓋了兩座城堡,一座是在一鯤身熱蘭遮城,另一座是在臺灣本島的普羅民遮城,兩座城堡互為犄角,船艦若要通過臺江海域,勢必受到城堡上的砲火攻擊。但是,在一鯤身的北方有一北線尾島,島的北邊有一條小水道,稱做鹿耳門,水道狹窄,淤積嚴重,船隻行經此處容易擱淺。荷蘭人以為不會有船隻冒險通過,於是並沒有派兵防守。其實,只要看準時間,藉海水漲潮之功,船隻還是可以通過鹿耳門的。

鄭成功率領大軍25000人來到北線尾,命人擺起香案,誠心祝禱:天靈靈地靈靈,海面出大湧。(應該是算好的吧!故弄玄虛。)果然,一陣大霧伴著高漲的潮浪,順利讓軍登陸臺灣本島,攻克普羅民遮城,再經過數月熱烈的攻防戰,荷蘭人終於決定放棄一切抵抗,1662年,鄭成功順利接收臺灣。

鄭成功占領臺灣之後,建立了臺灣第一個人政權,也帶來一波人移民潮。鄭成功雖然在攻下臺灣的同一年逝世,但繼位的鄭經鄭克塽持續統治臺灣21年,並在陳永華的規劃之下,引進中國明制的宮室、廟宇和各種典章制度,奠定了臺灣在日後成為一個以漢民族文化為主的社會。


如果,鄭成功不曾來過臺灣,現在的臺灣會是怎樣呢?

  • 國旗與荷蘭相同?
  • 日本的足跡不曾留臺灣?
  • 漢人比例大大減少?
  • 其他~~~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