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落 | 課前預習與問題討論 | 答案 |
第一段
| 夏夜來臨前,出現什麼景色? | 蝴蝶和蜜蜂、羊隊和牛群、太陽都回家了。 |
哪一詩句最先點出夜已到來? |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 | |
夏夜是怎麼來的?來的時候有什麼特色? | 1.從山坡上、從椰子樹梢上輕輕地爬下來的。 2.輕輕地,表示夜是「不知不覺地」降臨。 | |
作者連續用了七個「來了」,營造出什麼樣的氣氛? | 以兒童純真活潑的語調,表現出對夏夜來臨的歡迎與期待。 | |
「珍珠」和「銀幣」分別譬喻什麼?如此可營造出哪種景象? | 1.「珍珠」譬喻星星,「銀幣」譬喻月亮。 2.星月交輝、月明星燦的富麗景象。 | |
楊喚以「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來譬喻月亮,此處的月亮應該是滿月或弦月呢? | 滿月。 | |
第二段
| 作者描寫哪些「睡了」的角色?呈現夏夜的何種氛圍? | 1.小雞和小鴨、小弟弟和小妹妹、山巒、田野。 2.安詳與寧靜的氛圍。 |
小弟弟和小妹妹的夢境,給人什麼樣的感受? |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
作者描寫哪些「醒著」的角色?他們的活動分別是什麼? | 1.南瓜,伸長藤蔓往屋頂上爬。 2.綠色的小河,低聲歌唱溜過小橋。 3.夜風,從竹林跑出來。 4.螢火蟲,跟著夜風旅行。 | |
第二段中,作者使用擬人的手法來描寫夏夜出現的事物,請找出使用擬人的詩句,這些詩句又有什麼特色? | 小雞和小鴨們關在欄裡睡了 山巒靜靜地睡了田野靜靜地睡了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低聲地歌唱著溜過彎彎的小橋 只有夜風還醒著,/從竹林裡跑出來,/跟著提燈的螢火蟲,/在美麗的夏夜裡愉快地旅行。 | |
特色:使用擬人化動詞,例如「醒」、「跑」、「提」等。 | ||
作者在「睡了」的寧靜夏夜裡描寫許多「醒著」的事物,想要呈現什麼樣的情境? | 夏夜充滿生機,且反襯夏夜的寧靜。 | |
統整提問 | 夏夜的時間變化為何? | 從黃昏到深夜。 |
本詩中明確提到了哪些顏色?其中色調的變化又為何? | 1.火紅的夕陽、銀白的星月、藍色的大海、綠色的小河。 2.暖色調→冷色調。 | |
請試著朗誦本詩,體會它的節奏韻律之美,並舉例說明。 | 本詩大量運用了類疊,許多句尾出現相同的詞語,如「回家了」、「來了」、「輕輕地爬下來了」、「夏夜呀」、「睡了」、「靜靜地睡了」、「還醒著」等,予人一種既整齊又變化的錯綜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