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安裝家裡的電腦,發現網頁連學校很慢,等了將近一分鐘,還是一片空白
[@more@]使用 nslookup 指令查詢了一下子,發現查詢 Domain Name 時有 timeout
設定方式,以 Windows 7 SP1 x64 Enterprise 為例
在桌面上的 網路,按滑鼠右鍵,選擇 內容(R)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因為硬碟故障,所以重新安裝 Windows 8.1 系統,安裝完成之後,該安裝的驅動也都安裝之後,在系統裝置管理員中還是出現了一個「無法辦識的裝置」。
[@more@]按右鍵內容做更進一步檢查,好像和 Microsoft ACPI-Compliant System 有相關
利用這個關鍵字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下了,原來就是 Intel Smart Connect Technology
使用 Nagios 3 偵測 HTTP Server 時,有時候會出現如下圖的警告訊息
HTTP WARNING: HTTP/1.1 403 Forbidden – 366 bytes in 0.005 second response time
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可能是系統有提供 HTTP Server,但在網站中並有預設的首頁,就是在根目錄中沒有預設的網頁。
解決的方式,利用這個訊息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下,提到的解決方式都是在個別的 Server 的根目錄中,建立 index.html 的檔案,不過我覺得,這種方法只適用在台數不多的 Server 情況下,如果台數很多,要一台一台的修改,也是也累人的一件事。[@more@]我的想法是最好能在 Nagios 3 Server 上直接解決,不用動到其它的 Server
解決方式:
OS:Debian 8.2
1. 新增一個 check_http_n 的檢查命令,與原先的 check_http 做分隔
# vim /etc/nagios3/commands.cfg
在檔案的最後面加上
# ‘check_http_n’ command definition
define command{
command_name check_http_n
command_line $USER1$/check_http -e HTTP/1.1 -I $HOSTADDRESS$ $ARG1$
}
2. 重新修改 /etc/nagios3/conf.d 目錄下的各個 Server 檢查檔,把原本的 check_http 改成 check_http_n
# sed -i ‘s/check_http/check_http_n/’ /etc/nagios3/conf.d/*.cfg
3. 重新啟動 Nagios 3 Server
# systemctl restart nagios3
因為之前做的 Source 好像有些問題,而且只有 Windows 7,重新製作了 Windows 7/8.1/10 x86 的版本。
Windows 10
[@more@]Windows 8.1
使用登錄檔來處理(隱藏 N 磁碟機)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
“NoDrives”=dword:00002000
藍色:10 進位
紅色:16 進位
A : 1(1)
B : 2(2)
C : 4(4)
D : 8(8)
E : 16(10)
F : 32(20)
G : 64(40)
H : 128(80)
I : 256(100)
J : 512(200)
K : 1024(400)
L : 2048(800)
M : 4096(1000)
N : 8192(2000)
O : 16384(4000)
P : 32768(8000)
Q : 65536(10000)
R : 131072(20000)
S : 262144(40000)
T : 524288(80000)
U : 1048576(100000)
V : 2097152(200000)
W : 4194304(400000)
X : 8388608(800000)
Y : 16777216(1000000)
Z : 33554432(2000000)
隱藏所有磁碟機 : 67108863(3FFFFFF)
在新的 Acer Veriton M4630G 租賃案的電腦安裝 Windows 8.1/10 時,在裝置管理員中會出現三個其它裝置
[@more@]把 ACER 官網中的驅動程式都安裝,但情況依舊沒有得到解決,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下,在 Acer Veriton M4630G Drivers Download for Windows 10, 8.1, 7, Vista, XP 這一個網站,找到一些其它的驅動程式。
也可以從 這裡 下載
Acer 官方網站驅動程式下載:http://www.acer.com.tw/ac/zh/TW/content/drivers
驅動程式下載(Google):請按 這裡
原本行政網路和班級網路都是在同一台 IBM Lenovo Server 的 NAT 下,一直想要把二個網段分開,覺得系統會比較好管理及安全,暑假期間,終於下定決心,找了一台同型號的 IBM Lenovo Server,安裝並設定好系統後,就一直放在機櫃裡,沒有把行政及班級網路分開,不過今天早上收到 Nagios 的警告信
遠端連進去 Server 後,發現好像有一顆硬碟故障了,還好平時都有做設定檔的備份,換了一顆硬碟,重新安裝系統,修改完設定檔後,就可以正常上線了,也順便把行政網路和班級網路做分家了,但二台 Server 也保持備援的狀態,如果有一台掛點,只要換一下網路線,就可以正常連線了。
心想,應該不會同時壞二台,不過這一個暑假,Server 的硬碟已經壞 6 顆了!
NAS Server:192.168.1.5
Arch Linux Server:192.168.1.12
@ Arch Linux Server
1. 安裝 autofs 套件
# pacman -S autofs
2. 修改設定檔 /etc/autofs/auto.master
# vim /etc/autofs/auto.master
在最後一行加入
/mnt/nasnfs /etc/autofs/auto.nfs
3. 新增 /etc/autofs/auto.nfs 設定檔
# vim /etc/autofs/auto.nfs
nds -rw,soft,intr,rsize=8192,wsize=8192,nfsvers=4 192.168.1.5:/volume1/homes/t850008/Server/nds
[@more@]
4. 設定開機時啟動 autofs 服務
# systemctl enable autofs
Created symlink from /etc/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wants/autofs.service to /usr/lib/systemd/system/autofs.service.
5. 啟動 autofs 服務
# systemctl start autofs
6. 安裝 rpcbind nfs-utils 套件
# pacman -S rpcbind nfs-utils
7. 開機時啟動 rpcbind 服務
# systemctl enable rpcbind
Created symlink from /etc/systemd/system/sockets.target.wants/rpcbind.socket to /usr/lib/systemd/system/rpcbind.socket.
8. 啟動 rpcbind 服務
#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9. 開啟防火牆讓 Arch Linux Server 可以連線到 NAS 的 NFS Server,預設情況是有限制對外連線
# iptables -P OUTPUT DROP
# iptables -A OUTPUT -o eth0 -p tcp -d 192.168.1.5 -m multiport –dport 111,892,2049 –syn -m state –state NEW -j ACCEPT
# iptables -A OUTPUT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RELATED -j ACCEPT
10. 切換到 /mnt/nasnfs/nds 目錄,如果可以正常切換到該目錄,代表上面的設定成功
# cd /mnt/nasnfs/nds
11. 將要備份的設定檔及資料寫入到 Script,並放入工作排程
例:
# cat /usr/local/bin/backuptonas
!/bin/bash
# 備份帳號密檔
cp /etc/passwd /mnt/nasnfs/nds/set/passwd_`date +%F`
cp /etc/shadow /mnt/nasnfs/nds/set/shadow_`date +%F`
cp /etc/group /mnt/nasnfs/nds/set/group_`date +%F`
cp /etc/gshadow /mnt/nasnfs/nds/set/gshadow_`date +%F`
# mirror 網頁資料
# /mnt/nasnfs/nds/html 目錄要先建好
/usr/bin/mirrordir /var/www/html /mnt/nasnfs/nds/html
12. 更改檔案屬性
# chmod +x /usr/local/bin/backuptonas
13. 加入工作排程,每天早上 3 時備份
# echo “0 3 * * * /usr/local/bin/backuptonas” >> /var/spool/cron/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