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Dalcroze-與其做一個無所不<知>的人不如做一個無所不<思>的人-BY高雄民族國中莊森雄主任

20230920多感知的音樂藝術學習

-國中小藝術領域教師學習社群~藝術大聯盟增能研習

先說說在這場得來不易(央團推薦/高雄好遠/忙得跟陀螺似的老師竟然剛好有空)的研習中我的看見:

1.從年輕時就一直盤踞在心中的大哉問:我思故我在的深義為何?似乎有了更深一層體悟。

2.莫忘初衷:是有一個很真誠且能為自己與他人著想的起點,而終點呢?其實就是你透過種種觀察、分析、選擇、策略等,做到了那個初衷!

3聲音是音樂課的終極老師,能經由聽覺融入人體脈動,自然的讓肢體律動並用身體記憶了節奏,享受了音樂、滿足了心靈。

4.透過肢體律動學習音樂知識的可能性

以下不多說,就分享夥伴們最心心念念的森雄老師的葵花寶典吧!

森雄老師簡報

聞樂起舞課程資訊

森雄老師YOUTUBE教學影片頻道

以下的學生成果影片是在森雄老師的教學檔案中最吸引我的,除了學生令人驚豔的即興創意外,孩子們臉上享受音樂律動的快樂表情,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他們是享受在音樂課程中的,快點去看看吧!學生影片-俄羅斯之舞

這一段要分享當天來參與課程的夥伴-光復國小李恩青老師、學進國小邱麗雲老師返校後在課程中的運用。

恩青老師、麗雲老師都很客氣的說覺得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所有的歷程都珍貴,謝謝老師願意開始嘗試新事物更感謝老師能給夥伴機會見證這美好的進行式!

光復國小李恩青老師利用方巾進行五年級音樂《小白花》曲式教學AA’BA’

恩青老師說:小朋友第一次接觸,很興奮,但也很沒有美感?,需要慢慢示範,希望能越來越好。

原本就打算要用絲巾帶音樂律動,星期三研習又看到老師用絲巾進行活動,所以今天就立馬用上,這一班孩子是第一次體驗,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以《小白花》為例,每8小節為一句。
A 段落(1-8小節)倆倆一組,將絲巾拉開平整,前4小節逆時針方向旋轉,後4小節順時針方向旋轉。
接下來8-16小節曲式結構與A段落極為相似,且前後呼應,固可視為A’段落。律動方式與A段完全相同。17-24小節風格與前面1-16小節有很大差異,固可視為段落B,律動方式需改變,改為倆倆相對前進三拍、後退三拍,這時兩人仍要雙手抓住絲巾的兩角(1人一邊)。
25-32小節為最後一個段落,其旋律與A’(9-16小節)完全相同,固可視為A’段落。
所以整首《小白花》就是AA’BA’。
但孩子們一開始只能觀察出ABA,因為我安排的音樂律動前16小節都是逆時針和順時針轉圈圈。
如果孩子們能說出樂曲結構(曲式)是ABA,就要先給予極大的肯定。
然後再引導孩子們發現前面的A段落總共是2大句(4小句),而最後的A段落比較短,只有1大句(2小句)。
進而分析第一大句和第二大句結尾不同,但風格相似,故前16小節又可細分為A段落和A’段落。

學進國小麗雲老師分享的是“小白花”教學跳出華爾滋舞蹈的教學。

麗雲老師說:參加112年9月20日宜蘭縣藝文領域—多感知的音樂藝術學習教學理論與實務 莊森雄 主任
1.莊老師分享《與其做一個無所不「知」的人,不如做一個無所不「思」的人。》這句話對我在教學上很有幫助,加上達克羅士法指通過運動教學音樂概念,學習一種音樂概念,使用一組模擬運動,培養孩子們和學生們,對音樂表達法自然的感受。
2.透過莊老師選定一首兩隻老虎為曲調,跨到國語文領域,例如:頂真等等。
3.運用音樂、節奏、拍子加入即興肢體、舞蹈複合媒材的跨域藝術創作練習,帶回學校教學可以開啟學生音樂、律動、節奏與舞蹈之間的關係。
4.透過音樂的旋律、節奏,從音樂找到曲子的曲式段落。例如:附點音樂的《幽默曲》等等,體驗表現音樂、節奏、律動、舞蹈和肢體展現,聞樂起舞是多麼美妙。
5.運用雙語教學融入音樂和簡單肢體動作,如:拍手、彈跳、拍點身體不同部位,結合音樂節奏元素,展現音節的表現與韻律,清楚知道段落的區分,教師們體驗當學生們的感覺,分小組在紙上邊聽音樂畫出圖案或線條等等,再一起編舞完成任務。
6.從播放音樂中,體驗的音樂速度快慢、樂句、段落、力度、表情、情感的展現詮釋等去表達,在加入絲巾、彈力帶、氣球、大雨傘等等在教學上的運用,可以增加老師上課內容的豐富性。此次研習能經由聽覺融入人體脈動,自然的讓肢體律動、身體舞動,並且用身體與肢體記憶了節奏,享受了音樂,滿足了身、心、靈各面的感受,這些都可以引起學生們學習的興趣。
7.在國小音樂與藝術表演課裡面,五年級上學期有《小白花》是1959年美國電影作品《真善美》的歌曲之一,在教學上運用莊森雄講師研習所分享的方法、內容和使用的道具等等,加上黃國哲講師提到模進曲調的對話以及肢體展現的運用,幫助學生們跳出三拍子華爾滋舞蹈,完成一系列的任務;以及《Do-Re-Mi之歌》(音樂風格為童謠)也是1959年美國電影作品《真善美》的歌曲之一 ,我依然如法炮製,舉一反二,變通出更多豐富的教學內容,使得上課內容更精彩,讓學生們上起課來,覺得更新鮮、更開心。
8.知性感言:我內心非常感謝宜蘭縣藝文領域國教輔導團,辦一系列藝文研習,讓我收穫匪淺。

2位老師的認真是教育最美的風景是不是?

接下來想談談其他覺得印象深刻,列入往後<思考項目>的部分^^

創意之前要先創造:

  1. 啟發和靈感:創造是一個方式,能夠激發想像力,激發靈感,並引發創意思維。當您創造時,您可能會受到環境、觀察、聆聽、閱讀、體驗等各種因素的啟發,這些因素可以成為創意的種子。
  2. 累積知識和經驗:創意不是虛空中的靈光乍現,而是基於您積累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創造,您可以積累更多的資訊,擴展您的視野,並獲得更多的背景知識,這些都有助於創意過程。
  3. 形成聯想:創造可以促使您開始建立聯想,將不同的想法、概念和觀點聯繫在一起。這種聯想過程是創意的基石,它可以幫助您生成獨特和創新的想法。
  4. 實驗和試驗:創造通常包括實驗和試驗,這些過程可以幫助您了解哪些想法和方法有效,哪些不行。通過實際嘗試,您可以更好地了解您的想法,並找到最適合的方式來實現它們。

總之,創造是創意過程的一部分,它可以幫助您培養創意思維,啟發靈感,累積知識和經驗,並開始形成聯想。然後,基於這些元素,您可以開始進一步發展和實現您的創意想法。因此,創造通常是創意的起點。

*以上整理自網路資料

從藝術的觀點發展的社會有什麼優勢?

  1. 文化表達和身份認同:藝術作品可以反映不同文化和身份的多樣性。藝術家通常透過他們的作品探討種族、性別、宗教、性取向等議題,這有助於提高對社會中不同群體的理解和尊重,並促進文化交流和對話。
  2. 歷史和紀念:藝術可以幫助社會記錄和紀念重要的歷史事件和人物。藝術作品,如畫作、雕塑、文學作品和電影,可以永久性地捕捉某一時刻的情感和意義,並對後代產生深遠的影響。
  3. 啟發變革和抗議:許多社會運動和政治抗議活動都與藝術緊密相關。藝術家可以通過他們的作品傳達對社會不平等、不公正和不滿的情感,激發社會變革的動力。
  4. 教育和意識提升:藝術是一種教育和意識提升的工具。通過參與藝術,人們可以培養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和情感智慧,這些都是社會發展和個人成長的關鍵元素。
  5. 經濟貢獻:藝術產業對經濟發展也具有重要作用。藝術和文化活動可以創造就業機會,吸引遊客,提高城市的吸引力,並促進創意經濟的發展。
  6. 創新和科技:藝術界也在探索新的媒介和技術,這些創新有時會激發科技的發展。例如,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已經在藝術中得到廣泛應用,同時也影響了其他領域,如教育、醫療和工業。

總之,藝術在社會中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和優勢,它不僅豐富了文化和生活,還促進了教育、情感表達、社會互動和社會變革。藝術是一個重要的資源,有助於建立更加豐富和有創造力的社會。

*以上整理自網路資料

結論:所以森雄老師在課堂中所說~地球的英文EARTH的核心是EARTH!

          我們藝術領域超棒der,是不是?

最後來回顧幾張重點投影片內容~~

雙語複習起來~~

好喜歡這個課程進展的概念階層

五感六覺的概念

五感是指:尊重感、高貴感、安全感、舒適感、愉悅感。
六覺是指: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知覺(下意識)

好書推薦:~~買起來~~^^

《凝視優雅》的作者莎拉·考夫曼是一位舞蹈評論家,在2010年獲得普立茲新聞評論獎。在本書中,她定義何謂優雅,並且廣列例子,從名人到素人、運動選手、演藝人員、廚師⋯⋯雖然這是個「優雅空白」的年代,但只要我們專注地去看、去凝視,便能在生活裡的每個周遭都看到優雅的蹤跡。用心去感受和關注優雅,我們便能模仿,透過勤奮練習,自制自律,我們也能變得優雅。

*何謂優雅?

書裡提到了許多優雅的定義,可以確定的是,優雅並非僅僅是外在的肢體動作及表現,它更是一種內在的美和善。作者不認同那種「裝飾性」優雅,她讚賞經歷過人生風雨歷練後的優雅。優雅是種藝術,是美的象徵,舉止之美、表達之美、行為之美。優雅包含三個要素:健全的心智、靈巧的肢體,以及一顆善解人意的心。

優雅之人在外展現出放鬆自在的體態,自然協調的流暢動作,內心則是開放、慈悲,謙卑包容,處於恬謐安適且心滿意足的狀態,在和他人相處時,優雅的人懂得去注意別人的感受,致力讓彼此的互動和諧,創造出溫暖與從容自在的氛圍。優雅能化平凡的片刻為不凡,讓美麗變得有溫度,生命更加豐盈,它的影響真實且深刻。

*優雅空白的年代、粗魯文化

作者說我們活在一個「優雅空白」的年代,走在路上低頭滑手機、在車上大聲喧嘩,在前面大力關上門也不管後面是否有人,心不在焉,沒有禮貌。在高度競爭,缺乏耐心的社會,什麼都要速成,什麼都要更大更多,更炫更奢華,優雅被認為是落伍的,許多人活得匆忙倉促,舉止行為粗魯,不管自己的動作和情緒會如何影響他人,自戀自我中心,缺乏同理心,這些人只看得到自己,忽略他人的存在。

但作者認為優雅是種選擇,有意識地透過訓練可以讓我們成為一個優雅的人,現在正是讓優雅復甦再現的時候。優雅的舉止是種雕琢自己的方式,可以把日常的舉動提升成生活的藝術。將自己準備好,純熟地駕馭自己的反應和情緒,掌控肢體語言,努力成為一個人美心也美的優雅之人。

*優雅一生的訣竅

作者在書末提供了十個訣竅,鼓勵我們持續練習

1.放慢速度,擬妥計劃。匆忙倉皇絕對不可能優雅。

2.學著寬容和慈悲。花時間去聆聽和理解別人。

3.讓出空間給別人。

4.設法讓別人好過,即使在一些小地方亦然。

5.也讓自己好過。

6.減輕身體上的負擔。

7.照顧身體,現在動得愈多,將來就愈能動,而且動得愈多,感覺愈好。

8.睜大眼睛留意四周。

9.慷慨為善。

10.享受人生。「敬這個壯麗、短暫又危險的人生—— 敬我們有勇氣活出這樣的人生!」尼爾·巴利摩(Lionel Barrymore)

*以上整理自網路資料

充滿正能量的大合照

感謝領召校長陪伴大家成長/感謝森雄主任帶來不一樣的音樂課程

達克羅士維基百科:

雅克·達克羅士,1865年7月6日—1950年7月1日)是一個瑞士作曲家、音樂家和音樂教育家。他提出了體態律動法[1](或旋律教育法[2]),一種通過運動學習和實踐音樂的方法。體態律動法的影響體現在美國各學校開設的奧福教學法[3]課中。[1] (Émile Jaques-Dalcroze ,又譯作達爾庫羅茲[2]

達克羅士法指通過運動教學音樂概念。學習一種音樂概念使用一組模擬運動,從而培養孩子對音樂表達法的綜合的自然的感受。達爾克羅茲感覺到將身體變成一種樂器是產生對音樂的穩固而生動的印象的最好的方法。達爾克羅茲法包括3個同樣重要的要素:體態律動視唱練耳即興音樂活動[4]

總之,達克羅士法包含了培養一個專業音樂家的主要方法。在該理想的方法中,每個科目的要素聯合起來形成音樂教學的方法,其根本是創作和運動。

達克羅士1892年在日內瓦音樂學院任教職時開始他的職業生涯,他在那裡教諧音(harmony)和視唱練耳。是視唱練耳課使他開始測試很多有影響力的革新型的教學法。在1903和1910年間,達克羅士開始公開演示他的教學法。1910年,在德國實業家Wolf Dohrn的幫助下,達爾克羅茲在德國德勒斯登外的海勒勞開辦了一所學校,專門傳授他的方法。在海勒勞他傳授了很多人,包括Prince Serge WolkonskyVera Alvang (Griner),Valeria Cratina,Jelle Troelstra (彼得·耶勒斯·特勒斯特拉之子),Inga and Ragna Jacobi,Albert Jeanneret (Le Corbusier 的兄弟),Mariam Ramberg,和 Placido de Montelio。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學校關閉了。

他作曲的作品有小提琴和管弦樂小夜曲——C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詩(Poème,第二支管弦樂曲),後兩支含在行會(the Guild)出品的CD音樂碟中。

達克羅士教學法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