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區之生活哲學

視野與世界

視野與世界
十五到二十四歲的青年人生
考試重要、升學重要、談戀愛重要
宏觀世界的視野更是重中之重
動手做、用眼看、雙腳行
世界若遠似近
改變世界何必等長大……
[@more@]
文/蕭富元    天下雜誌  

北歐教育的重心
微觀生活宏觀視野

提到青年的世界觀,北歐經常是專家眼中的模範生。
不但因為家長和學校願意放手,讓他們從小學會獨立生活與思考;
還有各式各樣的創意課程,光從數學課本就可以讓學生認知不同世界。
 十二度C,陽光正好。芬蘭赫爾辛基市區內的Alppila綜合中學闃靜無聲,沒有門禁,訪客長驅直入。皮膚白裡透紅的十五歲少年,圍著紅色圍裙,端上剛出爐的布朗尼蛋糕,大大方方放在訪客面前。從調麵粉、可可粉,和奶油、砂糖,到送進烤箱、設定溫度,他們一手包辦。
 外交部駐芬蘭代表處組長劉翼平,四年多前剛到芬蘭就對此大為訝異,當初他搬家,裝燈、抬家具、修水電這類粗重工作,幾乎都是芬蘭女同事幫忙完成的。
 看複雜的水電圖、電路表,對芬蘭年輕人來說,就像讀小說一樣輕鬆。

芬蘭教育 先見林再見樹

 劉翼平的太太,同時是網路人氣部落格「北國風情」版主的陳之華,看到兩個女兒上了芬蘭學校後,能自己動手用生鐵打出一根漂亮的湯杓,用整塊原木雕刻出一隻小動物,有感而發地說,芬蘭的教育方式是「先見林再見樹」,能讓小孩有一個視野的高度,看到整個課程或學習目標的全貌。
 先見林再見樹的教育理念,反映出芬蘭教育看重的是開啟小孩的視野。
 留著一頭黑色短髮,在Alppila中學任教十三年的雅娜寧,一邊品嚐男學生送上的蛋糕一邊說,「當學生可以自己動手解決最根本的人生需求時,他才有能力去打開自己的視界。」
 分割鏡頭。芬蘭中學生大夥兒專心拿焊槍、烤蛋糕的同時,台灣十五歲的大孩子,可能正背著重達十幾公斤的書包,穿梭在學校和補習班之間的路上,為決定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次大考而低頭獨行。芬蘭中學生平均每星期花三十個小時在學校課業,台灣同齡學生至少是五十個小時。
 對這群十五到二十四歲、處在人生最關鍵十年的青年來說,什麼最重要?
 考試重要、升學重要、談戀愛重要。但在北歐的父母與老師眼中,讓小孩擁有能夠微觀生活、宏觀世界的視野卻是重中之重;就連德國教育部,也把視野視為教育青年時的核心素養。
 擔任北歐多國教育顧問、從事教育工作長達三十幾年的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資深顧問勞卡南分析,北歐國家特別重視這個階段的年輕人,因為人生中重要的生涯與生活抉擇都是在這個階段定型完成,一個人能不能持續發展、有完整生命,端賴這個階段培養出的態度與視野。

從小安排自己的生活

 北歐教育的重心,就在培養出能夠獨立探索知識、能發展自己見解的完整人格。
 在北歐,大多數小孩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自己搭電車上下學,去認識從住家到學校之間的小世界。學校中午提供免費午餐,小學生自己打菜、用刀叉、自己做垃圾分類。即使是小一新生,也會有一張屬於自己的課表,「從小就讓他們決定自己一天的活動,」二十六歲的約尼有兩個小孩,在芬蘭小學教英文的他認為,只要從小會安排自己的生活,將來就會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學校也透過趣味的課程,開拓小孩基本的生活視野。家事課、工藝課不必說,男女生每星期都要上兩堂,一直上到中學畢業。北歐中小學還會開幾門「家庭經濟」(home economic)的必修課程,讓學生了解家庭生活要怎麼實際經營。在這些課程裡,學生要學洗衣、如何穿衣服、保養衣服、怎麼辦宴會等持家的種種學問。有些課更會用市場實例,引導學生學習如何經營水果店、麵包店或咖啡館才能獲利。
 個頭嬌小的十五歲芬蘭中學生恩卡還記得,她在去年的家庭經濟課裡,發現了「婚姻生活不簡單」。她和同學的期末報告,是選擇辦一場婚宴,從找兩位同學扮演新郎、新娘,設計並製作邀請卡,找宗教老師當牧師證婚,到出席婚宴要穿什麼衣服、有哪些禮儀,十幾歲的小大人仔細規劃一個個流程,最後他們還到市場詢問價格,算出新人怎麼用最節省的方法辦婚禮、租公寓、買家具、裝潢、打掃等細節。

花最多精神在啟發學生動腦

 又如瑞典的高中,有一門「世界美食」的選修課程,課程中介紹全球各地的食物,學生的作業,則是利用歐洲、泰國、日本或中國的食材做料理,並且學習各國的餐桌禮儀,學生從吃去了解各國風俗、文化,甚至是土壤與氣候。
 視野的基礎是獨立思考,為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芬蘭老師在規劃課程時,花最多時間和精神在啟發學生動腦。首先,是讓學生回歸根本,思考每一個語彙的基本意涵。
 教學生涯已有二十五年的特教老師雅娜寧歸納,芬蘭教育注重根本,學生必須了解每個字的真正意義,像是污染、環境、人權指涉的是什麼?世界上哪些地方有這些問題?為什麼?怎麼解決?老師不斷出題,學生自己討論出答案,「不了解這些詞彙的意義,它就只是口號而已,口號不會帶給你視野,」雅娜寧說。
 每學期初,各中學會出版一本厚厚所有必修、選修課程的課程簡介,由授課老師親自執筆撰寫,供家長和學生選課參考。一所普通高中每學期就可以開出上百門課,從如何做個追求真理的人、正派的生活、腦神經科學、哲學到高等物理都有。
 課程簡介充分反映出芬蘭老師的教學重心。
 例如,歷史四○一這門課,講的是芬蘭獨立史,授課老師在一千多字的簡介開宗明義直接破題,「獨立到底是什麼意思?獨立是不是不靠別人,只靠自己?芬蘭在一九一七年獨立,夾在兩強之間,如何在歐洲找自己的位置?」為了讓學生有多元思考,老師在課程介紹上還點出,有許多不同的人書寫歷史,並沒有同樣的見解和觀點,老師會陳述各種不同的歷史見解,讓學生自己去思考。
 「教不同的觀點太重要了,只教一種觀點會影響學生的判斷能力,」教學、行政經驗超過三十年的Alppila中學校長卡拉拉緹堅持。
 出於強烈認知「我們是小國」,北歐各國透過落實「全球視野、在地思維」(glocalization)的思考,加強本土精神與國際視野這兩大教育體系中的核心素養。在北歐,小孩從八歲開始學英文,到高中還必須修第二外國語,一個大學生至少都會說三種不同的語言。
 理著大光頭,瑞典教育部次長歐斯柏格(Bertil Ostberg)體認到,如何加強學生國際視野,已經成為攸關瑞典未來發展的優先課題。

找不到沒出過國的中學生

 北歐各國教育部大量補助青年學生出國「看看世界」。曾在芬蘭護校擔任講師的波依卡亞薇估算,她的學生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曾經出國遊學。更特別的是,學生選擇的國家「愈遠愈熱門」,像是宏都拉斯、安哥拉、瓜地馬拉、巴西、中國等。「在北歐,你已經找不到沒出過國的中學生了,」現在在芬蘭「家庭事務協會」擔任顧問的波依卡亞薇說。
 十年前,歐盟制定旗艦教育綱領,大力鼓吹歐洲大學生參與歐洲大學交換計劃(Erasmus),目前已有三十一個國家參加,每年有十五萬大學生加入這個計劃,去拓展自己的國際視野。英國負責協調Erasmus計劃的賴利,還因為英國大學生不熱中出國流動,擔憂英國學生缺乏世界觀,將使英國喪失在國際間的競爭力。

把高中生當大人對待

 在歐洲,父母對於協助小孩探索世界,更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十六歲的芬蘭中學生麗芙寧去年夏天收到的成年禮,是跟父母親一起到越南旅行。行前父親分派她任務,「到圖書館去找越南的歷史來讀。」麗芙寧每天下午三點放學,就先到赫爾辛基市內圖書館,找越戰時期的越南史來讀。在閱讀中,她逐漸了解,一九六八年風靡歐洲的學生運動和越戰有關,而這場學生運動,又直接影響芬蘭左派政府的許多觀念和政策。還沒到越南,她就已經能和父親討論「越戰對歐洲的影響」。
 提到青年的世界觀,北歐和歐洲經常是專家眼中的模範生。不但因為家長和學校願意放手,讓他們從小學會獨立生活與思考;帶他們行萬里路體驗世界,並設計創意課程,讓他們認知不同世界。更重要的前提是,信任他們。
 在芬蘭,高中生可以派代表參加學校的教師會會議,還可以選出代表出席學校董事會。高中生透過實際參與,了解學校的經營。學校把高中生當大人對待。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打算在五年後重新建設南方的「豌豆島」,共六個團隊參與規劃,其中市政府特別邀請一個由三歲到十八歲學生組成的團隊,實地加入都市規劃。三歲小孩有權參與公共事務,信任他們可以計劃自己居住的城市,從過程中學習觀察環境、表達意見,開了一扇視窗。
 不光是眼睛,你還可以用手、用腳加入你的四周、你的世界。動手做,用眼看,雙腳行,世界若遠似近。

芬蘭如何用教科書啟發學生的國際視野?

 在學校,十五歲的芬蘭少女蘇珊最喜歡上數學課,每次開學發新課本,她一定先翻數學,因為「課本實在寫得太有趣了。」在她的數學課本裡,幾乎每道題目都和世界地理、歷史有關。看數學課本,就像看歷史書那樣有趣。
 蘇珊在數學課上,不只是坐著聽老師講課,也會自己上台對全班同學侃侃而談,有一次她還帶一張自己畫的世界地圖,走上講台,標出世界重要河川所在,並且用它們出了幾道數學題目給同學做。
 《芬蘭驚豔》作者吳祥輝在研究芬蘭教育之後,驚為天人,還買下一整套芬蘭教科書。「一個數學題目,同時就是一扇打開芬蘭孩子國際視野和認識國土的窗戶,」吳祥輝寫道,芬蘭教科書用生動豐富的形式和素材,啟發了孩子的視野。
 在部落格發表許多芬蘭教育專文的陳之華舉例,芬蘭的數學課本,會用鄰近國家和首都的氣溫表做題目;應用題裡也會提到,旅遊中同一個班機的鄰國遊客比例。數學題目有世界各國的高山、大河、人口、國旗,台北的101、吉隆坡的雙子星大樓都出現在芬蘭的數學教科書上。孩子不但學到數學,還學到了世界地理與歷史。
 難怪,根據OECD統計,不喜歡數學的芬蘭中學生只有二○%。
 歐洲許多國家教科書都採用跟台灣一樣的一綱多本,教科書交由民間出版社編寫、出版;但英國、瑞典和芬蘭,更前進一步,教科書不須官方審定或認可,教育部更不會規定「統一用語」。所有的教科書,都是出版社根據國家頒布的課程標準,找經驗豐富的教師群執筆寫出。而且,編寫教科書的作者,通常也是常識豐富、經常出國的博雅專才。
 丹麥的教科書上寫著:「學校沒有教答案的權利,只有支援小孩學習的權利。」除了有創意的老師,台灣也需要有創意的教科書。

分享區之生活哲學

浮生若茶

浮生若茶,茶葉因沸水才能釋放出深蘊的清香,

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

[@more@]

一個屢屢失意的年輕人迢迢來到普濟寺,慕名尋到老僧釋圓,

沮喪地對老僧釋圓說:像我這樣屢屢失意的人,活著也是苟且,有什麼用呢?

老僧釋圓如入定般坐著,靜靜聽著這位年輕人的歎息和絮叨,什麼也不說,

只是吩咐小和尚說:施主遠途而來,燒一壺溫水送過來。小和尚諾諾著去了。

稍頃,小和尚送來了一壺溫水,釋圓老僧抓了一把茶葉放進杯子裏,

然後用溫水沏了,放在年輕人面前的茶几上,微微一笑說:施主,請用些茶。

年輕人俯首看看杯子,只見杯子裏微微地嫋出幾縷水汽,那些茶葉靜靜地浮著。

年輕人不解地詢問釋圓說:貴寺怎麼用溫水沖茶?

釋圓微笑不語,只是示意年輕人說:施主請用茶吧。年輕人只好端起杯子,

輕輕呷了兩口。釋圓說:請問施主,這茶可香?

年輕人又呷了兩口,細細品了又品,

搖搖頭說:這是什麼茶?一點茶香也沒有呀。

釋圓笑笑說:這是閩浙名茶鐵觀音啊,怎麼會沒有茶香?

年輕人聽說是上乘的鐵觀音,

又忙端起杯子吹開浮著的茶葉呷兩口又再三細細品味,

還是放下杯子肯定地說:真的沒有一絲茶香。

老僧釋圓微微一笑,吩咐小和尚說:再去膳房燒一壺沸水送過來。

小和尚又諾諾著去了。

稍頃,便提來一壺壺嘴吱吱吐著濃濃白氣的沸水進來,

釋圓起身,又取一個杯子,撮了把茶葉放進去,稍稍朝杯子裏注了些沸水。

放在年輕人面前的茶几上,年輕人俯首去看杯子裏的茶,

只見那些茶葉在杯子裏上上下下地沉浮,

隨著茶葉的沉浮,一絲細微的清香便從杯子裏溢出來。

聞著那清清的茶香,年輕人禁不住欲去端那杯子,

釋圓微微一笑說:施主稍候。說著便提起水壺朝杯子裏又注了一縷沸水。

年輕人再俯首看杯子,

見那些茶葉上上下下沉沉浮浮得更嘈雜了。

同時,一縷更醇更醉人的茶香嫋嫋地升騰出杯子,在禪房裏輕輕地彌漫著。

釋圓如是地注了五次水,杯子終於滿了,

那綠綠的一杯茶水,沁得滿屋津津生香。

釋圓笑著問道:施主可知道同是鐵觀音,卻為什麼茶味迥異嗎?

年輕人思忖說:一杯用溫水沖沏,一杯用沸水沖沏,用水不同吧。

釋圓笑笑說,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同。

用溫水沏的茶,茶葉就輕輕地浮在水上,沒有沉浮,茶葉怎麼會散逸它的清香呢?

而用沸水沖沏的茶,沖沏了一次又一次,茶葉沉了又浮,浮了又沉,沉沉浮浮,

茶葉就釋出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陽的熾烈,秋風的醇厚,冬霜的清冽。

世間芸芸眾生,又何嘗不是茶呢?

那些不經風雨的人,平平靜靜生活,就像溫水沏的淡茶平地懸浮著,

彌漫不出他們生命和智慧的清香,

而那些櫛風沐雨飽經滄桑的人,坎坷和不幸一次又一次襲擊他們,

就像被沸水沏了一次又一次的釅茶,他們在風風雨雨的歲月中沉沉浮浮,

於是像沸水一次次沖沏的茶一樣溢出了他們生命的脈脈清香。

是的,浮生若茶。

我們何嘗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

而命運又何嘗不是一壺溫水或熾烈的沸水呢?

茶葉因為沸水才釋放了它們本身深蘊的清香。

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們一脈脈人生的幽香!

分享區之生活哲學

名片拿掉,你還剩下什麼?

名片拿掉,你還剩下什麼?  

/天下雜誌 2009/06/24  【文/洪 蘭】

給你五分鐘自我介紹,你可以講滿五分鐘嗎?

人生除了事業與工作,你有其他值得驕傲的回憶嗎?  

[@more@]

一位朋友被總公司調回美國去受訓,回來後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臉上有笑容、生活有朝氣,跟他過去總是唉聲嘆氣、皺著眉頭的模樣真是判若兩人。

他的改變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於是羅漢請觀音,把他找出來吃飯,拷問他改變的原因。

他說到美國後,公司用巴士把他們載到一個山明水秀的深山旅館中,

使他們除了吃喝拉撒睡,什麼地方也去不了,只能乖乖去上課。

第一天,老師叫他們做五分鐘的自我介紹,他原以為很容易,

想不到不到兩分鐘就把學經歷、名片上的頭銜,

連家庭成員都講完了,剩下三分鐘無話可講。

老師厲聲問他:「你人生的經歷難道連五分鐘都填不滿?」他悚然而驚。

對呀!活了快五十個年頭,怎麼連五分鐘都填不滿?

但是卻真的想不起自己做了什麼值得拿出來講的大事。

他生活的重心一直是工作,但是這些人都是同一公司的高階主管,

做的工作跟他都很相似,有什麼好講?除了工作,其他乏善可陳。

所以他跟老師告饒說「真的沒有了」。

老師反問他:「你小時候的志願是什麼?」

他想了一下說「籃球國手」

因為他父親有一本珍貴的剪貼本,上面全是民國四十幾年,四國五強籃球賽的剪報。

看他父親對籃球神往的樣子,他曾立志做國手,為國爭光。

當然,運動員是千中取一,他沒有做成,但是籃球一直是他的最愛,

只是工作忙,很久不曾碰球了,兒子履次哀求他去打,都沒空。

老師叫他回想他兒子從一出生,一路成長到現在的影像。

他卻只記得兒子剛出生時的樣子、剛入學一年級的樣子,

但是很快就變成高中生的樣子了,

然而中間的十年他怎麼也想不起來,好像一晃就過了。

最後老師說:「你難道願意死後墓碑上除了年月日什麼都沒有留下?」

他再度震驚並恍然大悟,原來他前半段人生已經是白走的了。

一個朋友喜歡與你相處,到底是因為你背後的頭銜,還是因為喜歡和你這個人相處?

如果人生用不到五分鐘就講完,那人生是不是真的白走一遭?

不要讓人生走到七八十歲,但是實際上早在二十幾歲就停止了。

意思是別長大後就放棄夢想,

也許小時候的夢想已經遙不可及,但還是可以尋找長大後的夢想。

拿掉你的專業後,你還剩下些什麼?

學習「眼界放寬」、「格局放大」,

讓我們的眼睛所看和耳朵所聽擁有更多豐富內容!

分享區之生活哲學

副作用

副作用
作為一位心理學教授,難免會有人要來找你,卻又不肯到醫院去看你的情形。這種人往往都是社會上的知名人士,他們心理上如有問題,當然不願意讓別人知道,這時,他們就會悄悄地來找我這種人了。

這次來的人是社會上家譽戶曉的工業家,[@more@]當年從我們學校畢業的時候,就以有領導能力出了名,不到幾年,他的事業就扶搖直上。一般人對他的評價是他特別冷靜,從不慌亂,判斷力更是相當正確,他的成功,一直是坊間書籍津津樂道的對象。誰都羨慕他,中小學生都暗暗地希望能像他這樣,白手起家,建立一個龐大的工業王國。

這位名人進來的時候,卻流露出一種非常嚴重的焦慮心情,他直接了當地說:「我想自殺」。對我而言,這當然是想像不到的,這位被人人羨慕的社會知名人物,為什麼如此沮喪呢?他告訴我他之所心想自殺,是因為他有一個毛病,他無法「愛人」。

我還第一次聽到這種怪病,這個年頭,大多數的人都會埋怨沒有人愛,感到社會的冷漠。自己承認無法愛人,這還是我第一次碰到。於是他告訴我他的奇遇。

在他大學四年級的時候,他已是同學中企圖心非常強的一位,有一天,學校裡心理系某教授聲稱發明一種藥,吃了藥以後,他的判斷力會更好,人也會更加冷靜,觀察力會相當敏銳,以他現在既有的學問,加上這些特別的能力,將來一定可以保證事業成功,在社會上扶搖直上。

他雖然對這種藥有興趣,可是他也知道任何藥都會有副作用的,所以他立刻問那位教授這種藥有沒有副作用,教授告訴他,他只要吃五顆就夠了,在生理上副作用幾乎沒有,可是這種藥卻有一種奇怪的副作用,吃了藥以後,就會喪失了愛人的能力。

我的病人對於無法愛人,不太在乎,他認為這好像沒有什麼關係。他問教授會不會仍有被愛的能力,教授說他仍會感到別人對他的愛,只是不能愛人而已。他覺得這種藥似乎值得一試,因為他知道在社會上所有成功的人不僅因為他們工作得非常努力,最重要的因素是他們的觀察力更特別敏銳,判斷力也特別正確。他當時一心一意要在社會上出人頭地,吃了藥以後,雖然不能愛人,反正仍能感到被愛,因此他答應了。

教授卻非常小心,一再問他對藥的副作用暸解了沒有,他說他暸解,而且也願意冒這個險,於是教授給了他五顆藥,他照指示在五天內吃了這五顆藥。藥性果真很靈,他進入社會以後,大家都稱讚他的觀察力和判斷力,他的決定十有八九都是對的,難怪他的事業蒸蒸日上,誰也比不上他。

可是他終於發現藥的副作用非常可怕,因為他變成了一個十分冷漠的人,他從不同情任何人,也對任何人都沒有什麼感情,既使他的母親去世,眼見他的弟弟哀痛欲絕,他卻什麼感覺都沒有,他的太太和孩子都知道他對他們毫無感情可言,他的部下更加感到他是世界上最冷漠的人。

他開始發現他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快樂,他的理智告訴他,付出比得到更有意義,他冷眼觀察社會上真正快樂的人,都是對別人充滿愛心的人,例如那些慈濟基金會的志工。雖然這些人事業都比不上他,可是只因為他們能夠關懷別人,內心充滿平安喜樂。

他雖然很希望也能如此,可一直做不到,大概藥性太強了。他雖然號稱可以感到別人的愛,可是因為他不愛人,也沒有什麼人愛他。最糟糕的是,給他藥的

教授已去世了。他無法去問他要解藥,他知道我是這位名教授的親傳弟子,也早已是大牌教授,所以他只好來找我,希望我替他弄到解藥。

我覺得這件事實在古怪之至,因為我從未聽過這種藥,我本來想立刻拒絕他的,可是看他不斷地要求,只好答應他試試看。我利用電腦作了大規模的文獻搜尋,發現從未有人提過這種藥,據我記憶所及,這位名教授也從未向我提起這一個秘密的實驗,我更沒有聽過人的愛心是可以受藥物控制的。

虧得我想起一件事,這位名教授去世以後,校方為了對他表示尊重,曾經請他的遺孀捐出所有他的工作日誌,我因此請圖書館讓我進入保存他日誌的特別房間。我發現他的日誌是以日期排列的,我算一算那位病人在本校畢業的年份,一頁一頁地看,果然被我找到這個秘密實驗的詳細記錄。對我這而言,這個實驗實在太有意義了,我看了記錄以後,也做出了解藥。

病人來了,我告訴他我已弄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因此我己對症下藥,吃了我的藥以後,判斷力不像過去那樣正確,觀察力也可能不再敏銳。如果他的事業因此而走下坡,可不能怪我。我的病人對他的事業毫不在乎,他只想能夠愛人,享受愛人的樂趣。

我一再問他是否真的要想無私地愛人,他一再回答他的確如此,因此我用一只小瓶子裝了這五顆藥給他,他謝謝我,匆匆地走了。

三個月以後,病人回來了,他這次變了一個人。他說他已經感受到關懷別人所帶來的心靈上的平安,他告訴我他發現他的一位下屬太太生了癌症,過去他對這種消息會完全無動於衷,這一次他主動地表示關心,雖然她仍去世了,可是他卻從頭到尾分擔大家的痛苦,也使他對死亡有深一層的暸解。

他的另一位下屬有一個兒子在唸國中,這位下屬收入不多,無法讓兒子請最好的家教,他主動表示願意幫這位國中生的忙,這位國中生的考試成績,果真大為進步,使他高興極了。至於他的事業,他說他的事業似乎仍然不受影響。

我的病人謝了我以後,最後還是問了我一個最不願意回答的問題,究竟這是什麼藥?為什麼從來沒有人談過藥物可以左右人的愛心?

我只好告訴他,我其實給了他維他命而已。

當年,那位名教授也是給了他維他命。他的工作日誌上寫得一清二楚。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行善或行惡,都是人自己的事,你如立志做好人,就可以成為好人,你如冷酷無情,實在不該怪別人,我的病人年輕時,就只想成功,既使不能愛人,也在所不惜。那位名教授只是成全了他的志願而已。這次他已下定決心要愛人,我也只是給了他心理上的維他命而已。

我們都知道希特勒做了很多壞事,可是沒有聽說他是在某一種藥物控制之下做的,我們更知道,既然在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時候,很多德國人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猶太人,這些人也從未在藥物的控制之下。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我們也許不能控制自己的命運,可是只要下定決心,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的,我們都應該為我們的所作所為負責。

病人輕鬆地謝謝我,他說他有一件禮物要給我,我打開了禮物,發現這是我給他的五顆維他命。換了一個更漂亮的瓶了裝,他顯然一顆也沒有吃。我窘得不得了,聰明還被聰明誤,這次我被他騙了。

病人告訴我,這次他非常小心。他將藥帶到一位藥學系的教授那裡去,那位教授一眼就看出這是最廉價的維他命。病人是個有智慧的人,他終於想通了,過去他是他自己企圖心的奴隸,如果他將自己從他的強烈企圖心解放出來,他一生會恢復自由的。

世界上很少人知道,人最大的快樂來自給予,而不來自得到。我的這位病人是個聰明人,他雖然很晚才悟到這個道理,可是他倒是覺悟得特別的徹底。我看到他的漂亮積架汽車停在樓下,上次來時有一位司機開車,這次他自己開車了,大概他知道,司機晚上要休息的。

人最大的快樂來自給予,而不來自得到。

分享區之生活哲學

母狼的啟示

【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一個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半年了,沒有去找事,窩在家裡,白天睡覺,晚上上網。最近跟他父母要錢,想去美國遊學,朋友來問我該不該讓他去, 我望著他蒼蒼的白髮說:「你如果真的要為孩子好,讓他去,但是不要給他錢。」

[@more@] 

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

        我妹婿是美國人,從小就想作水手,嚮往外面的世界,想先環遊世界再回學校念書。 雖然他父親是醫生,家庭經濟環境許可,但是父母並不給他錢,他也沒向家裡要,高中一畢業就先去阿拉斯加伐木存錢,因為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長,太陽到午夜才落下,三點多又升上來了,他一天如果工作十六小時,伐一季木的工資可以讓他環遊世界三季。

        他在走遍世界兩年之後才回大學去念書。因為他是在自己深思熟慮之下才決定念的科系, 所以三年就把四年的學分修完,出來就業。他工作得很順利,可以說平步青雲,一直做到總工程師。

        有一次,他告訴我一個小故事,說這件事影響了他一生。

        他在阿拉斯加打工時,曾與一個朋友在山上聽到狼的嗥叫聲,他們很緊張的四處搜尋,結果發現是一隻母狼腳被捕獸器夾住,正在號嚎,他一看到那個奇特的捕獸器,就知道是一名老工人的,他業餘捕獸,賣毛皮補貼家用,但是這名老人因心臟病已被直升機送到安克瑞契醫院去急救了,這隻母狼會因為沒有人處理而餓死。他想釋放母狼,但母狼很凶,他無法靠近,他又發現母狼在滴乳,表示狼穴中還有小狼,所以他與同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狼穴,將四隻小狼抱來母狼處吃奶,以免餓死。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給母狼吃,以維持母狼的生命,晚上還得在母狼附近露營,保護這個狼家庭,因為母狼被夾住了,無法自衛。

        一直到第五天,他去餵食時,發現母狼的尾巴有稍微搖一搖,他知道他已開始獲得母狼的信任了,又過了三天,母狼才讓他靠近到可以把獸夾鬆開,把母狼釋放出來。母狼自由後,舐了他的手,讓他替牠的腳上藥後,才帶著小狼走開,一路還頻頻回頭望他。

        他坐在大石頭上想,如果人類可以讓凶猛的野狼來舐他的手,成為朋友,難道人類不能讓另一個人放下武器成為朋友嗎?他決定以後先對別人表現誠意,因為從這件事中看到,先釋放出誠意,對方一定會以誠相報。(他開玩笑說,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禽獸不如。)

        因此,他在公司中以誠待人,先假設別人都是善意,再解釋他的行為,常常幫助別人,不計較小事 所以他每年都升一級,爬得很快。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過得很愉快,助人的人是比被助的人快樂得多,雖然他並不知道中國有「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但是他的生活證明了這一點。他對我說,他一直很感謝阿拉斯加的經驗,因為這使他一生受用不盡 。的確,只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會珍惜,下過霜的柿子才會甜,人也是經過磨鍊了才會成熟。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那麼應該要讓他去外面磨鍊一下,不要給他錢,讓他自食其力,重要的是父母要捨得放下!悟到【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不保護】

        給他一個機會去證明自己、體驗人生,相信他也能從中得到一個對他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

分享區之生活哲學

成長

李家同:過份快樂的童年=不快樂的成年

並不是說快樂的學習不好,只是長期待在強調快樂、沒有壓力的環境下,我們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會往往無法面對,不知道該怎麼解決自己的問題而逃避。

學生多少有時候在學習上會有挫折感,沒有關係,我覺得那是正常的。即便做為一個認真的學生,在求學歷程中也是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

最重要的是,能不能面對你的挫折?去想是不是因為自己努力還不夠?學習方法是不是不夠好?有什麼改進的方法?

而不是沉浸在覺得自己很差勁、世界很糟糕的負面想法中。這些想法不會對現況有任何改變!

人和任何生物都一樣,都是要適應環境的,只要適應得好你就能夠快樂。

如何從挫敗中吸取教訓、改進以求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也許在這過程中會覺得辛苦了一點,但久了你能夠上手、掌握現況,樂趣自會從中而生。

希望你們每天都在嘗試讓自己更好。

分享區之生活哲學

歡喜看人生

歡喜看人生 / 楊清煌

人生有三態,悲觀、樂觀與達觀


 
悲觀的人在山腳看世界,看到幽冥小徑;
 
樂觀的人在山腰看世界,看到柳暗花明;
 
達觀的人在山頂看世界,看到天廣地清。


 
悲觀的人說:人生像一杯苦酒,清濁均苦澀。
 
樂觀的人說:人生像一杯美酒,點滴皆芬芳。
 
達觀的人說:人生像一杯清泉,冷暖都清涼。


 
悲觀的人看到花謝的悲傷;
 
樂觀的人看到花開的燦爛;
 
達觀的人看到花果的希望。


悲觀的人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
樂觀的人見到人生的甘甜喜樂;
達觀的人見到人生的春夏秋冬。

 
 
悲觀的人嘆人生步步走向死亡;
 
樂觀的人讚人生步步邁上尖端;
 
達觀的人悟人生步步回歸自然。


 
悲觀的人趨向陰暗一角;
 
樂觀的人迎向光明一面;
 
達觀的人橫跨陰陽二界。

 
 
悲觀的人埋怨風向;
 
樂觀的人等待風向;
 
達觀的人調整風帆。


 
悲觀的人用加法生活,平添勞苦;
 
樂觀的人用減法生活,減少憂傷;
 
達觀的人用除法生活,分享喜樂。


 
如果黑暗不能映現星光,我寧可趨向太陽。
 
如果哭泣不能看見海洋,我寧可面對穹蒼。
 
如果埋怨不能喚回春天,我情願化身春燕。


  
幸福並沒有一定的模樣。
燭光前的甜言蜜語,絕對是幸福的一種表情;
 
但寒風中的淚眼婆娑,也可能會是幸福的相貌。
 
幸福,最可貴的部分,是在努力的過程,不是最後的標的。

分享區之生活哲學

挫折使你成長

資料來源:http://www2.lssh.tp.edu.tw/~life/cmw0-980219.htm

98219  凡走過,都是美好的──挫折 使你成長

今天發了學測成績,幾家歡樂幾家愁,特別以「凡走過,都是美好的──挫折 使你成長」一堂生命教育課的閱讀資料,供莘莘學子參考。

生命是長期努力、點滴累積的結果    請不要對自己太早下論斷

人生很長    請不要對自己只看一個時間點

                                                         徐茂瑋  

 

 

1.最好的輸家 張曼娟

  奧斯卡頒獎典禮在全球矚目中進行,爭奇鬥艷的女星,分分合合的曖昧緋聞,都在紅地毯上流動著。我卻對於今年沒有得獎的女星印象深刻,她就是獲頒金酸莓獎「最爛女主角獎」的荷莉貝瑞。前兩年她曾經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黑人女星。許多人都記得她穿著透明刺繡禮服,完美的曲線畢露,手握獎座,激動得泣不成聲的經典畫面。

接受失敗才能成功

  獲得奧斯卡獎之後,真正的挑戰才要開始,這麼多的邀約,這麼多的金錢誘惑,到底該如何取捨呢?荷莉貝瑞接下了一個爛劇本,拍出一部砸了招牌的電影《貓女》,於是,在奧斯卡頒獎前夕,由來自美國與十五個國家的新聞界、金酸莓獎基金會成員共六百七十五名評審投票選出,荷莉貝瑞為最爛女主角獎得主。這是一個嘲諷,也是一個羞辱,任何人獲此「殊榮」都不會開心的。

因此歷屆得獎人,幾乎都不會出席,更不會上台領獎。聽說荷莉貝瑞極有可能出席親自領獎,我便不免好奇她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她果真上台,又該說什麼呢?

  荷莉貝瑞真的出席了,身著一件黑色禮服,落落大方的上台,最有趣的是,她一面上台一面摀著胸口,做出不敢置信,快要昏倒的驚喜表情。這與她當年領奧斯卡獎的表情相互呼應,都可成為經典。她接過獎座,用誇張的語氣說:「我的天啊,我真不敢相信,我竟然會得到這個獎。我要『感謝』許多人的幫忙,如果不是大家的『努力』,我根本不可能得到這個獎……」隨著她的每一句話,台下笑聲不斷,掌聲不斷。荷莉貝瑞還邀請她的經紀人上台「分享」這個獎項,並且揶揄地說:「麻煩你以後替我挑選劇本的時候,能仔細一些。」

  開完了玩笑,她正經地說:「我的母親告訴我,如果不能當一個好的輸家,就不可能成為好的贏家。」能夠在眾人面前接受失敗,還有膽識自我嘲諷,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在那一刻,我忽然有種奇特的預感,覺得她還可能再得一座奧斯卡金像獎,因為,她已經準備好了,從當一個好的輸家開始。 §

 

2.享受比賽 超越輸贏 ◎許又方 中國時報 2007.05.12 

  王建民在十一日出戰德州游騎兵,僅投了六.一局便狂丟七分,對照他前一場幾乎完美的表現,以及被台灣媒體、球迷視為頭號對手的松阪大輔在前一天漂亮的勝投,其間落差肯定令島內「粉絲」沮喪不已。在筆者看來,「較量」絕對是比賽無可避免的心態,然而若要真正享受棒球的樂與苦,攀登此項競技的頂峰,無論是建仔或球迷,必然要克服「較量」這個大障礙。

  老子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拿他人當競爭的對手,固然可以激勵自己進步;然而真正的強者卻不僅要克制「贏過別人」的虛妄成就感,甚至要超越任何個人有形條件(諸如名位、成就、生理狀態)與無形因素(如期待、恐懼等心理狀態)的束縛,才能將「技」提昇到「道」的層次。以建仔為例,勝過松阪不過證明他比松阪強而已(而強過松阪者比比皆是),不見得可以證明他已經到了可以掌控任何局面的「巨投」境界;乃所謂的「自勝」,也不是拿後一場表現的「數字」去跟前一場比,而是克服前一場輸球或贏球的感受、克服面對失分危機的恐懼、克服場內有形或無形失誤的干擾、克服球迷期待的壓力,甚至最終超越對成敗、紀錄的得失心,將自己與比賽的律動完全融合,隨心所欲投出每一球,才能真正享受比賽的樂趣。

  沒有人喜歡輸球,球員與球迷皆然,唯輸贏本來就是比賽的一部分,就像人生有成有敗、有悲有喜一樣,接受它,才能超越它,也才會有下一場令人滿心期待的比賽,以及人生的下一個希望。我們因為建仔以及小曹、小小郭在大聯盟嶄露頭角,遂令生活多了不少樂趣,我想這種樂趣就像兒時玩「跳房子」時的感覺,即使最後輸了,但真正令人享受的卻是「過程」,在那過程中,我們忘記功課的壓力、忘記父母師長的責備,也忘記生活必經的辛酸,那遊戲在吾人成長的歲月中,每每於最難熬的時候幫我們開釋胸中的窒息,以汗水取代淚水,鼓足腦內的類嗎啡,振奮精神繼續迎向人生的各種挑戰,誰還記得並且在乎自己曾經贏過幾回、輸得多慘?

  任何藝術(技術)最高的境界都是「遊戲」,道高一尺的棒球教練都會告訴球員,要學會如何「玩球」,而非如何「打球」,君不聞托瑞教頭的名言總是:「享受比賽(Enjoy yourgame)」?我相信以建仔沉穩、內斂的性格,他並不喜歡與人「較量」,更不會因一場完美的勝投或難堪的敗投就失了方寸;但他若想隨心所欲投出擅長的下沉球、融入比賽的節奏,就必然要更向「享受比賽」的境界去參悟。而我們球迷又何嘗不應如此?只要建仔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在大聯盟「投一休四」,他出賽的三小時中,總可以為我們分解掉生活中不少的憂苦,誰又在乎他跟松阪孰強孰弱?又何必在乎他是否因A-Rod的隱形失誤而輸掉比賽呢?(作者為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3.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有個學生很沮喪的來找我,在中秋節時,他回家去相親,女方一開始很熱絡,後來發現他是高職插大的,態度立刻一百八十度轉變,認為他學歷不夠好,擔心以後生出來的嬰兒會不夠聰明。這個理由令我啼笑皆非,轉身從書架上拿一本《法拉第傳》給他看。在這種情況下,法拉第的傳記是最好的鼓勵。

 

        法拉第的電解定律相信沒有人不知道,我們現代舒適生活都拜他之賜,但是他只有小學畢業,是世界偉人中少數沒有顯赫學歷,全靠自修成功的人。他勤奮好學,白天在書店做學徒裝訂書,晚上就閱讀這些白天剛裝訂好的書。他什麼書都看,下水道、橋梁建造、礦物、植物、藝術繪本……所以有很寬廣的背景知識,這是他成功的第一個條件。如他自己所說,他所受的教育只能提供他最基本的裝備:簡單的閱讀、書寫與計算,但是他利用這個簡單的裝備造就出非凡的成果,他的成就全是因為他自己後來的努力。

 

        一個人成不成功是在自己,不是在顯赫的學歷,法拉第的一生非常值得我們的學生效法,其中,最值得效法的就是他作筆記的方法。

 

       在當時的倫敦,晚上有給一般市民進修的課,叫「都市哲學會」,交一先令就能成為會員去上化學、電學、光學、機械學、地質學等課程。但是法拉第連一先令都沒有,他躊躇再三之後,向他做鐵匠的哥哥開口。這一先令對一般人是不多,但是他哥哥得多捶一百下鐵錘才賺得到,因此他非常珍惜這個機會。

他去上課時把一張紙折成一半,把帽子放在膝蓋上,再把紙打開,用帽子當桌子寫字,左邊的紙是記上課的主題、關鍵字句,右邊紙寫的是當時在他腦中迅速一閃而過的反應和看法。下課後,他立刻回家,趁著記憶猶新,將筆記完整有次序的謄寫下來,因為他是用自己的語氣來寫,這個經過他轉換成他的句子出來的知識就很容易保持。他後來成為化學家戴維(Hunphrey Davry)的研究助理,因為他拿了他上戴維四小時課所寫的三百八十四頁筆記去找戴維,戴維很驚訝一個人的筆記可以做得這麼出色,於是就收了他,讓他進了皇家學院,開始他研究生涯的第一步。所以作筆記實在很重要,它絕對不是老師說話的錄音帶,而是上課內容消化後的成果。

 

        一八一三年,戴維去法國講學,帶了法拉第一起去。但是因為法拉第學歷低,一路上被人輕視,尤其是戴維的新婚妻子把他當僕人看待,呼來喝去,直接罵他笨,久了,連戴維也對他冷淡。歐洲大陸的科學家發現他只有小學畢業,雖然他有很多研究成果,還是把他和馬伕放在一起,讓法拉第自尊心深受打擊,也更加深他要出人頭地的決心。

 

        法拉第在日記中寫道:「人生有苦難,有重擔,人性有邪惡,有欺凌,但是到後來這些都對我有益處,苦難竟是化了妝的祝福。人生在一連串不完美中,最後總是完美。」我把這一段話指給我的學生看,年輕時的打擊是化了妝的祝福,撐了過來,最後是完美。一個人只要肯努力,非學院派出身的人也能有超過學院派人的成就,而且超越很多。沒有法拉第就沒有電磁學、電漿物理學,也就沒有現在我們所享用的文明與方便。我勉勵他「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法拉第做到了,你也做得到,有為者亦若是!」

 

摘自生命教育電子報第115期發行時間:2005.10.16  http://210.60.194.100/life2000/indexhome1.asp

 

4.活出自己,活好人生     游乾桂 2007/09/30 聯合報

不健康的成就是零,健康的成就是一,後面可以加好多個零……  

  現代人常面對的困境是:努力讀書、讀書工作、工作賺錢、賺錢養病。工作並不是真正的興趣,因此雖然有了錢和地位,卻一點也不快樂。可是如果路走對了,醫師看到病人會眼睛發亮,因為他們將半生的職業轉換成一生的志業。人生其實是有順序的,可以重新洗牌,我發現美好生活最重要。為了工作享受、享受工作,就必須尋找出自己的專業。

  什麼是專業?專業有兩個重要的元素:興趣與時間。所謂興趣,就是做對的事情。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是動能」,要記得行行出狀元,只要不喜歡就是惡夢。我曾經輔導過一位台大醫科畢業的病人,透過對談發現他對音樂有極高的造詣,但聯考卻選擇了一般人認為好的路進入醫學院,放棄了自己當音樂家的夢。由此看來,好路不一定是對路。

  所謂時間,就是把握當下、努力不懈。台灣比不上別人的就是工作的時候想休息,休息的時候想工作,所以永遠一直忙著、做著、苦著。瑞士人則是事半功倍,因為他們把握當下、忙閒有時。成功者的另一個把握時間的重點是奮鬥不懈,別人也會失敗,只是他記得爬起來,努力與堅持,這就是成功者的專業。

  目前台灣教育的弊病在於只教導「常識」而不是「知識」,因此孩子也就不知道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的「智慧」。例如玉山的高度每年教科書寫的都不一樣,究其因乃是台灣有著明顯的地殼運動,因此我們該教的其實不是高度,而是高度背後的因由。

  由此可知,明白原因的知識才叫知識,不明白原因的則叫常識。若只會背,不會思考,那就更不可能將知識轉化成進一步的智慧。台灣的問題就是沒有自己的智慧,以心理學來說,我們都讀佛洛伊德、榮格、佛洛姆的理論,那台灣能不能產生自己的理論與智慧呢?

  對我來說,閱讀有三大形式,第一種叫「主題閱讀」。每年我會找一個不熟悉的主題做為閱讀的縱深,例如歷史、考古等。主題閱讀的成果會積少成多,這將開展人生視野的寬度與廣度。

  第二種是「精緻閱讀」或「經典閱讀」。對不熟悉的主題,請教專業的朋友開出非讀不可的書單,然後綱舉目張,我因此得以掌握這門學科的梗概。

  第三種則是「創意閱讀」,把所有吸收到的東西,揉搓在一起,思考因此會有新的觸角。例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之所以精彩,就是他將豐富的歷史比喻融入精采的旅程中。我也因在閱讀中找到靈感,使寫作既是心理學的文學,也是文學的心理學。

  不健康的成就是零,健康的成就是一,後面可以加好多個零。我們也可以從歷史上獲得印證,大唐盛世是文武兼備的朝代,他們的武將也寫詩,這就是著名的邊塞詩派。因此讓自己更健康,學習效果將會更好,也才是真正的樂活人間。

  關懷是文明最重要的貢獻,知識分子除了享受美好生活外,「宅心仁厚」要放在心上。目前已有越來越多企業認知到這點,在其企業文化中注入關懷的精神,徵才時加入了慈悲條款。事實上,我們讀書工作的目的,就是要為自己生活、為他人圓夢。希望各位從今天起好好去想哪一條路是你的最愛,堅持自己、有夢有實踐、讓所有的美夢成真。(鄭凱榕/整理)


以下還有喲~~[@more@]

 

5.慟失愛兒》感謝孩子伴我29霍幼芬(台北市) 2009/02/19 聯合報.婦女

  愛兒文競安息已屆兩年,這兩年來,或是一人獨處,或是午夜夢迴時,他的身影總是縈繞在我心懷。有時在街上,看到年輕的男孩,常禁不住想:若他是我兒子多好!

  愛兒在二十四歲未發病前,極為聰穎、優異、乖巧,在就讀研究所時,突然精神崩潰而住進療養院,為了專心陪伴他與精神惡疾搏鬥,我隨即從國中教職退休,全力修習臨床心理及自我成長。

在那幾年的期間,深深體會到精神惡疾的可怕,對於罹病者的孤單、無助、恐懼、痛苦,家屬雖極想從旁協助,但因他們腦部的病變,使患者的感覺世界產生扭曲,因此親子之間很難順暢溝通,這種病對患者及家屬都是極其折磨。

  在艱辛的與惡疾搏鬥期間,愛兒的病情起起伏伏,但他還是極努力地完成了論文,取得碩士學位。他當過研究助理,也在科學園區擔任過工程師。

就在病情趨於穩定之際,情況突然急轉直下,前年一月,他突陷入極端痛苦與混亂,他以手機向正駕車在外的父母求助時,我們沒能警覺而立即做出有效的處置,他就從頂樓一躍而下,結束了二十九歲的生命。

  在醫師告知我們「急救無效」的噩耗時,我們立即做出「全身可用器官捐贈」的哀痛決定,讓他可以遺愛人間。

  愛兒的離世,帶給我的錐心之痛實在無法形容,靠著我的基督信仰及周圍許多愛心人士的扶持,我才能慢慢地爬起來。我接受了半年多的個別哀傷輔導,幫助極大,讓我學到不但要愛兒女、愛丈夫、愛家人,更要愛自己,好好走完餘生。

  感謝愛兒伴我二十九載,前二十四年,有健康、優秀的好兒子,讓我們夫妻常享「有子萬事足」的喜悅與驕傲。而從愛兒發病到離世,則讓我們更加認清自己、有一顆悔改的心、不再那麼的追求完美、學習自我成長、了解何謂「感同身受」、夫妻間更能彼此包容扶持,這都是愛兒帶給我們的美好改變;而愛兒將有用的器官捐贈出來,他的愛仍遺留在這世間! §

 

6.心事獨白 來不及擁抱 胡肇勳  (20061207)浮世繪

  看著一個生命在你眼前慢慢枯萎,是種長時間的凌遲;我很害怕過於親近母親,會造成我不可能療癒的失落。

  母親對我而言,有著很複雜的意義。

  從小,母親常常跟父親口角,也不顧家中經濟狀況,買一些過於昂貴的東西或是捐錢去作法事。她有時半夜不睡覺,只為了重新安排家裡擺設。這對要上學的我,是種不能抱怨的精神干擾。後來在我小學一、二年級時,母親決定跟父親離婚。從此我對母親產生極大的不諒解,她等於剝奪我享有完整家庭的權力。

  過了幾年,母親和父親決定復合,但是他們的婚姻還是時好時壞。即使當時母親已經被診斷有躁鬱症,在年輕的我眼中,那只不過是更顯現母親的適應能力不足,還有長年念佛的鴕鳥心態。到我高三那年,母親得了癌症。大概是因為生理上的病痛加上藥物的治療,消耗母親過剩的精力,她反而開始睡得比較好。但是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跟母親的心理距離越來越遠。

  那應該是種逃避吧!看著一個生命在你眼前慢慢枯萎,是種長時間的凌遲。我很害怕過於親近母親,會造成我未來不可能療癒的失落。

  就算是母親的生命毅力過於驚人,還是沒有辦法抵抗死神的召喚。但我一直覺得這對母親還有整個家,都是一種解脫。沒想到,有一天透過妹妹,我不經意發現當初母親回來的原因:她有一次回家看到年幼的我時,突然發現她沒有辦法丟下我去過另一個世界的生活。於是,她決定回到父親的身邊。

  那當下,在眼眶打轉的眼淚洩漏了我內心的激動。母親已經盡全力在愛我了,即使她知道她盡了全力,可能也是個從世俗標準看來不及格的母親。那也是我首次開始調整我和母親間的距離。

  去年為追求夢想,我遠度重洋。在太平洋的另一邊,親戚告訴我,母親曾經被送給其他家庭當養女,一直到兩三歲有了記憶,才被接回到原生家庭。頓時間,我五味雜陳,突然可以理解,為何母親這麼喜歡小孩?為何母親對她的家人這麼難分難捨?為何母親的情緒這麼容易波動?如果談到被父母親背棄的傷痛,母親所承受的,根本遠遠大過於我。

  我三十一歲生日前兩天,出乎意料地夢到母親兩次。在夢裡,母親作著她的拿手好菜,殷殷告誡我要好好照顧自己。起床後,有一陣子我恍神不能自己。時間終於到了,我終於敞開我的心胸,願意去接近母親。而這居然花了我二十幾年的時間。

  生命,對那時的我和母親真的都過於沉重。雖然,我早從母親抗癌的精神中,學習到對生命的樂觀。只是,我仍無法克制地思念母親,即使現在的我在內心拉近了與她的距離,卻永遠失去了擁抱她的機會了。

  我許下一了個生日願望:盼望母親能看到我在美國努力的過程。因為這樣,我才不會辜負她──一個對生命如此熱愛的勇者。 §

 

7.蘭心慧語 如何得到幸福? 2005-09-17/聯合報/E7/聯合副刊】洪蘭

  一位同學在事業的巔峰時離職,去偏遠地區自助旅行作了一年義工,最近回來,大家都很好奇他這一年的經驗,所以邀約替他洗塵時,連平日沒有空的同學都來了。他瘦了很多,鮪魚肚不見了,臉上很有精神,他說他已不習慣回到文明社會,每天追著時間跑,從一個約會趕到另一個約會,時間永遠都不夠用,自己像陀螺一樣身不由己不停的轉。回到文明後,物質的享受沒話說了,每天水龍頭打開就有熱水出來,房子有廿四小時的中央空調,出門就有超級市場,打開電視會知道世界正在發生的事,不像山上什麼都沒有,一天只有四小時供電,水要用水桶接雨水或去挑井水,廁所是茅坑而且除了過節每天食無肉,但是他白天畫畫,晚上教山上的孩子認字,不必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猜測別人的心意、防人的陷阱,也不必照著秘書打好的行程過機器人般的日子,生活清淡靜謐。他撿山上的枯木來雕刻,化腐朽為神奇,高興得很,成品掛在牆上比他以前辦公室百萬元的畫看得還順眼。他現在了解長城的磚底部為什麼刻上造磚人的名字,人透過創作才能得到永恆。他說他以前為自己在生活,為追求幸福每天早出晚歸、披星戴月,忙碌了半生卻沒有得到幸福。這句話引起大家的注意,為什麼這麼努力為自己求幸福反而得不到呢?

  「因為生活如果是僅為自己就不會快樂」他說。大家聽了都不了解,卻讓我想起小說家黃春明告訴過我一件事:羅東車站對面有個賣麵的「駝背」,他每天開張時準備一百個碗,碗用完他便把店門關起來洗碗,不做生意。有人勸他不必如此龜毛,他正色說:「來吃麵的都是要趕火車的人,不乾淨,讓人在火車上拉肚子,不行!」這個人沒受過什麼教育,但是他替別人著想的心卻使黃春明肅然起敬,也讓我聽了久久不忘。

  很多人說生活單調,所以必須追求奢華來打破單調,其實單調主要來自心中對這個工作的感受,工作有意義便不單調,每天煮麵洗碗很單調,但是煮的麵有人喜歡吃,知道自己的麵吃了不會壞肚子,這個工作便不單調。國父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想不到背了五十年這句話,今天才了解原來的確是在服務別人中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目的。

昨天去山地送月餅,將城裡太多的月餅送給山地沒有月餅的孩子吃。我看到三個兄弟在分一個月餅,他們不用刀切,第一個人咬一口後,傳給後面的人,一人一口,很平均的吃到應該得的份,他們表現出來的正是我們在都市中一直想教的「分享」。我們一直認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個做不到的理想,其實它仍然存在於人類的社會中,只是文明的貪婪與競爭使我們失去了祖先能夠抵抗猛←象、劍齒虎最主要的精神酖酖敬業、合作、分享。放眼周遭的人多半不快樂,因為我們忘了精神文明一定要超越過肉體需求,人才會快樂。

  我們都知道口腹聲色享受過了以後是更大的空虛,在現在這個一切向錢看的社會,賣麵駝背者的精神越來越看不見了,但是如果你想真正的快樂,請從替別人著想開始,英文的諺語說「You can give without loving, but you can never love without giving」,當你開始替別人想時,它也開啟了你快樂之泉源。 §

 

8.好好活著的一項技術 楊玉欣口述 陳柏州整理(每周二刊出)  (20050329)

  罹患罕見疾病「三好氏症遠端病變」的佛光衛視主播楊玉欣,生活上遭遇極大困難,但她仍藉由「轉念」盡力自助助人。陷在絕望、想自殺心情中的朋友,更須聽聽她的故事……

  我在十九歲時發病,全身上下肌肉組織不斷萎縮、纖維化,還伴隨著無力症,直到現在仍不斷惡化,沒辦法控制病情。

  不過,我一直都在努力,用盡方法克服我生活所需,雖然我到現在行動仍不怎麼方便,但可以找到自己控制的方法,例如我訂做專用桌椅,桌子很高,椅子很重、有扶手,可以幫助我自己站起來。

  肌肉疾病也影響到內臟機能,這是我另一個困難的地方,因為內臟機能衰退,講話更沒力氣,我趁還能講話時盡量講話。發病後幾年,我每天都奔波在各種醫療系統中,我們家三個小孩都有隱性缺陷的基因導致發病,總是全家大小一起去看醫生。

  這世上再也沒有不能忍受的疼痛,因為這麼多年來,我們看過這麼多醫療方式,通電的、燙熱水的、剝皮的、熬的、刺的、捏的、割的,各樣疼痛方式我們都經歷過,我那時在想,這種日子我還要過多久?醫生總是安慰我:「再忍半年,保證你一定會好。」

  當時我一個人住臺北,有一天打電話給住新竹的媽媽:「媽,您可不可以不要老是相信別人的保證,我都不敢相信我可以平安的活到明天,您老是相信別人的保證,以至於我們不斷去接受各樣醫療。」從此,她就不逼迫我們再去看各樣的醫生了。

  我姊有一天打電話給我說:「玉欣,我好想死啊。」那時我大概二十二歲吧,她覺得很悲傷,而且也不知為何要活到明天。

  我跟我姊講,妳想過各樣的死法,想過上吊、跳樓、投海、撞車、割腕,妳都想過而不害怕,我姊跟我講說,對,她覺得她不害怕,死了會痛快得多,我跟她說:「妳現在是連死都不怕的人,那怎麼會害怕活著呢?」她想了五秒鐘說:「對喔,那我再活五年好了,如果五年後活得不好再來死好了!」

  我跟她說好好好,好極了,為什麼?因為這是一個觀念上的轉變,我叫它做「重生」──就是重新活過來了。

  這個「重生」不只是觀念轉變,它成為我生活上的技術,因為我的生活會不斷衰退,就要不斷重生,不斷重新看我還有哪些能力。比方說,以前我自在行動,現在漸漸不行,就不能再去想「哎呀我以前多好」,我要想「真好,我現在還能講話、頭腦還清醒」!以前去吃飯,可以自在地吃,但現在不行,也很好,有人幫我挾菜,我還是可以吃。

  我不斷重新評估,我還有哪些生活條件,然後在那條件上,重新看還能怎樣活著,於是,這個「重生」就成為我生活上的技術。 §

 

9.感謝狀 因為你是我同學 吳藥師  (20050724)浮世繪

  念國中時,班導是數學名師,我在他眼中是班上的恥辱與害群之馬,而我只是數學奇差無比,但光是這點就讓我度過痛苦不堪的一年。

  班導經常會諷刺與羞辱同學,我是排行第一名,在那個威權與聯考年代,導師是極具權威性的,猶如手握兩刃劍,助人與傷人,均在一念之間,學生常在心靈上遭受不當對待,但懼於形勢與自顧不暇,即使同班作同學久了,也無法發展出一個班級應有的情誼與氣氛。

  我自小除體弱多病,個性膽怯,那時去上學,就像駕駛飛機去執行轟炸任務般凝重,但每日在煙霧彌漫瓦礫殘骸中,我發現有一個人很特別——廖期樂。

  他原本就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學業特好,反正不是考上建中就是台中一中,而他卻很親切,又富正義感,雖無法正面阻止班導帶來的災難,卻常私下關懷與幫助其他同學,完全沒有一點明星學生的架子。

  有一次班導主持的說話課,預定要輪到我上台報告十五分鐘,我根本不知如何準備,還好在三天前,廖期樂拿了他自己的一本課外讀物來找我,好像是象形文字之類的,並引導我進入某章節,享受與神遊古人的智慧與趣味,他讓我有材料去過說話課那關,免於在大家面前又被羞辱的結果,他只有一個單純的出發點——「因為你是我同學」。

  後來,我考運奇佳,聯考吊台中二中車尾,但因家境緣故,放棄升學,選擇鎮上一所名譽極差的高工就讀,這舉動讓許多國三同學非常不屑,到了不承認我曾與他們同班的地步。但是,廖期樂還是一樣認我這個同學,有時放假還會去那名譽極差的高工找我玩。

  其實我跟他並沒有很熟,他卻讓我在那段日子裡,感受到人性的光明與溫暖,珍藏心中至今。二十幾年後,從網路上找到他,電話一接通,我報上自己的姓名,問他還記得嗎?他回:「那是我國三的同學啊!」我感動莫名,眼眶瞬間模糊。 §

分享區之生活哲學

文章分享—-樹

文章分享 ~樹
從前有一棵樹,她好愛一個小男孩。
每天男孩都會跑來,收集她的葉子,
把葉子編成皇冠,伴起森林裡的國王。
男孩會爬上樹幹,抓著樹枝盪起鞦韆,吃吃蘋果。
他們會一起玩抓迷藏,玩累了,男孩就在他的樹蔭下睡著。
男孩好愛這棵樹…..好愛喔!樹好快樂!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
男孩長大了,樹常常好孤單…..
有一天男孩來到樹下,
樹說:「來啊,孩子,來,爬上我的樹幹,抓著我的樹枝盪鞦韆,吃吃蘋果,在我的樹蔭下玩耍,快快樂樂的。」
「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不要爬樹和玩耍,」男孩說
「我要買東西來玩,我要錢。妳可以給我一些錢嗎?」
「真抱歉,」樹說,「我沒有錢。我只有樹葉和頻果。孩子,拿我的頻果到城裡去賣。這樣,你就會有錢,你就會快樂了。」
於是男孩爬到樹上,摘下她的頻果,把頻果通通帶走了。
樹好快樂。
男孩好久沒有再來……樹好傷心。
有一天
男孩回來了,樹高興地發抖,
她說:「來啊,孩子,爬上我的樹幹,抓著我的樹枝盪鞦韆,快快樂樂的。」
「我太忙了,沒時間爬樹。」男孩說
「我想要一間房子保暖,」他說。
「我想要妻子和小孩,所以我需要房子,你能給我一間房子嗎?」
「我沒有房子,」樹說
「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不過你可以砍下我的樹枝去蓋房子,這樣你會快樂了。」
於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樹枝,把樹枝帶走去蓋房子。
樹好快樂….
可是男孩好久都沒有再來,
所以當男孩再回來時,樹好快樂….快樂得幾乎說不出話來
「來啊,孩子,」她輕輕地說
「過來,來玩啊!」
「我又老又傷心,玩不動了,」男孩說
「我想要一條船,可以帶我離開這裡,妳可以給我一艘船嗎?」
「砍下我的樹幹去造船吧!這樣你就可以遠航….你就會快樂」樹說,
於是男孩砍下她的樹幹造了條船,坐船走了
樹好快樂…..但不是真的
過了好久好久
那男孩又再回來了。
「我很抱歉,孩子,」
樹說,「我已經沒有東西可以給你了…..」
「我的頻果沒了。」
「我的牙齒也咬不動頻果了,」男孩說
「我的樹枝沒了,你不能在上面盪鞦韆…..」樹說
「我太老了,沒有辦法在樹枝上盪鞦韆,」男孩說
「我的樹幹沒了,你不能爬…..」樹說
「我太累了,爬不動的。」男孩說
「我真希望我能給你什麼….可是我什麼也沒了。我只剩下一塊老樹幹。我很抱歉……」
「我現在要的不多,」男孩說。
「只要一個安靜可以休息的地方。我好累好累。」
「好啊!」樹一邊說,
一邊努力挺直身子,
「正好啊,老樹根是最適合做下來休息的。
來啊,孩子,坐下來,坐下來休息。」
男孩坐了下來,樹好快樂……….

——————————–
那棵樹…就好像我們的爸爸、媽媽….
我們就好像那個小男孩….
小時候…我們總是圍繞在爸爸、媽媽的周圍玩耍…
漸漸地長大後….會離開父母的身邊….
而且不常回來…而且….每次回來…
就是不快樂的時候….不然就是有什麼須要的時候….

而常常….父母都會…把他們身上最好的…最符合我們需要的東西….
交給我們….而這時…我們總是….拿了東西…轉身就走
留下…渴望我們留在他們身旁的父母…..
凝視著漸小的背影…..
雖然如此…他們在心中…卻是不斷地說著….
〝希望他會快樂….祝福他一路上順利、平安〞
而當我們累了…..他們就伸出雙手….
懷抱著我們…..讓我們安穩地在他們的懷中休息….
不受吵鬧…

我們對他們〝予取予求〞…不但如此而且還都〝美夢成真〞….
但是他們卻都〝無怨無悔〞…而且還〝不求回報〞…
他們有這樣子的義務對我們嗎?沒有….!!
那又為了什麼使他們這樣做….只因為愛…我想只有愛的力量才那麼大….
而我們摸摸自己的心….
我們是以什麼樣的〝愛〞去回饋給他們呢????
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動不動發脾氣?????把在外受到的委曲都發洩在他們身上…
當他們孤單的時候我們在哪裡?????
當他們需要我們時候我們在哪裡???
這是一個很好的故事….
也是一個很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分享區之生活哲學

幸福的哲理!

幸福的哲理!(網路文章)

什麼是幸福?看看這十七句名言,或許你會有不少收穫!


1、忘記過去

壞記性是變得幸福的一寶。~麗塔.梅.布朗

如果你總是不肯忘掉過去你就無法變得幸福快樂。你犯過錯誤嗎?你有過很糟糕的經歷嗎?不管曾經發生過什麼,都忽略掉。你無法改變過去,所以你最好忽略他們,把所有的精力用在處理當前。

2、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幸福的秘訣是得到自由,而自由的秘訣是勇氣。~修西.得底斯

只有自由了才獲得幸福。自由的最根本一點就是有選擇的權利。不過情況有多麼壞,你還是有權利選擇怎樣面對。人們可以惹惱你,但是是否對別人發怒完全是由自己決定的。但是,上面的名言說到:自由需要勇氣。自由選擇的前提是需要有足夠的勇氣為選擇負責。當情況變得糟糕是不要埋怨別人,承擔責任並且記住你有選擇的權利。
[@more@]

3、建立關係網絡

生活中最幸福之所在是我們一直以來搭建的情感網絡。~佚名

我們可以通過情感的網絡來活得幸福。原因很簡單:只有通過這樣的網絡我們才能體驗愛與被愛。把這些感情當作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尋找真正幸福的必經之路。

4、尋找各種各樣的激情

一個人的激情與理想越多,越有可能幸福。~夏洛特.凱瑟琳

激情帶你找到幸福。所以你不僅需要進一步增加自己的激情,更要尋找自己在其他方面更多的激情。這樣你又為幸福創造了可能。

尋找激情的方法是好奇心。如果你好奇,你就能發現世界上令人興奮的事情是無窮無盡的。

5、磨鍊自己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幸福的源泉,幸福來源於自我約束。~喬治.桑塔耶那

磨練自己的意志力是幸福的基礎。當你對待你自己和你的朋友的時候能夠自律時,你就獲得了寧靜。
(磨鍊意志力的方法是做出承諾並且履行承諾。例如:你承諾再也不抽煙。當你真的開始履行的時候,你就是在磨練自己的意志力。再或者你像別人允諾要準時,當你真的開始變得準時了,那就是在磨練你自己的意志力。)

6、成為你自己

一個人成為他自己了,那就是達到了幸福的頂點。~德西得烏.伊拉斯謨

只有當你成為你自己的時候你才能幸福。不要為了迎合他人的需要而為他人活著。大家可能期望你能做什麼工作或者是某種確定的生活方式但是不要被他們嚇到,你要成為你自己。

7、為自己的人生目標生活

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全身心的投入到對我們目標的追求之中。~威廉.考伯

只有你找到了生活的目標然後充滿信念去追求,你就能夠活得很滿足。看看你最在乎什麼,然後充滿勇氣的去追逐。拓展閱讀:《怎樣設定目標》。

8、記得你獲得的祝福

幸福永遠是不會光顧那些不珍惜自己所有的人。~佚名

如果我們能保持感恩,我們就能獲得快樂幸福。很不幸的是,發現我們沒有的東西比發現我們擁有的東西容易的多。有時候我們需要體會失敗才能懂得珍惜我們的擁有。所以不要把獲得什麼當作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看看你擁有的東西,你會有很多感到幸福的理由。

9、有積極的思想

不是因為身處何處何種情境,而是因為精神世界,讓人或高興或悲傷。~羅傑.萊斯特蘭奇

幸福的人懂得怎樣控制自己的思想。他們不會讓消極的情緒控制自己。當一個情況看起來可能對某人不利的時候,幸福的人會從積極的方面來考慮。他們堅信再糟糕的情況裡也有積極可取的地方。你的精神世界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毀滅你,所以要好好保護它。

10、有創意的工作

幸福來自成就感,來自富有創造力的工作。~富蘭克林.D.羅斯福

當你開始有創造力的做某項工作時,你就會找到快樂。關於這個有一種著名的現象叫做「漲潮」(編者註:一種全神貫注的最佳心靈狀態,也就是意識高度集中),當你處於漲潮狀態時,你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到你的工作中,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這種漲潮體驗可以幫助你提高效率,同時獲得快樂。

11、從你所擁有的開始

笨人尋找遠處的幸福,聰明人在腳下播種幸福。~詹姆斯.奧本漢

幸福的人不會為了幸福去追求那些他們沒有的東西。他們不需要特定的工作或者是特定的薪水。恰恰相反,他們學著從自己的擁有獲得幸福。他們學會了滿足的藝術。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你就能變得快樂。

12、改變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孔子

幸福需要你不停的耕耘。事實上,學習的過程就是幸福的過程。你曾經因為什麼事情高興過嗎?


13、運用你的智慧

真正的幸福包含了一個人能力與天資的完全運用。~道格拉斯.斐傑斯

從這句話裡可以學到兩點。一,你必須發現自己的天資。二,你必須完全的使用天資。運用天資工作,肯定能讓你享受自己的工作,因為只有你才能完成這個工作。運用天資可以讓你更快樂因為你能夠在工作中得到最大的滿足感。

14、在意身邊的小事

幸福不是被巨大的災難或者是致命的錯誤扼殺的,而是被不斷重複出現的小錯一點點分解掉的。~歐內斯特.蒂姆尼特

這一點非常正確。通常不是那些大事毀了你的幸福,反而是一些小事。也許你不喜歡某個人或者是小小的失信,但是這些不起眼的事情真的可以毀掉你幸福,所以要在意它們。

15、放棄野心

野心終止了,幸福就開始了。~佚名

在生活中不斷的想要更多不是錯誤,但是被這些想法纏住可就不好了。盡全力擺脫這些想法的糾纏。

16、讓別人開心

幸福就像香水,不是潑在別人身上,而是灑在自己身上。~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條秘訣。讓自己幸福的第一秘方是讓別人幸福。越是助人為樂就越快樂。幸福不是來自於自私而是無私。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17、學會同情

如果你希望別人快樂,那麼請你學會同情。如果你希望自己快樂,那麼也請你學會同情。~佚名

同情是最高級的無私。像這句話裡講述的一樣,同情心可以讓你和別人都幸福。但是這需要練習。從關心身邊的人開始,看看他們需要什麼並且想辦法滿足他們。即使你沒有表現出你的同情心,時間一長也會自己顯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