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製化 Scientific Linux 7

試安裝好 Scientific Linux 7,順便把 Scientific Linux 7 的客製化光碟完成,主要是簡化安裝的步驟,不用挑選要安裝的套件,只要三個步驟即可!
取消倒數,要選擇 Install SL 7 才會開始安裝
[@more@]

第一步驟:分割硬碟

第二步驟:設定網路

第三步驟:設定 root 密碼

共有 641 個套件

執行安裝後的設定工作,這個部分會比較慢,因為有做一些設定

安裝完成

這個版本的特點:
1. 套件更新到 2014-10-24
2. 套件更新 Server 改至頭城國小 ftp://140.111.74.109/Linux/Scientific/
3. 預設啟動 LAMP ( Scientific Linux + Apache + MariaDB + PHP)
4. Apache Web Server 增加一些安全性上的設定
    ServerTokens Prod
    ServerSignature Off
5. MariaDB 根據 MariaDB Server 調整 做設定
6. PHP 部分的設定,僅列出部份的修改
    時區改成 Asia/Taipei
    upload_max_filesize = 200M
    post_max_size = 200
7. 每天早上 6 點向 time.stdtime.gov.tw 對時

試裝 Scientific Linux 7

光碟開機畫面,選擇 Install SL 7

選擇安裝的語系
[@more@]

設定要安裝的套件

依需求選擇

分割硬碟

硬碟分割

網路設定

開啟網路,使用 DHCP 自動取得 IP

選擇 開始安裝

設定 root 密碼

設定 root 的密碼

安裝中

安裝完成,選擇 重新開機(R)

和之前的版本差不多,不過現在套件安裝的選項好像少很多,沒有像以前可以自訂,很多的部分都要在安裝後再做調整。

試用 xbmc_12.2_frodo_bananaPI_4GB_RC3

下載網址:http://forum.lemaker.org/thread-796-4-1-4.html

解壓縮後,檔案名稱要自行加上 .img
[@more@]從檔案名稱可以了解系統是 based on lubuntu3 / xbmc 12.02 rc2 / 4GB SD-Card.

開機完成後直接進入 XBMC,介面是英文的

中文化
System / Settings

Appearance

更改 Skin / Fonts 從 Skin default

改成 Arial based

語言設定

比較特別的是有 天氣

播放 720p 影片即會有稍微延遲的情形,1080p 則更明顯

Banana Pi 似乎不像 Raspberry Pi 有硬體解碼的樣子,所以即便只是 720p,也有些問題,1080p  問題更明顯,同樣的檔案,在 Raspberry Pi 播放時,流暢很多。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官方網站上並沒有提供 XBMC 的 Image 檔。
另外,由於無法切換到 Console 介面,所以即便是使用超過 4G 的記憶卡,也無法擴充剩下的空間。

Nginx Web Server – 列出目錄

在 Web Server 的目錄中,通常會使用 index.html / index.php 等來當做預設打開的檔案,如果目錄中沒有這一類的檔案,就會無法瀏覽目錄中的檔案,這樣可以保護可能因設定不當而造成的資料外洩。

但有時候,目錄中的檔案為了方便使用者下載,所以需要將目錄列出來
[@more@]在 Nginx Web Server 的設定方式
# vim /etc/nginx/nginx.conf
/usr/share/nginx/www/download 目錄為例
http { 段落中加入
        location /download {
                root /usr/share/nginx;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autoindex on;
        }

重新啟動 Nginx Web Server
# /etc/init.d/nginx restart

Banana Pi 測試 – 試用 Lubuntu_1404_v3.1_XBMC

下載網址:http://forum.lemaker.org/thread-2037-1-1-1.html

系統是 base on Lubuntu 14.04,解開的檔案有 14.7G,所以至少要使用 16G 的 SD 卡

開機之後先進入 Lubuntu,再切換到 XBMC

XBMC 英文介面
[@more@]

中文化

很詭異的是,播放影片時,竟然會切換回 Lubuntu,使用 mplayer2 播放

系統的 Video_Tests 目錄中的測試檔,難怪 Image 會那麼大

播 720p / 1080p 影片檔,竟然會直接切換回 Lubuntu ?

在 Banana Pi 上執行 XBMC

XBMC 是一套免費且 Open Source 開放源碼的軟體,支援多種作業系統平台,如:Windows / Linux / Mac / Raspberry Pi…,自己在 Raspberry Pi 使用過,可以流暢播放 1080p 的影片。
XBMC 官方網站:http://xbmc.org
目前 Stable 版本是 13.2 Gotham

開發版本是 14.0 Helix
[@more@]
Banana Pi  本身的硬體效能比 Raspberry Pi 更加的好,所以按道理來說,在播放影片時應該會比 Raspberry Pi 更加流暢,可惜的是,目前在 Banana Pi  的下載網頁,仍然沒有 XBMC 的映像檔可以下載。

不過在 官方的論壇 中,已經有高手自己動手完成了,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下載下來用看看!

在第 4 頁的 34F
does the Banana PI support XBMC? – XBMC – Banana Pro | Banana Pi 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在第 1 頁的 1F
Lubuntu v3.1.x – XBMC added – XBMC – Banana Pro | Banana Pi 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試裝 Ubuntu 14.10 Server x86

用起來的感覺之前的版本差不多
光碟開機畫面,選擇 中文(繁體)
[@more@]選擇 安裝 Ubuntu 伺服器(I)

選擇安裝時用的語系

選擇所在的地區國家


不偵測鍵盤型式

選擇 鍵盤型式


設定主機名稱

建立一個新的使用者,並設定密碼




是否要加密使用者的家目錄

設定時區

分割硬碟


安裝系統

沒有經過 Proxy

設定 apt

設定套件更新的方式

設定要安裝的服務

安裝系統中

安裝 grub

終於完成安裝

Ubuntu Desktop 14.10 – 解決 gcin 的圖示無法出現在工作列

這裡使用的是傳統介面
參考文章:
Ubuntu 12.04 LTS (Precise Pangolin) beta 1 快正式登場 [論壇 – Ubuntu安裝問題] | Ubuntu 正體中文站

在工作列的前面,按 Win 鍵+Alt+滑鼠右鍵,選擇 加入面板(A)
[@more@]選擇 程式狀態通知區,然後按 加入

gcin 的圖示就會出現,但也會出現一個圖示

這個圖示是什麼呢?

原來是 ibus,我已經把它移除了,怎麼還陰魂不散?

選擇 偏好設定

不要勾選 在系統匣顯示圖示,然後按 關閉

還有一個礙眼的,選擇 文字輸入設定

不要勾選 在選單列顯示目前輸入來源

Ubuntu 14.10 Desktop i386 版本個人調整

安裝傳統桌面環境
$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session-fallback
選擇 GNOME Flashback(Compiz)GNOME Flashback(Metacity) 都可以

傳統桌面環境
[@more@]安裝 ssh,方便遠端登入管理
$ sudo apt-get install ssh

移除 Brasero 光碟燒錄程式
$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brasero-cdrkit brasero-common

移除 Cheese 網路攝影機
$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cheese cheese-common libcheese-gtk23 libcheese7

移除 Thunderbird 郵件
$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thunderbird thunderbird-gnome-support thunderbird-locale-en thunderbird-locale-en-us thunderbird-locale-zh-hant thunderbird-locale-zh-tw

移除 Transmission
$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transmission-common transmission-gtk

移除 掃描易
$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simple-scan

移除遊戲
$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aisleriot gnome-mahjongg gnome-mines gnome-sudoku

移除 ibus
$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gir1.2-ibus-1.0 ibus ibus-chewing ibus-gtk3 ibus-pinyin ibus-table ibus-table-cangjie3 ibus-table-cangjie5 libibus-1.0-5 libchewing3 libchewing3-data

安裝 gcin
$ sudo apt-get install gcin

設定 gcin(這裡建議不要用 sudo 來操作)
$ sudo im-config

如果出現下面的錯誤訊息

$ sudo chown -R test:test /home/test

安裝 Leafpad
$ sudo apt-get install leafpad

安裝 Chromium 瀏覽器
$ sudo apt-get install chromium-browser chromium-browser-l10n

中文輸入沒有問題,但還是沒有辦法出現 gcin 的圖示

安裝 Flash Player Plugin
$ sudo apt-get install pepperflashplugin-nonfree

$ sudo apt-get install flashplugin-installer

Firefox about:plugins

Chromium chrome://plugins

清除用不到的套件
$ sudo apt-get autoremove

隱藏 Nginx Web Server 版本資訊

瀏覽網頁如果出現錯誤,會顯示一些提示資訊

提示過多的訊息,可能會被攻擊者所利用[@more@]隱藏 Nginx 版本資訊
加入 server_tokens off;
# vim /etc/nginx/nginx.conf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server_tokens off;

重新啟動 Nginx Web Server
# /etc/init.d/nginx restart

已經隱藏版本,但還是會顯示 nginx

也可以利用 curl 來取得相關資訊
設定前
# curl -IL 192.168.1.109
HTTP/1.1 200 OK
Server: nginx/1.6.2
Date: Sun, 28 Sep 2014 13:30:44 GMT
Content-Type: text/html
Connection: keep-alive
X-Powered-By: PHP/5.4.4-14+deb7u14

設定後
# curl -IL 192.168.1.109
HTTP/1.1 200 OK
Server: nginx
Date: Sun, 28 Sep 2014 13:30:20 GMT
Content-Type: text/html
Connection: keep-alive
X-Powered-By: PHP/5.4.4-14+deb7u14

這一個部分 Apache Web Server 就可以完全隱藏,不會顯示 Web Sever 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