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區之生活哲學

孩子的成功來自父母的改變

[分享]這是一篇可以放在家庭聯絡簿的文章
這是一篇劉修榮老師的文章:孩子的成功來自父母1%的改變,願與所有家長共賞之。

[@more@] 

孩子的成功來自父母的改變

趁週末假期,我想整理一下衣服,將不再穿的衣服打包回收。整理衣服時,看到整理箱的蓋子上有些灰塵,乾脆將蓋子都拿到浴室,因只有一些灰塵,沖洗三兩下等瀝乾即可。

將整理箱中的衣服全倒出,攤開在床上重新整理;看到床上的棉被雖已晒過,心想這麼好的陽光不晒棉被太可惜了,要晒棉被,車子得先沖水洗一下,棉被覆蓋在車頂曝晒才不致沾染灰塵。可是車子距水龍頭有段距離,要沖水得先有容器盛水,拿甚麼盛水呢?剛好洗手臺下有很多個垃圾桶,但垃圾桶不是很乾淨,那就先刷洗垃圾桶吧!洗了垃圾桶,廢水順便澆了花。

為了整理衣服,我洗了整理箱的蓋子、洗車子、洗垃圾桶、晒棉被、澆花,很多事都一氣呵成的順手完成了。

老大聽我講了這故事,她想到國小時曾上過「一束鮮花」的課,有一個人朋友送主角一束鮮花,為了插花,主角洗淨花瓶、擦桌子、掃地、,整個屋子竟然煥然一新。本來髒亂的屋子,因著一束鮮花,帶來很大的影響與改變。不過,她的研究室很多人也不打掃,真令人懷疑從這學府走出去、受過最高教育的「人才」,會是過著怎樣的生活。

我們來看看現代的孩子,請小朋友將地上的紙屑撿起來,如遇到「好學生」,他就撿你手所指的那張;其他的,理也不理,甚至「氣大大」說「又不是我丟的,為什麼叫我撿?」將來在職場上,老闆請他幫忙準備投影機,他可能就只準備投影機,不會想到可能需要延長線、需要電腦、需要音響、需要找間光線合適的會議場所,因為「老闆沒說」。當老闆說可以不用來上班了,可能他都想不透,又沒「做錯事」,該做的也做了。
各位親愛的家長,孩子要把事做對、把事做好,就該從小做家事做起。試想,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真令人氣不過,乾脆自己做;他以後遇到事情,就自然而然會做嗎?下雨了,請孩子收衣服,他很可能認為等一下玩完這局比賽再來也不遲;等到去收時,不僅晒乾的衣服都溼了,還將棉被、鞋子都視若無睹在外淋雨,這樣的生活態度,究竟是誰造成的呢?

當現在少子化來臨,很多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寶貝,捨不得寶貝們「吃苦受罪」,在家中能做家事的可能已少之又少了,還耳提面命的叮嚀:「把書讀好,其他的不用管。」即使讀到一流大學、研究所畢業,又能怎麼樣呢?您是老闆,您要花多少錢請這樣的員工來幫您公司賺錢哪?每逢學習評量,父母很在意考試成績;事實上,分數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事。學習的關鍵在於動機與情緒,如果不是基於為自己想學習如何做人與做事,那孩子的讀書可能只在想獲得考第一名或一百分的「報酬」,這樣的動機與情緒,真的打罵不得、禁不起絲毫挫折,還不如星光大道參與比賽選手,被批評得體無完膚快要痛哭失聲,當場還要強忍住眼淚,還要向講評老師再三謝謝。

要怪臺灣的學生學習動機不強嗎?學習時間幾乎都是被安排且塞滿,缺乏主動學習的機會,這又是誰造成的呢?如果有「一束鮮花」,能改變孩子發現這該主動去做、那該積極動手去完成,製造這「一束鮮花」的改變,首要還是在父母的改變,要率先士則盡自己一切努力去做,而不是永遠只要求最好、最高。就算在不注意的情況下,孩子仍注意並學習著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的成功,來自父母1%的改變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