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體領域教學觀摩—體適能

大同國中健體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主題名稱

體適能檢測

教學對象

年級/學期

三年級

上學期

學習領域

健體領域

教材來源

教育部體適能網站

設計理念

(含課程規劃描述—如備註)

透過體適能檢測,讓學生了解自己身體基本體能及能力,並針對體適能較差的學生提供改進措施。

教學準備

坐 姿 體 前 彎: 布尺或膠布 固定膠帶

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 碼錶 墊子或其他舒適的表面

立 定 跳 遠 : 皮尺

800公尺及1600公尺跑走:碼表 哨子 田徑場

設計者

張景達

教學者

張景達

日期

103.10.6

教學目的

1.測驗柔軟度,評估後腿與下背關節可動範圍肌肉、肌腱與韌帶等組織之韌性或

伸展度。

2.評估身體腹肌之肌力與肌耐力。

3.測驗瞬發力。

4.測量心肺功能或有氧適能

教學目標

教 學 流 程

時間

教學資源或教學提示

學習評量方式

一、坐姿體前彎

 

 

 

 

 

 

 

 

 

 

 

 

 

 

 

 

 

 

 

 

 

 

 

 

 

 

 

 

二、一分鐘屈膝

仰臥起坐

 

 

 

 

 

 

 

 

 


 

方法步驟:

1.受測者坐於地面或墊子上,兩腿分開 與肩

同(避免雙腿分開寬),膝蓋伸直,腳尖朝

上(布尺位於雙腿之開)
2.受測者雙腿腳跟底部與布尺之25公分記號

平齊(需脫鞋)
3.受試者雙手相疊(兩中指互疊),自然緩慢

向前伸展(不得急速來回抖動) 儘可能向

前伸,並使中指觸及布尺後,暫停二秒,

以便記錄。
4.兩中指互疊觸及布尺之處,其數值即為成績

登記之點(公分)。
例如:中指指尖觸及25公分之點,則登記為25公分,中指指尖若超過腳跟,所觸及之處為27公分,則成績登記為27公分,若中指指尖觸及之點小於腳跟,若在18公分處,則登記為18公分。
記錄方法:

1.嘗試一次,測驗二次,取一次正式測試中

最佳成績。
2.記錄單位為公分。
注意事項:

1.患有腰部疾病、下背脊髓疼痛、後腿肌肉扭

傷、懷 孕女生皆不可接受此項測驗。
2.測驗前做適度的熱身運動。
3.受測者上身前傾時要緩慢向前伸,不可用猛

力前伸, 測驗過程中膝關節應保持伸直不

彎曲。

 

方法步驟:

1.預備時,請受試者於墊上或地面仰臥平躺,

雙手胸前交叉,雙手掌輕放肩上(肩窩附

近),手肘得離開胸部,雙膝屈曲約成九十

度,足底平貼地面
2.施測者以雙手按住受測者腳背,協助穩定。
3.測驗時,利用腹肌收縮使上身起坐,雙肘

觸及雙膝後,而構成一完整動作,之後隨

即放鬆腹肌仰臥回復預備動作。
4.聞(預備)口令時保持(1)之姿勢,聞「開

始」口令時盡 力在一分鐘內做起坐的動

5

 

 

 

 


 

 

 

 

 

 

 

 

 

 

 

 

15

 

 


 

 

 

 

 

 

 

 

20

布尺或膠布 固定膠帶

 

 

 

 

 

 

 

 

 

 

 

 

 

 

 

 

 

 

 

 

 

 

 

 

 

 

 

 

碼錶 墊子或其他舒適的表面

 


 

 

 

 

 

 

 

 

 

 

 

 

 

 

 

 

 

 

 

 

 

 

 

三、立定跳遠

作,直到聽到「停」口令時動作結束,以次數愈多者為愈佳。孕女生皆不可接受此項測驗。
記錄方法:以次為單位計時六十秒;在三十秒時與六十秒時分別記錄其完整次數。
注意事項:
1.凡醫生指示患有不宜激烈運動之疾病或懷

孕女生皆不可接受此項測驗。
2.測驗前做適度的熱身運動。
3.受測者於仰臥起坐過程中不要閉氣,應保持

自然呼吸。
4.後腦勺在測驗進行中不可碰地。
5.坐起時以雙肘接觸膝為準,仰臥時則以背部

肩胛骨接觸 地面後才可開始下一次的動

作。記錄時亦以三十秒、六十秒時所完成

之完整次數為基準。
6.測驗過程中,受測者如身體不適,可停止測

驗。
7.測驗前應詳盡說明,並提供適當示範和練習

一次。

 

方法步驟:

1.受測者立於起跳線後,雙腳打開與肩同

寬,雙腳半蹲,膝關節彎曲,雙臂置於身

體兩側後方
2.雙臂自然前擺,雙腳「同時躍起」、「同時

落地」。
3.每次測驗一人,每人可試跳2次。
4.成績丈量由起跳線內緣至最近之落地點為

準。
記錄:
1.成績記錄為公分。
2.可連續試跳2次,以較遠一次為成績。
3.試跳犯規時,成績不計算。
注意事項:

1.凡醫生指示患有不宜激烈運動之疾病或懷

孕女生皆不可接受此項測驗。
2.測驗前做適度的熱身運動。
3.準備起跳時手臂可以擺動,但雙腳不得離

地。

 

 

 

35

 

 

 

 

 

 

 

 

 

 

 

 

 

 

 

 

 

 

40

 

 

 

 

 

 

 

 

60

 

 

 

 


 

 

 

 

 

 

 

 

 

 

 

 

 

 

 

 

 

 

 

 

 

 

 

皮尺


 

 

 

 

 

 

四、800公尺或1600公尺跑走

4. 受測者穿著運動鞋或赤腳皆可。
5. 試跳時一定要雙腳同時離地,同時著地。

 

 

方法步驟:
1.運動開始時即計時,施測者要鼓勵受測者

盡力以跑步完成測驗,如中途不能跑步

時,可以走路代替,抵終點線時記錄時間。
2.測驗人數過多時,可訓練或安排協測人員或

穿戴號碼衣。
記錄:

1.記錄完成800、1600公尺公尺時之時間(分

與秒)。
2.記錄單位為秒(幾分幾秒)。
注意事項:

1.凡醫生指示患有不宜激烈運動之疾病(如心

臟病)之學生或懷孕女生皆不可接受此項

測驗。
2.測驗前做適度的熱身運動。
3.測驗時儘可能選擇適宜測量之氣候和時間。
4.測驗時要穿著運動服裝及運動鞋。
5.受測者之動機與成績有密切關係,施測者要

鼓勵受測者盡力完成運動,並提高測驗的

動機。
6.測驗過程中,受測者如身體不適,可停止測

驗。
7.測驗前一日避免從事激烈運動。
8.測驗前至少二小時前要用餐完畢。
9.測驗前宜有適度之訓練。

 

 

 

 

65

 

 

 

 

 

85

 

 

 

 

 

碼表 哨子 田徑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