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 DRBL-Winroll

為了徹底揚棄 EzBack,所以改用 DRBL Live+DRBL-Winroll,至於 DRBL-Winroll 的介紹,可以參考:DRBL-Winroll
下載 DRBL-Winroll: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drbl-winroll/files/Stable/
底下進行安裝
1. 選擇 Chinese(Traditional),然後按 OK
[@more@]2. 按 下一步(N)

3. 選擇 我接受(I)

4. 選擇 下一步(N)

5. 安裝路徑,選擇 安裝(I)

6. 要以 Administrator 的身份執行,並按  任意鍵繼續

7. 安裝中

8. 安裝 cygwin,按 任意鍵繼續

9. 安裝 cygwin 中

10. 「自動主機名稱」,請選擇 Y

11. 設定主機名稱樣式及啟動「自動工作群組名稱」,請選擇 Y

主機樣式名稱的設定

12. 設定工作群組樣式

13. 設定群組名稱的前置字元

14. 設定網路模式

15. 配置是否自動加入 AD 網域服務

16. 是否要安裝系統監測服務

17. 是否安裝「自動主機 SID」服務

18. 是否配置 sshd 服務

19. 按 任意鍵繼續

20. 安裝說明

21. 按 任意鍵繼續

22. 按 任意鍵繼續

23. 按 任意鍵繼續

24. 在防火牆中開啟 sshd 22/TCP 服務

25. 終於安裝完成!

使用 grub4dos 來執行 DRBL Live CD

DRBL Live CD 可以用來備份或還整個電腦教室,非常方便,而且是免費的,由國家高速網路中心所開發。
DRBL Live CD 下載:http://drbl.nchc.org.tw/download/sourceforge/
更多如何利用 DRBL Live CD 來備份或還原電腦教室,可以參考:
DRBL live CD 再生龍伺服器版-教室電腦備份還原
DRBL Live CD 執行畫面
[@more@]下載時,可以選擇下載 iso 版本,燒錄成光碟使用,或是下載 zip 版,製作成可開機的 USB 隨身碟版,不過個人覺得燒錄成光碟太不環保了,製作成 USB 隨身碟版又有些浪費,因為一支隨身碟只放了 DRBL Live,所以改用 grub4dos 來處理。

1. 首先先處理好隨身碟安裝 grub4dos,並可以開機
2. 在隨身碟根目錄建立一個目錄,用來存放等一下解壓縮 zip 的路徑
3. 將下載的 zip 檔,解壓縮到隨身碟的根目錄所建立的目錄中
4. 修改 grub4dos 的 menu.lst
加入,各個參數的可以參閱 DRBL Live 的 syslinux 目錄下的設定檔
title   – DRBL Live xfce-2.3.1-6-i686-pae n DRBL Live xfce-2.3.1-6-i686-pae
root (hd0,0)
kernel /DRBL/live/vmlinuz boot=live username=user config quiet nomodeset locales=zh_TW.UTF-8 keyboard-layouts=NONE vga=791 toram=filesystem.squashfs ip=  nosplash i915.blacklist=yes radeonhd.blacklist=yes nouveau.blacklist=yes vmwgfx.enable_fbdev=1 live-media-path=/DRBL/live
initrd /DRBL/live/initrd.img

5. 試驗一下

6. 輸入 0,選擇進入 X-window

Apache OpenOffice & LibreOffice & TCES OxOffice 3

在做電腦教室軟體更新時,在辦公室軟體的部分,除了安裝 Office 2010  之外,就是在這三套 Apache OpenOffice & LibreOffice & TCES OxOffice 3 中挑選一套來安裝。

Apache OpenOffice 官方網站:https://www.openoffice.org/zh-tw/
目前最新版本 4.1.1 版

LibreOffice 官方網站:https://zh-tw.libreoffice.org/
目前最新版本 安定版 4.3.6
                       新鮮版 4.4.2

TCES OxOffice 3

[@more@]底下的比較只是針對 Gallery 畫廊和 Template 簡報背景樣版及一些安裝時的選項做比較,至於更深一層的比較,可以參考:11個 LibreOffice 好過 Apache OpenOffice 的因素 | 晟鑫科技部落格

Apache OpenOffice
安裝可以選要不要安裝的軟體

Gallery 畫廊 有一些描述圖檔放置的檔案用 sgx 命名

Template 簡報背景不改初衷,從我開始使用 OpenOffice 就只有 2 個,冰海及深藍

LibreOffice
不能要挑選要安裝的軟體

但可以增加使用的使用者介面,在做新住民教育時可以用的到

切換語言介面

Gallery 畫廊 有一些描述圖檔放置的檔案已改用和目錄名稱相同

Gallery 畫廊 有一些描述圖檔放置的檔案有部分用 sgx 命名

Template 簡報背景

TCES OxOffice 3
安裝可以選要不要安裝的軟體

Gallery 畫廊 有一些描述圖檔放置的檔案用 sgx 命名

Template 簡報背景

至於我為什麼會特別 care 是用 sgx 或是用原本的目錄名稱命名,那是因為,我會把這幾套或是從網路上搜集到的 Gallery 和 Template 整合在一起,如果都是使用 sgx 來命名,就會有重複的問題,要處理重複的問題就有些麻煩。

底下把 Gallery 和 Template 稍做整理
畫廊

加入的簡報背景

所以,我最後選擇 LibreOffice 4.3.6

Ubuntu 14.04 LTS Server 安裝 PXE Server

參考網頁:
Install And Configure PXE Server On Ubuntu 14.04 LTS | Unixmen
Ubuntu 14.10 PXE server installation
Setting up a ‘PXE Network Boot Server’ for Multiple Linux Distribution Installations in RHEL/CentOS 7
Adding Ubuntu 14.10, Ubuntu 14.04 and Debian 7 to PXE Network Boot Environment Setup on RHEL/CentOS 7

1. 安裝所需套件
$ sudo apt-get install tftpd-hpa inetutils-inetd

2. 修改設定檔 /etc/default/tftpd-hpa
加入紅色的那二行設定
$ sudo vim /etc/default/tftpd-hpa
# /etc/default/tftpd-hpa

TFTP_USERNAME=”tftp”
TFTP_DIRECTORY=”/var/lib/tftpboot”
TFTP_ADDRESS=”[::]:69″
TFTP_OPTIONS=”–secure”
RUN_DAEMON=”yes”
OPTIONS=”-l -s /var/lib/tftpboot”[@more@]3. 修改設定檔 /etc/inetd.conf
$ sudo vim /etc/inetd.conf
tftp    dgram   udp    wait    root    /usr/sbin/in.tftpd /usr/sbin/in.tftpd -s /var/lib/tftpboot

4. 啟動 TFTP Server
$ sudo service tftpd-hpa restart
tftpd-hpa stop/waiting
tftpd-hpa start/running, process 6790

5. 檢查是否有正常啟動
# netstat -lu | grep tftp
udp        0      0 0.0.0.69:tftp           *:*

6. 修改 isc-dhcp-sever 設定
$ sudo vim /etc/dhcp/dhcpd.conf
加入下面的設定
allow booting;
allow bootp;
option option-128 code 128 = string;
option option-129 code 129 = text;
next-server 192.168.5.254;
filename “pxelinux.0”;

 7. 重新啟動 DHCP Server
$ sudo service isc-dhcp-server restart
isc-dhcp-server stop/waiting
isc-dhcp-server start/running, process 6815

Ubuntu 14.04 LTS Server 安裝 dnsmasq DHCP Server

dnsmasq 也是一套 DHCP Server,除此之外,也可以用來做為 caching DNS proxy 和 TFTP Server。

參考網頁:Dnsmasq – Community Help Wiki

1. 查詢 dnsmasq套件相關訊息
$ sudo apt-cache search dnsmasq | grep ^dnsmasq
dnsmasq-base – Small caching DNS proxy and DHCP/TFTP server
dnsmasq-utils – Utilities for manipulating DHCP leases
dnsmasq – Small caching DNS proxy and DHCP/TFTP server

2. 進行安裝
$ sudo apt-get install  dnsmasq dnsmasq-utils -y
[@more@]3. 備份原設定檔
$ sudo mv /etc/dnsmasq.conf /etc/dnsmasq.conf.$(date +%F)

4. 修改設定檔
$ sudo vim /etc/dnsmasq.conf
domain-needed
bogus-priv
local=/computerclassroom.tces.ilc.edu.tw/
expand-hosts
domain=computerclassroom.tces.ilc.edu.tw
interface=eth1
dhcp-range=eth1,192.168.5.1,192.168.5.200,12h
listen-address=127.0.0.1
server=168.95.1.1
server=140.111.66.1
log-queries
log-dhcp

5. 執行 dnsmasq 服務
$ sudo service dnsmasq start
 * Starting DNS forwarder and DHCP server dnsmasq                                    [ OK ]

6. 檢查是否有正常啟動
$ netstat -au | grep :bootps
udp        0      0 *:bootps                *:*

感覺 dnsmasq 的設定比較簡單,但比較沒有辦法像 isc-dhcp-server 一樣做到比較細微的設定,如:針對某一台電腦給予固定的 IP。

移除 dnsmasq
$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dnsmasq dnsmasq-base dnsmasq-utils libmnl0 libnetfilter-conntrack3

Ubuntu 14.04 LTS Server 安裝 DHCP Server

1. 安裝 DHCP Server 套件
$ sudo apt-get install isc-dhcp-server -y

2. 進行設定,指定發送 IP  的網路卡
$ sudo sed -i ‘s/INTERFACES=””/INTERFACES=”eth1″/’ /etc/default/isc-dhcp-server
[@more@]3. 修改設定檔 /etc/dhcp/dhcpd.conf
$ sudo vim /etc/dhcp/dhcpd.conf
列出 DHCP Server 設定
$ sudo cat /etc/dhcp/dhcpd.conf | egrep -v ‘^$|^#’
ddns-update-style none;
option domain-name “computerclassroom.tces.ilc.edu.tw”;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68.95.1.1, 140.111.66.1;
default-lease-time 600;
max-lease-time 7200;
log-facility local7;
subnet 192.168.5.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92.168.5.201 192.168.5.205;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68.95.1.1, 140.111.66.1;
  option domain-name “computerclassroom.tces.ilc.edu.tw”;
  option routers 192.168.5.254;
  option broadcast-address 192.168.5.255;
  default-lease-time 600;
  max-lease-time 7200;
}
host windows81 {
   hardware ethernet 00:1e:90:48:c8:8b;
   fixed-address 192.168.5.201;
}
host windows7 {
   hardware ethernet 00:1e:90:47:fa:78;
   fixed-address 192.168.5.202;
}

4. 啟動 DHCP Server
$ sudo service isc-dhcp-server start
isc-dhcp-server start/running, process 3524

5. 檢查是否有正常啟動
# netstat -anu | grep :67
udp        0      0 0.0.0.0:67              0.0.0.0:*

# lsof -i :67
COMMAND   PID  USER   FD   TYPE DEVICE SIZE/OFF NODE NAME
dhcpd   30687 dhcpd    7u  IPv4 360732      0t0  UDP *:bootps

6. 設定開機時啟動 DHCP Server
# update-rc.d isc-dhcp-server defaults
 Adding system startup for /etc/init.d/isc-dhcp-server …
   /etc/rc0.d/K20isc-dhcp-server -> ../init.d/isc-dhcp-server
   /etc/rc1.d/K20isc-dhcp-server -> ../init.d/isc-dhcp-server
   /etc/rc6.d/K20isc-dhcp-server -> ../init.d/isc-dhcp-server
   /etc/rc2.d/S20isc-dhcp-server -> ../init.d/isc-dhcp-server
   /etc/rc3.d/S20isc-dhcp-server -> ../init.d/isc-dhcp-server
   /etc/rc4.d/S20isc-dhcp-server -> ../init.d/isc-dhcp-server
   /etc/rc5.d/S20isc-dhcp-server -> ../init.d/isc-dhcp-server

移除 Windows Loader

使用 Windows Loader 的方式來啟動 Windows 7,在使用 sysprep 重新封裝系統時會出現錯誤,所以要把 Windows Loader 移除。
移除方式:
1. 使用 Windows 7 安裝光碟開機,請選擇 下一步
[@more@]2. 選擇 修復您的電腦

3. 系統會自動偵測出安裝的作業系統,請選擇 下一步(N)

4. 執行 命令提示字元

5. 執行 bootsect.exe /nt60 SYS /force

6. 執行完畢畫面

7. 關閉視窗或執行 exit 退出

8. 選擇 重新啟動(R)

DISM GUI

在整合 Windows 7/8.1 光碟時,最麻煩的是要下一堆的指令,而這些指令都不是很好記,沒有常常用就會忘記,所以就有人開發出了 DISM GUI 這樣的程式,利用 GUI 的介面來簡化要記一大堆的指令和在命令提示字元下一大堆指令的困擾。
DISM GUI 官方網站:https://dismgui.codeplex.com/
[@more@]底下大概介紹一下 DISM GUI
1. Mount Control
可以用來查看 WIM Image 檔案的資訊

掛載及卸載 WIM Image

掛載中

開啟掛載的目錄

WIM Image 檔掛載的目錄

2. Driver Management
可以增加一些原本 Windows 7/8.1 內沒有的驅動程式

3. Package Management
可以加入修正檔案或是更新式

4. Feature Management
可以開啟或關閉一些系統的功能,如沒有用到平板的功能就可以把 TablePC 功能關閉

5. Edition Servicing
可以加入序號

6. Unattended Servicing
無人值守/客製化安裝

7. Application Servicing
?

8. Capture Image
將目前的系統擷取成一個 WIM Image 檔,可以用來做備份

9. Apply Image
可以將 WIM Image 檔還原到磁碟

功能非常方便,但大部分的時間我可能會不常使用,因為它沒有辦法做到自動化,一氣呵成,所以我寧可還是使用指令來處理。但如果是臨時要查詢一下 WIM Image 檔的相關資訊,或看一下 WIM Image 檔的內容時,就會使用。
目前有想到的部分,就是把它整合到 Windows PE 的光碟,當要製作 sysprep(系統準備) 一般化的時候,可以利用這個工具來製作 WIM Image 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