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能研習

生活來一課工作坊 3/23課程紀錄

講師:新北市莒光國小陳春秀老師、新北市秀峰國小鄭淑慧老師

壹、課程內容:

一、檢視教科書:以南一版二下吹泡泡主題為例

(一)檢視教科書,思考活動的教學目標為何。

(二)核心問題(疑問句)→教學目標(肯定句)。

(三)吹泡泡課程核心→問題解決歷程

(四)課堂上當老師打開課本後,可能出現的問題?

→學生配合教科書情境,限制思考、模仿、缺乏創意

(五)現今的教育,學生面對多元的社會,需要培養學生挑戰「想不到」的東西,不要那麼快秀出答案(教科書)。

一起吹泡泡的關鍵提問

二、「吹泡泡」教學分享,從案例中提供大家幾個進行備課所需考量的事項


(一)備課思考→集思廣益、加入可能性。

(二)備課→架構(百寶袋)

(三)思考活動關聯性

(四)觀察學生(了解教學是否有效、學生是否有興趣、是否有困難)→發現重要表現(加以放大、陽謀)→延續教學活動→導向教學目標(放在心裡)

(五)切入課程的點(引起動機),鋪梗,帶到孩子的經驗(學習經驗延續)。如吹泡泡課程的切入點:諾羅病毒→洗手→泡泡

(六)老師的陽謀:核心活動為吹泡泡,怎麼避免變成走向鐵板牛排的泡泡?

→學生說出肥皂加水可吹泡泡的意見後,請學生示範表現,可更引起學生注意此一答案。

泡泡在哪裡的討論(擴散思考)

聚斂:

你喜歡玩哪一種泡泡?為什麼?要怎麼玩?

 

(七)透過老師的提問,引發孩子去行動。

(八)操作→獲得經驗→形成概念。

(九)吹泡泡課程→觀察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銜接三年級自然課,重點在於現象觀察(材料、方法、工具)及學習方法培養(運用各種方式探索、解決問題)。

(十)課程設計時思考能力的培養及課程的橫向(跨領域)、縱向(未來課程、能力)連結。

(十一)input(給足孩子足夠、豐富的感官經驗)→output(文字、圖象、符號、音符、肢體等方式)

三、分組備課實作

(一)《垃圾變少了》課程構思:


※回饋意見:

‧覺察問題→「垃圾」

‧「垃圾跑哪裡去」可思考作為關鍵問題之一。

‧聚焦垃圾〝減少〞了,轉化為社會行動。

‧菁芳老師分享班級環保行動,如:親自示範早餐使用環保餐盒、影響學生減少使用吸管、免洗筷的實際行動等。

 

(二)《把聲音傳出去》課程構思


※回饋意見

‧傳話遊戲、傳聲筒活動、電話禮儀等活動,思考活動的必要性及連結關係。

‧處理〝聲音〞的議題,因著教學目標不同,而有不同方向。如:聲音的物理性之探究(大小、快慢、高低、音色、傳遞等)。

‧春秀老師從廣播劇,探討聲音,如:人聲變化、音效、角色對話等。

‧以電話禮儀出發,可讓學生結合節慶,實際撥打電話,如:對感恩的人說出心裡的話。

‧(回到課綱裡思考→要探索體驗什麼?學生從中的學習、建構的理解?如何表現運用?情操面會帶出的內涵?)

 

(三)《色彩》課程構思


※回饋意見

‧繪本融入主題教學,可放後面收尾,如顏色的故事,運用對顏色的認識進行創作。活動從情境中的探索作為開始。

‧以色彩為題的教學,可參考案例如:

◎102年度宜蘭縣生活團《色彩在說話》http://docs.google.com/viewer?a=v&pid=sites&srcid=bGlmZS1jdXJyaWN1bHVtLm9yZ3x3ZWJ8Z3g6MzkzNDQ4Njg1ZTQ4NDdhMA

◎新北市陳湘媛主任、盧雅惠老師的色彩探索案例,詳見103年度國教院所出版的《生活課程有效教學與多元評量的在私語深究教學實踐方案》p161- 179(封面為粉紅色)。

四、下次課程4/24(五)實踐分享及觀議課練習

貳、活動照片

春秀老師給大家備課思考的面向

淑慧老師分析教學的重要元素



分組備課討論

針對課程想法,夥伴們彼此交流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