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餅蛋、左宗棠、科學探究,關電解質什麼事

以下是三月廿七日早晨 點了一客燒餅蛋後發生的故事

 

燒餅蛋的歷史課

周五一早,邊吃早餐邊看呂世浩老師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p0w3PgSK7g):

清代左宗棠對於讀歷史他這麼說

讀書時,須細看古人處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氣?及自己處事接物時,又細心將古人比擬。設若古人當此,其挫置之法,當是如何?我自己任性為之,又當如何?然後自己過錯始見,古人道理始出。斷不可以古人之書,與自己處事接物為兩事。

他強調歷史學習是一場思辨之旅,透過一件又一件史事的鍛鍊,一位又一位的人物分析,來一步步鍛鍊自己的思辯,想要學習「思辨」,第一步要從問問題開始—問對問題,問好問題。

 

(圖片來源:http://pic.pimg.tw/z11jcc/0faa51adba70e1700a0d248f82d96799.jpg)

我一邊咀嚼著燒餅蛋,一邊思考著

身為教學者怎麼問對問題?怎麼問好問題?怎麼教學生問對問題?問好問題?

回顧自己教學,每每上到新單元,遇到一個事件,總會問自己,這要教給學生什麼?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

也常問學生

你來學校的目的是什麼?這單元有什麼內容?他和前後單元有什麼關係?他跟你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這麼說好像很嚴肅,但很實用,因為當資訊變多時,常常需要然後用這樣的方式去檢視自己是仍在正確的道路上。

 

喝一口豆漿,看一下時間,七點廿分,騎上摩托車,戴上安全帽

想起科學探究中有一種「V」字檢驗的方式(忘了專業名稱)檢驗教學過程與回饋。

2015-03-29_193129

(論文連結:http://140.127.53.10/cgi-bin/cdrfb3/gsweb.cgi)

科技系統中,則有一套輸入—>處理—>輸出—>回饋的機制,如果輸出與目標不同,則須重新檢討前面三個步驟是否有需要調整的部分。

 

轉進校門,開始在研習工作中忙進忙出,一抬頭講師正提到:「初衷」

 

養分送到了大腦

早上的想法、研習的內容,跟著燒餅蛋一起進到體內發酵、消化,到了下午第七節課,進到實驗室,帶著學生進行「認識電解質」實驗時,養分送到了大腦。

「認識電解質」是一個簡單的實驗,實驗目的是讓學生知道如何檢測電解質,電解質導電後兩極會有哪些現象?稍微修改了課本實驗,操作流程如下

認識電解質

進行討論時,每一組都觀察到酒精溶液連接線路後,燈泡均會發光,可是課本卻提到酒精不導電,此時,早上的養分突然注入大腦,於是開始了以下的對話

師:為什麼實驗結果與課本內容不同?

生:貼錯標籤?被汙染了?做錯了?

師:那怎麼確認?

生:再做一次

Do:於是我們再拿另一組電源組,重新連接線路,仍會發光

師:所以呢?

生:貼錯標籤?被汙染了?

師:要怎麼確認?

生:燒燒看

師:為什麼?

生:因為酒精有可燃性

Do:於是,學生拿了棉線,沾溶液點火測試,沒有燃燒

師:所以,這代表什麼?

生:這不是酒精。

師:有沒有可能他仍是酒精溶液,只是濃度不夠,還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確認?

生:用廣用試紙

師:怎麼做

生:沾溶液,看他有沒有變色,酒精溶液屬於中性,應該不會變色,如果變色了,代表可能不是酒精或被汙染

Do:結果呈現藍色

師:如果溶液被污染,那以這次實驗來看,是被哪一杯溶液汙染?

生:(回顧實驗記錄)氫氧化鈉

 

誰吃燒餅不掉渣,國中生實驗技巧不佳,設備不足,實驗結果與理論不同是常有的事

這樣的不同,反而是另一個學習的開端,也許做科學探究不難,改一下實驗順序或製造一點意外,就可以變成探究題目

筆記筆記,下次上到電解質可以這麼做—請同學找出被汙染的溶液,並推論溶液可能被哪一杯溶液汙染。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3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