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室裡,本土語教師以滿腔熱忱投入教學,每一堂課都是一場語言與文化的交流。老師不僅耐心指導發音,還透過故事、遊戲與歌謠,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
學生們積極參與,舉手發言,與同學討論家鄉的故事,彼此分享語言的趣味。當老師講解一個詞彙的由來,或是帶領大家朗讀詩歌時,教室裡總是充滿笑聲與驚喜。這樣的課堂,不只是學習語言,更是認識文化、建立自信的過程。
在這股熱情的推動下,本土語不僅在課堂內綻放光彩,也逐漸融入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讓語言的根脈更加深植人心。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在教室裡,本土語教師以滿腔熱忱投入教學,每一堂課都是一場語言與文化的交流。老師不僅耐心指導發音,還透過故事、遊戲與歌謠,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
學生們積極參與,舉手發言,與同學討論家鄉的故事,彼此分享語言的趣味。當老師講解一個詞彙的由來,或是帶領大家朗讀詩歌時,教室裡總是充滿笑聲與驚喜。這樣的課堂,不只是學習語言,更是認識文化、建立自信的過程。
在這股熱情的推動下,本土語不僅在課堂內綻放光彩,也逐漸融入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讓語言的根脈更加深植人心。
2023世界母語日—國家語言生活節,與臺灣吧合作打造、融合多語言的主題曲「你好歌」,由臺灣吧團隊製作,並邀請改編創作才女吉尼丁Jinny Ding演唱。這首歌將臺灣客語、臺灣台語、馬祖語、臺灣手語、阿美語等五種語言融入歌曲當中,透過簡單日常問候語如「早安」、「你好」等讓人沒有距離感,另外也將客語字、台語字、阿美語的羅馬拼音等加在歌曲MV中。臺灣手語的部分製作動畫,讓人能夠學習「你/不錯」的手語,除了可以跟著唱,也能了解該語言的寫法、用法。
校內語文競賽訂於113年12月11日(星期三)下午舉行,
比賽類別分成2大類:
1、國語文:
(1)演說:四年級每人3至4分鐘 ; 五、六年級每人限4至5分鐘。
(2)朗讀:一、二年級限2分鐘 ; 三、四年級限3分鐘 ; 五、六年級限3分鐘。
(3)作文:每人限90分鐘。
(4)字音字形:每人限10分鐘。
2、閩南語朗讀:一、二年級限2分鐘 ; 三、四年級限3分鐘 ; 五、六年級限3分鐘。
鼓勵孩子除了國語,也能開口說閩南語,藉此加強語文教育,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興趣,增進溝通能力,以宏揚文化績效。
為了推廣台語,海島演劇今年展開台語劇校園巡演,今天終於來到了竹林國小,演出劇碼為-魔神仔來了,將人口誘騙、毒品、霸凌等議題融入在戲劇當中,雖然全台語的演出,對於部分小朋友來說聽不太懂,但有趣的故事內容和生動的演出,仍舊深獲小朋友的喜愛。
本校四年級學生申請”文化觀光在羅東-羅東囝仔迺羅東“”,安排2梯次,結合本土教育課程,透過孩子的眼光記錄在地文化。
第一梯次:113年10月8日星期二下午
第二梯次:113年10月17日星期四下午
「羅東囝仔迺羅東」活動透過志工老師的解說,並配合課程的引導,讓學生在課業之餘,深入認識生活的場域,培養愛鄉愛土的情懷,成為未來行銷羅東觀光的種子。
台灣母語日實施要點113.9.25母語推動小組會議紀錄照案通過
恭喜!六年仁班游侑恩代表羅東鎮參加113年宜蘭縣語文競賽
榮獲 國小閩南語朗讀組 第三名
感謝張玉菁老師指導
本校參加113年羅東鎮語文競賽,榮獲佳績!
閩南語朗讀:
第一名:游侑恩(代表參加縣賽)
113年羅東扶輪盃閩南語說故事比賽於113年5月25日在羅東國小舉行,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完整保留了日據時期的林業歷史痕跡,擁有貯木池、竹林車站、木棧道、營林辦公廳舍、日式宿舍群及部分火車軌道等珍貴景觀。根據空間特性,園區被劃分為林業展示區、宿舍群、藝文區、行政管理區、自然生態區及步道綠地等多個區域,讓遊客能夠深入了解林業文化與自然生態。
林業展示區 是園區的核心,透過復舊再現日據時期的運材作業,戶外空間展示森林鐵道的蒸汽火車頭、竹林車站、卸木平台、貯木池等設施,而室內則改建倉庫與宿舍,作為林業環境教育與史料展示場域。
貯木池 不僅保留了林業歷史的象徵,還發展為豐富的生態棲息地,吸引鳥類、蛙類及螢火蟲在此繁衍。園區內的環湖步道與賞鳥牆,更讓訪客能近距離觀察野鳥與自然生態。
透過專業導覽、影片講解、桌遊與實地踏查,羅東林業文化園區不僅是歷史教育的場域,更能讓師生將在地文化融入課堂,延續這片土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