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 的色彩

vim 是自己在 Unix-Like 作業系統中最習慣使用的編輯器,每天幾乎都會用到。
本篇文章參考:vim 配色
讓 vim 支援 256 色
$ echo “”支援 256 色” >> $HOME/.vimrc
$ echo “set t_Co=256” >> $HOME/.vimrc[@more@]變換不同的顏色背景
建立目錄
$ mkdir -p $HOME/.vim/colors

建立設定檔(下載參考網站)
$ wget http://www.puritys.me/filemanage/blog_files/file_42.txt -O $HOME/.vim/colors/black.vim
$ wget http://www.puritys.me/filemanage/blog_files/file_46.vim -O $HOME/.vim/colors/white.vim

修改 .vimrc 設定檔
# echo “colorscheme black” >> $HOME/.vimrc

# echo “colorscheme white” >> $HOME/.vimrc

Black

White

查看系統中已安裝可用的 colorscheme
在 vim 中
:colo <space> <tab>

更多的 Vim Color Scheme,可以到下列網站下載
vimcolorschemetest – Vim Color Scheme Test – Google Project Hosting

快速產生 DHCP Server 的 dhcpd.conf 格式檔

從 /var/lib/dhcpd/dhcpd.leases 取出要的網路卡卡號
# cat /var/lib/dhcpd/dhcpd.leases | grep hard | awk ‘{print $3}’
d0:df:c7:f9:5c:ef;
00:26:51:0d:53:40;
00:11:93:88:7a:00;
00:15:58:6b:7d:da;
00:15:58:6b:7d:da;
00:15:58:6b:7d:da;
00:15:58:6b:7d:da;

經過處理,只取出想要的部分
# cat /var/lib/dhcpd/dhcpd.leases | grep hard | awk ‘{print $3}’ | sed ‘s/.$//’ | sort | uniq
00:11:93:88:7a:00
00:15:58:6b:7d:da
00:26:51:0d:53:40
d0:df:c7:f9:5c:ef

整理完的資料檔
# cat /root/mac
server1,00:11:93:88:7a:00,192.168.1.11
server2,00:15:58:6b:7d:da,192.168.1.12
server3,00:26:51:0d:53:40,192.168.1.13
server4,d0:df:c7:f9:5c:ef,192.168.1.14
[@more@]
使用 awk
# cat /usr/local/bin/mkdhcpd
#!/bin/bash
cat /root/mac | awk -F”,” ‘BEGIN{OFS=” “}{print $1,$2,$3 }’ | while read i j k
do
   echo “host $i {“
   echo ”  hardware ethernet $j;”
   echo ”  fixed-address $k;”
   echo “}”
done

使用 sed
# cat /usr/local/bin/mkdhcpd
#!/bin/bash
cat /root/mac | sed ‘s/,/ /g’ | while read i j k
do
   echo “host $i {“
   echo ”  hardware ethernet $j;”
   echo ”  fixed-address $k;”
   echo “}”
done

測試
# sh /usr/local/bin/mkdhcpd
host server1 {
  hardware ethernet 00:11:93:88:7a:00;
  fixed-address 192.168.1.11;
}
host server2 {
  hardware ethernet 00:15:58:6b:7d:da;
  fixed-address 192.168.1.12;
}
host server3 {
  hardware ethernet 00:26:51:0d:53:40;
  fixed-address 192.168.1.13;
}
host server4 {
  hardware ethernet d0:df:c7:f9:5c:ef;
  fixed-address 192.168.1.14;
}

備份及還原 Pietty 的連線設定

pietty 是一套在 Windows 平台中 ssh client 的連線程式,它是我每天必用的一套程式,程式非常小,不用安裝,支援終端機的彩色設定,但它缺乏一些像是分頁功能和站台管理的功能。
pietty 官方網站:http://ntu.csie.org/~piaip/pietty/
pietty 執行畫面

沒有站台管理可以使用,到另外一台,又要重新設定一次
[@more@]解決方式:
1. 使用 Windows 登錄編輯器,匯出 pietty 的設定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SimonTathamPuTTYSessions]

匯出的檔案內容

到別台電腦再匯入登錄檔即可!

使用登錄檔來設定 Internet Explorer 的 Proxy Server

Internet Explorer 中 Proxy Server 的設定步驟非常的多, 如果可以利用 Windows 登錄檔來做設定,一定方便許多。
選擇 工具 / 網際網路選項
[@more@]
選擇 連線

選擇 LAN 設定

輸入 Proxy Server 的 IP 和使用的 Port,然後按 確定

最後再按 確定

1. 首先先下載設定好的登錄檔,請按 這裡

2. 使用 7zip 解壓縮

3. 修改 IE 設定 Proxy Server.reg 中的 Proxy Server 的 IP 或 Domain Name 和使用的 Port
檔案中的設定是宜蘭縣網的 Proxy Server:proxy.ilc.edu.tw:3128
                         中華電信是 proxy.hinet.net:80

4. 最後按二下就可以完成設定

5. 如果要還原設定,就按二下 IE 解除 Proxy Server.reg 即可!

Google Chrome 會自動抓 Internet Explorer 的設定,Mozilla Firefox 則只要設定成 使用系統 Proxy 設定 即可!
選擇 工具 / 選項

選擇 進階 / 網路 / 設定

選擇 使用系統 Proxy 設定,然後按 確定

Windows 命令提示字元 find 指令的用法

Windows 命令提示字元中 find 的指令的功能和 Linux 中的 grep 類似,但 find 的功能比起 grep 相差太多,遠遠不及。
find 指令的用法
find /?
[@more@]列出對 80 埠的連線
netstat -ant | find “:80”

過濾掉 UDP
netstat -ant | find “:80” | find /v “UDP”

計算出 80 埠連線數並且連線狀態是 ESTABLISHED 的數量
netstat -ant | find “:80” | find /c “ESTABLISHED”

列出主機中有提供服務連線的 Port,不區分大小寫
netstat -ant | find / i “listening” | find /v “0.0.0.0:0”

IE 相容性檢視設定 – 解決行政人員升級到新版本 Internet Explorer 的問題

學校行政人員常常會因為把 Windows 7 / 8  設成自動更新,而把 Internet Explorer 更新成 9 / 10 / 11,造成公文系統無法常執行,以前的處理方式就是把新版的 Internet Explorer 移除,改成舊版的 Internet Explorer,或者是在新版的 Internet Explorer 上做 IE 相容性檢視設定的設定。
1. 首先先開啟 Internet Explorer,連線到 員工業務網

2. 選擇 工具 / IE 相容性檢視設定

[@more@]
在新增此網站的地方,Internet Explorer 會自動把  網域名稱帶入,這時候只要按 新增 就可以了!

按完新增之後, e-land.gov.tw 就會加入到 相容性檢視的網站,最後只要按 關閉 即可。

雖然看起來步驟很簡單,但對於多數人來說,還是有些麻煩,有沒有可能是:
1. 按二下就安裝完成
或是
2. Windows 安裝完成就已經完成設定
底下是可能的解決方式

解決的方式是使用登錄檔來做處理
1. 首先先下載已經處理好的檔案,請按 這裡

2. 下載下來之後,以 7zip 解壓縮

3. 解壓縮之後會出現二個登錄檔,一個設定 IE 相容性設定,一個是還原

4. 按二下 IE 相容性檢視設定.reg

5. 要還原,只要按二下 IE 相容性檢視設定復原.reg 即可,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它會把所有的 IE 相容性設定的值完全清空

如果要在 Windows 安裝完成就完成設定,就把登錄檔中的設定,加入到 SetupComplete.cmd 中即可。

將 Android 手機或平板畫面顯示在 PC 上

有時候在做 Andorid 手機或平板教學時,要大家圍在一起看小小的螢幕,實在有些辛苦,如果能把 Andorid 手機或平板的螢幕,先顯示在 PC 螢幕上,再透過連接電腦的單槍投影機投影到布幕上,就會比較清楚一些,也可以使用螢幕錄影軟體,把操作的步驟或過程錄影下來,做為教學使用。
底下是要使用到的軟體
Java JDK 下載: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jdk7-downloads-1880260.html
Android SDK 下載:https://developer.android.com/sdk/index.html
Android Screen Monitor:http://code.google.com/p/android-screen-monitor/
oCam:http://ohsoft.net/product_ocam.php
[@more@]1. 首先先確認作業系統是 32 位元,還是 64 位元的 Windows
在電腦上按滑鼠右鍵,選擇 內容

在這裡,使用的是 64 位元的 Windows,所以要下載 64 位元的 Java JDK

視作業系統下載相對應的版本

2. 下載 Android SDK,下載其它平台(Download For Other Platforms)

這裡 SDK Tools Only

下載下來解壓縮

將 Andorid 設備使用連接線連接到電腦
執行目錄中的 SDK Manager.exe

請安所需套件

接受軟體授權

下載中

下載完畢

3. 下載 Android Screen Monitor,並且解壓縮到 android-sdk-windowsplatform-tools 目錄之下

將 Andorid 設備設定成 開發人員選項

執行 asm.jar,就會在畫面中看到一個編號,

選擇 OK

就可以在電腦螢幕上看到 Android 設備的畫面了!

4. 安裝 oCam 螢幕錄影軟體
把錄影的框拉成和畫面一樣大

錄制 即可開始錄影

按 打開,即可打開存放錄影檔的資料夾

存放錄影檔的資料夾

這是另外一台 Nexus 7

按滑鼠右鍵,可以放大 / 縮小 / 旋轉 / 抓圖 等功能

將 iPad 畫面顯示在電腦螢幕上

如果要把 iPad 的畫面投影到單槍螢幕,有些人可能會買 Apple TV,透過 AirPlay 無線投影將畫面投影到單槍投影機,但如果單槍投影機上沒有 HDMI 接頭,又要購買 HDMI 轉 VGA 的連接線,另外一個方式可以使用 iTools 來完成這項工作,先把 iPad 的畫面顯示在電腦螢幕上,再透過電腦連接單槍投影機投影出去,這樣就可以省下購買 Apple TV 和 HDMI 轉 VGA 的連接線,但實際使用的效果可能會比較差或比較不方便一些。
要先下載下來的軟體:
1. iTune Windows 版:http://www.apple.com/tw/itunes/download/
2. iTools:http://www.itools.cn/download
3. 蘋果錄屏大師:http://www.itools.cn/pingguolupingdashi
[@more@]底下是操作步驟:
1. 先下載及安裝 iTune


2. 下載及安裝 iTools
可以下載簡體版或是繁體版,二者之間的差別是繁體版版本較舊、裡面沒有蘋果錄屏大師,但還是可以自行下載,另外繁體解壓縮後即可使用,簡體版要安裝

簡體版

繁體版

簡體版的安裝畫面

安裝完畢,請選擇 立即体驗

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要和 ipa 檔建立關聯

3. 把 iPad 使用傳輸線連接到電腦
4. 把電腦和 iPad 連接到同一個無線 AP

4. 下載並執行蘋果錄屏大師
繁體版:
請到 蘋果錄屏大師網站下載:http://www.itools.cn/pingguolupingdashi
目前是簡體版,下載後解壓縮即可使用

簡體版:
可以由 iTools 中的工具集中,找到 蘋果錄屏大師,按二下就會自動下載並安裝

當然也可以直接由繁體版所提到的網站直接下載

5. 執行 蘋果錄屏大師
必須要經過幾個簡單的設定步驟

開啟程式在 Windows 防火牆要使用的連線

iPad 使用 AirPlay 連線的方式介紹

等待 iPad 連線畫面

6. 使用 iPad 進行 AirPlay 連線

7. 蘋果錄屏大師 按鍵介紹

原始大小

把執行畫面放在螢幕最上方

申請控制 沒用過

螢幕旋轉

開始錄影

Raspberry Pi 上的 Pidora 中文化

剛安裝完的 Pidora 介面是英文的,底下把它改成中文的
[@more@]
1. 安裝中文字形
# yum install cjkuni-ukai-fonts cjkuni-uming-fonts taipeifonts wqy-bitmap-fonts wqy-microhei-fonts

2. 安裝中文輸入法 gcin 或 scim
# yum install gcin

# yum install scim scim-tables scim-tables-chinese scim-tables-chinese-extra scim-array scim-chewing

3. 修改中文環境設定
# vi /etc/sysconfig/i18n

LANG=”en_US.UTF-8″
改成
LANG=”zh_TW.UTF-8″

4. 重新開機

功能表已改成中文

瀏覽中文網頁

gcin 中文設定

解決 Raspberry PI 上的 Pedora 更新之後出現的錯誤訊息

Raspberry PI 上的 Pedora 安裝完成後第一次更新,就要更新 3xx 個套件,更新完畢後,出現下面的錯誤訊息
Failed:
  lightdm.armv6hl 0:1.4.0-2.fc18              mdadm.armv6hl 0:3.2.6-1.fc18
  openssh-server.armv6hl 0:6.1p1-6.fc18       raspberrypi-kernel.armv6hl 0:3.6.11-7.20130415git197d15b.rpfr18

看起來有 4 個套件更新失敗[@more@]經過檢查發現,這 4 個套件都有重複安裝的問題,所以要把多餘的套件移除

# rpm -qa | grep lightdm
lightdm-1.4.0-2.fc18.armv6hl
lightdm-gtk-1.3.1-4.fc18.armv6hl
lightdm-1.4.1-3.fc18.1307170533kf.armv6hl
lightdm-gobject-1.4.1-3.fc18.1307170533kf.armv6hl
# yum remove lightdm-1.4.1-3.fc18.1307170533kf.armv6hl

# rpm -qa | grep openssh-server
openssh-server-6.1p1-9.fc18.armv6hl
openssh-server-6.1p1-6.fc18.armv6hl
# yum remove openssh-server-6.1p1-9.fc18.armv6hl

# rpm -qa | grep mdadm
mdadm-3.2.6-21.fc18.armv6hl
mdadm-3.2.6-1.fc18.armv6hl
# yum remove mdadm-3.2.6-21.fc18.armv6hl

# rpm -qa | grep raspberrypi-kernel
raspberrypi-kernel-headers-3.12.0-4.20131106git839f349.rpfr18.armv6hl
raspberrypi-kernel-3.6.11-7.20130415git197d15b.rpfr18.armv6hl
raspberrypi-kernel-3.12.0-4.20131106git839f349.rpfr18.armv6hl
# yum remove raspberrypi-kernel-3.12.0-4.20131106git839f349.rpfr18.armv6hl

不過重新更新之後,這 4 個套件又會跑出來,所以只能在 /etc/yum.conf 中先排除這些套件

不知道是我操作上的問題,還是 Pidora 的套件庫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