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ana Pi 測試 – OpenSuse 篇

距離上一次使用 openSUSE 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指令也大概都忘光了,所以都是使用圖形介面來操作,有些辛苦。

OpenSuse Image 下載:http://www.lemaker.org/resources/9-101/opensuse_for_bananapi.html

登入的帳號及密碼:bananapi/bananapi & root/bananapi[@more@]開機之後直接登入到桌面環境,預設是採用 XFCE 為桌面環境

介面當然是英文的,執行 Settings / YaST

輸入 root 的密碼

YaST 的管理介面,openSUSE 的特色,選擇下方的 Languages

預設主要語言是 English (US)

按一下 English (US),來更改主要的語言

選擇 繁體中文

變更時區為 Asia/Taipei,然後按右下方的 OK

提示有些中文翻譯未完成,可能有些文字會是英文的

開始下載所須要使用的套件並安裝

下載完成後會自動安裝

因為中文輸入法的部分,系統是安裝 ibus,而個人習慣使用 gcin,所以把 ibus 移除,並安裝 gcin

按一下滑鼠左鍵 Software Management 套件管理

進行套件庫更新

套件管理畫面

在搜尋欄中輸入要安裝的軟體:gcin

勾選第一個 gcin,系統會自動偵測相依性,而自動勾選其它相關套件
最後按 Apply,讓設定生效

Apply,開始安裝

移除 ibus,同樣在搜尋欄輸入:ibus,系統會列出 ibus 相關套件

Apply,讓設定生效

系統會自動偵測相依性,按 Apply,開始移除

移除 ibus 套件

時區設定,選擇 Date and Time

時區設定

重新開機後,操作介面變成中文的

YaST 中文介面

Banana Pi 測試 – Fedora 篇 將常用程式加入到 xfce4-panel

在 XFCE 介面有一個 xfce4-panel,可以放置一些常用的程式
將想要加入到 xfce4-panel4 的程式拉到 panel 上,以 Firefox 為例
[@more@]直到出現一條紅線,代表要放置的位置

螢幕會出現的訊息,請選擇 建立啟動器

panel 上就會出現 Firefox

移除的方式
在要移除的程式圖示上按滑鼠右鍵,選擇 移除

螢幕會出現的訊息,請選擇 移除

程式圖示就會被移除了!

Banana Pi 測試 – Fedora 篇 系統自動登入

原本系統要輸入密碼才能登入

可以設定成自動登入,方便測試![@more@]開啟終端機程式,修改 /etc/lightdm/lightdm.conf 設定檔
$ sudo sed -i ‘s/#autologin-user=/autologin-user=bananapi/’ /etc/lightdm/lightdm.conf
$ sudo sed -i ‘s/#autologin-user-timeout=0/autologin-user-timeout=0/’ /etc/lightdm/lightdm.conf

設定完成,重新開機即可生效
$ sudo reboot

Banana Pi 測試 – Fedora 篇

Fedora Image 下載網頁:http://www.lemaker.org/resources/9-91/fedora_for_bananapi.html

登入的帳號及密碼:bananapi/bananapi & root/bananapi
[@more@]
輸入密碼

登入的介面是英文的,桌面環境使用的是 XFCE

更新一下套件庫,可以發現它是 base on Fedora 20
$ sudo yum update

設定中文使用環境
$ sudo sed -i ‘s/en_US/zh_TW/’ /etc/locale.conf

安裝 gcin 輸入法
$ yum install gcin

重新啟動電腦
$ sudo reboot

重新登入後,介面已經是中文的了!

但這時發現原本沒有發現有安裝的 ibus 卻出現了,所以先移除 ibus
$ sudo yum remove ibus

gcin 的設定

比較特別的是 行列輸入法又多了一種

安裝 Firefox
$ sudo yum install firefox

安裝 Flash Plugin
$ sudo yum install gnash gnash-plugin

在 Firefox 瀏覽器輸入 about:plugins

可以看到 Flash 已有正常啟動

安裝 OpenJDK 7/8
$ sudo yum install java-1.8.0-openjdk
$ /usr/bin/java -version
openjdk version “1.8.0_11”
OpenJDK Runtime Environment (build 1.8.0_11-b12)
OpenJDK Zero VM (build 25.11-b02, interpreted mode)


$ sudo yum install java-1.7.0-openjdk

Banana Pi 測試 – Scratch 篇

Scrarch 映像檔下載網頁:http://www.lemaker.org/resources/9-106/scratch_for_bananapi.html

預設的登入帳號及密碼:pi/banana

開機之後會直接執行 Scratch,不過版本還是舊的 1.4

[@more@]設定讓開機時不會直接執行 Scratch

Ctrl+Alt+F2–F6 應該都可以切換到終端機模式

輸入使用者的帳號及密碼:pi/banana
執行 /usr/bin/raspi-config
$ sudo /usr/bin/raspi-config

出現設定畫面
選擇 第 3 項 Enable Boot to Desktop/Scratch

        第一項  – 進入文字模式
選擇 第二項  – 以 pi 使用者進入圖形桌面模式,最後按 OK
        第三項  – 進入之後執行 Scratch

最後按 Finish

選擇 Yes,重新啟動電腦

重新開機之後會進入圖形模式

整個使用感覺和 Raspbian 一樣,只是少安裝 Arduino 而已,就沒有再深入研究的必要,收工!

在 Zorin 9 更改佈景主題

Zorin 9 預設的佈景主題 Zorin Light
  [@more@]

選擇 應用程式 / 系統工具 / Zorin Theme changer

預設是 Zorin Light,選擇 Zorin Blue,然後按 關閉

Zorin Blue

Zorin Dark

說實在的 Blue/ Drak 有些相近,沒有很仔細看,一時還分辨不太清楚。

使用 Scratchbot 來連結 Arduino

Scratchbot 是一套基於 MIT Media Lab Scratch 2.0 的圖形化開發工具,可以減低 Arduino 的入門門檻。
Scratchbot 官方網站:http://scratchbot.cc/
[@more@]
下載

執行下載下來的程式

安裝畫面,程式需要先行安裝 Adobe AIR

Adobe AIR 安裝畫面

安裝過程

安裝完畢,程式會自動執行

可以連接 Arduino 的地方在電子模塊,因為還未連接 Arduino,所以會出現紅燈

桌面上也會出現 Scratchbot

將 Scratchbot 的韌體載入到 Arduino 電路板
選擇 File開啟

Scratchbot 韌體路徑 C:Program FilesScratchbotfirmware 目錄之下
選擇 firmware.ino 然後選擇 開啟

開啟的畫面,請確認 Arduino 有連結到正確的 COM Port

選擇 上傳

上傳完畢會出現 Done uploading.

開啟 Scratchbot
選擇 連接 / COM4(請選擇您的連接 COM Port)

選擇 連接 / Arduino UNO

選擇 電子模塊,就會出現 綠燈

在 Zorin 9 上安裝 Chromium 瀏覽器

 Zorin 9 是以 Firefox 為預設的瀏覽器,如果要使用 Chromium 瀏覽器則要另外安裝
[@more@]安裝 Chromium 瀏覽器
$ sudo apt-get install chromium-browser

但安裝完成預設還是不能觀看含有 Flash 網頁

安裝 pepperflashplugin-nonfree 套件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 sudo apt-get install pepperflashplugin-non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