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ana Pi 測試 – Fedora 篇 系統自動登入

原本系統要輸入密碼才能登入

可以設定成自動登入,方便測試![@more@]開啟終端機程式,修改 /etc/lightdm/lightdm.conf 設定檔
$ sudo sed -i ‘s/#autologin-user=/autologin-user=bananapi/’ /etc/lightdm/lightdm.conf
$ sudo sed -i ‘s/#autologin-user-timeout=0/autologin-user-timeout=0/’ /etc/lightdm/lightdm.conf

設定完成,重新開機即可生效
$ sudo reboot

Banana Pi 測試 – Fedora 篇

Fedora Image 下載網頁:http://www.lemaker.org/resources/9-91/fedora_for_bananapi.html

登入的帳號及密碼:bananapi/bananapi & root/bananapi
[@more@]
輸入密碼

登入的介面是英文的,桌面環境使用的是 XFCE

更新一下套件庫,可以發現它是 base on Fedora 20
$ sudo yum update

設定中文使用環境
$ sudo sed -i ‘s/en_US/zh_TW/’ /etc/locale.conf

安裝 gcin 輸入法
$ yum install gcin

重新啟動電腦
$ sudo reboot

重新登入後,介面已經是中文的了!

但這時發現原本沒有發現有安裝的 ibus 卻出現了,所以先移除 ibus
$ sudo yum remove ibus

gcin 的設定

比較特別的是 行列輸入法又多了一種

安裝 Firefox
$ sudo yum install firefox

安裝 Flash Plugin
$ sudo yum install gnash gnash-plugin

在 Firefox 瀏覽器輸入 about:plugins

可以看到 Flash 已有正常啟動

安裝 OpenJDK 7/8
$ sudo yum install java-1.8.0-openjdk
$ /usr/bin/java -version
openjdk version “1.8.0_11”
OpenJDK Runtime Environment (build 1.8.0_11-b12)
OpenJDK Zero VM (build 25.11-b02, interpreted mode)


$ sudo yum install java-1.7.0-openjdk

Banana Pi 測試 – Scratch 篇

Scrarch 映像檔下載網頁:http://www.lemaker.org/resources/9-106/scratch_for_bananapi.html

預設的登入帳號及密碼:pi/banana

開機之後會直接執行 Scratch,不過版本還是舊的 1.4

[@more@]設定讓開機時不會直接執行 Scratch

Ctrl+Alt+F2–F6 應該都可以切換到終端機模式

輸入使用者的帳號及密碼:pi/banana
執行 /usr/bin/raspi-config
$ sudo /usr/bin/raspi-config

出現設定畫面
選擇 第 3 項 Enable Boot to Desktop/Scratch

        第一項  – 進入文字模式
選擇 第二項  – 以 pi 使用者進入圖形桌面模式,最後按 OK
        第三項  – 進入之後執行 Scratch

最後按 Finish

選擇 Yes,重新啟動電腦

重新開機之後會進入圖形模式

整個使用感覺和 Raspbian 一樣,只是少安裝 Arduino 而已,就沒有再深入研究的必要,收工!

Banana Pi 測試 – Gentoo Linux 篇

Gentoo Wiki
http://wiki.gentoo.org/wiki/Main_Page

更新套件庫
$ su –
# emerge –sync

搜尋套件
# emerge –search pdf

# emerge –search mlocate
Searching…
[ Results for search key : mlocate ]
[ Applications found : 1 ]

*  sys-apps/mlocate
      Latest version available: 0.26-r1
      Latest version installed: [ Not Installed ]
      Size of files: 350 kB
      Homepage:      https://fedorahosted.org/mlocate/
      Description:   Merging locate is an utility to index and quickly search for files
      License:       GPL-2

安裝套件
# emerge mlocate
Calculating dependencies |

Banana Pi 測試 – Android 篇 – 使用有線網路來上網

本來一直以為 Android 是無法利用有線網路的部分來上網,後來在偶然間發現,它是有支援 Ethernet 的,只是預設沒有啟用而已。
Settings 進入設定畫面

[@more@]選擇 更多內容…

選擇 Ethernet

勾選 Use Ethernet 後面的核取方塊

如果區域網路中有 DHCP Server,會自動抓到 IP,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按 Advanced Configure 手動設定

可以 Google Play 更新軟體

可以使用瀏覽器上網

可以安裝 Candy Crush Saga 來玩

碰到二個問題:
1. 沒有聲音,不管是玩遊戲或是看 YouTube

2. LIME 中文輸入法安裝不起來

而且執行起來有些鈍鈍的,實在有些玩不下去!

Banana Pi 測試 – Raspbian 篇

Raspbian 下載:http://www.lemaker.org/resources/9-81/raspbian_for_bananapi.html

登入帳號及密碼:bananapi/bananapi & root/bananapi
[@more@]開機完成自動登入,預設的桌面

開啟終端機,執行 raspi-config 設定程式
$ sudo /usr/bin/raspi-config

1. Expand Filesystem – 擴展 root 分割區
2. Change User Password – 改變使用者密碼
3. Enable Boot tp Desktop/Scratch – 開機之後立即執行 Scratch
4. Internationalisation Options –  國際化設定,包含語系/時區/鍵盤..等
5. Overclock – 系統超頻
6. Advanced – 進階設定
7. About bpi-config – 關於 bpi-config

選擇第 4 項 Internationalisation Options

I1 Change Locale – 改變語系
I2 Change Timezone – 改變時區
I3 Change Keyboard Layout – 改變鍵盤
這裡先設定 Change Locale

進入的畫面

選擇 zh_TW 開頭的 3 個,然後選擇 OK

設定預設的語系,這裡選 zh_TW.UTF-8,然後按 OK

設定語系中

選擇 Change Timezone 設定時區

選擇 Asia 亞洲

選擇 Taipei,然後按 OK

選擇 Change Keyboard Layout 改變鍵盤

選擇 Generic 105-key (Intl) PC

選擇 Other

選擇 English (US)

直接按 Enter 預設值

直接按 Enter 預設值

不使用 Control+Alt+Backspace 來關閉 X server

選擇 Finish 結束設定

啟動啟動系統,讓設定生效
$ sudo reboot

重新登入後,介面變成中文了!

安裝 gcin 中文輸入法框架
$ sudo apt-get install gcin gcin-chewing

重新登入或重新開機後,右下角會出現 gcin 的圖示,在圖示上按滑鼠右鍵

選擇 設定/工具

選擇 內定輸入法 & 開啟/關閉

gcin 設定畫面,然後按 確定(O)

最後按 結束(Q)

安裝 Iceweasel 瀏覽器 base on Firefox
# sudo apt-get install iceweasel iceweasel-l10n-zh-tw

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找到 Iceweasel 瀏覽器

Iceweasel 瀏覽器執行畫面

安裝 Chromium 瀏覽器
$ sudo apt-get install chromium-browser chromium-browser-l10n

安裝 Flash Plugins
$ sudo apt-get install gnash browser-plugin-gnash

在 Iceweasel 瀏覽器的網址列輸入 about:plugins

在 Chromium 瀏覽器網址列輸入 chrome://plugins

執行 rapi-config

系統超頻
選擇 5. Overclock

對於超頻的一些注意事項

這裡超到最高 High

已經設定成 High

擴展 root 分割區
原本的分割區
$ df -h

選擇 1. Expand Filesystem

重新開機就會生效

重新開機,讓設定生效

已經成功擴展 root 分割區
$ df -h

到此收工!

Banana Pi 測試 – Lubuntu 篇 – 擴展 root 分割區

這一次改用指令手動來做處理!
目前的硬碟分割狀態
$ df -h
[@more@]使用 fdisk 指令來列出硬碟的分割狀態及分割硬碟
$ sudo fdisk -l

分割硬碟
$ sudo fdisk /dev/mmcblk0

輸入 d 代表刪除分割區
輸入 2 代表刪除第 2 個分割區
輸入 n 代表新建一個分割區
輸入 p 代表新增的是主要分割區 primary
輸入 2 代表新增的是第 2 個分割區
First sector 第一個磁區位置,直接按 Enter 鍵即可!

Last sector 最後一個磁區位置,直接按 Enter 鍵即可!
輸入 p 觀看硬碟分割的狀態
輸入 wq 代表儲存磁碟分割並離開

重新開機
$ sudo reboot

使用 resize2fs 調整分割區大小
$ sudo resize2fs /dev/mmcblk0p2
重新輸入 df -h 來查驗
$ df -h

執行 偏好設定 / Disks 程式

使用 Disks 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