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ana Pi 測試 – Bananian 篇 2014-09-20 版

Bananian v14-9 2014-09-20 版
http://www.lemaker.org/resources/9-116/bananian_for_bananapi.html
[@more@]會再次使用這個版本的原因是想要拿 Banana Pi 來架設 Server
開機完成後可以看到
可以使用 bananian-config 來做設定
可以使用 bananian-update 來做系統更新

執行 bananian-config 進行設定
# bananian-config
設定鍵盤,預設是 us,不用做更動

設定 root 密碼

設定時區

選擇 Asia

選擇 Taipei

設定語系,加選了 zh_TW 開頭的 3 個

因為是 Server,所以預設語系設定成 en_US.UTF-8

設定語系中

設定主機名稱

是否要加速圖形顯示(應該是可以不用,因為是純做為 Server,不使用圖形模式)

重新啟動後才能生效

是否要關閉 USB OTG

是否要擴展 root 分割區

重新開機後設定才能生效!
# shutdown -r now

Banana Pi 測試 – Berryboot 篇

今天的主角 Berryboot,單單看名字一時之間還真不知道它是做什麼用的,不管如何,反正裝了就知道。
http://www.lemaker.org/resources/9-131/berryboot.html
[@more@]使用 Win32DiskImager 製作好 Image,開機後看到的畫面
第 1 部份是畫面顯示的部分,如果有看到上下方的綠色的線條代表顯示部分沒有問題
第 2 部分是使用哪一種方式連上網路:Wired / 有線網路   Wifi / 無線網路
第 3 部分是聲音的部分
第 4 部分是時區和鍵盤的設定
如果沒有問題,就按 OK 繼續

選擇要用來儲存系統的磁碟,這裡是使用記憶卡,並且將記憶卡格式化 Format

格式化中

是否要升級 BerryBoot

下載檔案中

Close 重新啟動電腦

開完機的功能表

可以選擇 Add OS 來增加作業系統

Others 頁面支援的作業系統

在 Popular 頁面支援的作業系統

這裡選擇一個自己沒有用過的 OLPC 的作業系統 Sugar,然後按 OK

下載作業系統中

完成後,在功能表中可以找到 Sugar

選擇 Exit 退出,重新啟動電腦

開機之後會出現 BerryBoot menu,裡面有 Sugar 作業系統可以選擇

輸入姓名

選擇顏色,用滑鼠點選一下,可以更換不同的顏色

好了之後,點選右下方的 Done

哇!出現了 OLPC 的畫面

執行裡面的 Scratch

入手了一片 Banana Pi

測試使用 Banana Pi 一段時間,覺得效能還算不錯,在官方網站上也不時會釋出一些可以玩的東西,所以就決定入手一片 Banana Pi,但這種東要似乎要在拍賣網站上才能買的到:如:露天、奇摩、淘寶網……..,因為自己很不習慣在這一類網站上買東西,所以商請學校的拍賣達人文祈老師幫忙買了一片,附加一個塑膠外殼和一條 SATA cable for 2.5″ HD 連接線,感謝文祈老師的協助。
組合(還沒蓋上上蓋)

不過,我記得塑膠外殼應該是透明的,還是我沒有把外面的那一層撕掉,反正這不重要,能用才是重要的。

後記:2014-09-27
把外殼的紙撕掉,變透明了,照的有些模糊

CentOS 6.5 升級到 CentOS 7

一般個人使用 CentOS Linux 的習慣,小版本間的升級 6.4–> 6.5 就直接使用 yum update 來升級,大版本間的升級通常會先備份資料及設定檔後,重新安裝,比較少用升級的方式處理,因為升級可能會有些風險,倒不如重新安裝來的安全些。
底下文章參考:zh-tw/TipsAndTricks/CentOSUpgradeTool – CentOS Wiki
1. 在套件庫加入設定檔
# vim /etc/yum.repos.d/upgradetool.repo
[upg]
name=CentOS-$releasever – Upgrade Tool
baseurl=http://dev.centos.org/centos/6/upg/x86_64/
gpgcheck=1
enabled=1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CentOS-6

2. 更新套件儲存庫
# yum update[@more@]3. 安裝升級所需套件
# yum install redhat-upgrade-tool preupgrade-assistant-contents

4. 列出升級事前助手的所有內容
# preupg -l
CentOS6_7

5. 匯入 CentOS 7 金鑰
# rpm –import http://mirror.centos.org/centos/RPM-GPG-KEY-CentOS-7

6. 進行升級
# centos-upgrade-tool-cli –network 7 –instrepo=ftp://140.111.74.109/CentOS/7/os/x86_64/

7. 重新開機
# init 6

8. 經過漫長的升級

更新前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release 6.5 (Final)

更新後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Linux release 7.0.1406 (Core)

感想:
1. 升級完之後並沒有仔細去驗證所有的服務是否都能正常執行,通常如果有使用到第三方套件庫,如:rpmforge / epel …,或者是是使用桌面環境,如:GNOME / KDE….,失敗的機率會很大。
2. 升級所花的時間並沒有比重新安裝少,所以還是重新安裝新的系統比較實在,也可以順便把系統做一下清理。

在 Raspberry Pi 使用 S4A

S4A 是一個縮寫,其中 S 代表的是 Scratch ,4 代表的是 for ,A 代表的是 Arduino,更詳細的介紹可以使用 Google 來搜尋。
S4A 官方網站:http://s4a.cat
[@more@]首先點選 Downloads

共要下載 Raspbian (Debian for RaspberryPi)S4A 的 fireware

開啟終端機下載 Raspbian (Debian for RaspberryPi)
$ wget http://vps34736.ovh.net/S4A/S4A15_RP.deb

下載 S4A 的 fireware
$ wget http://vps34736.ovh.net/S4A/S4AFirmware15.ino

安裝 Raspbian (Debian for RaspberryPi) 套件
$ sudo dpkg -i S4A15_RP.deb

安裝完成後,可以在功能表中找到

也可以將程式類似捷徑的部分複製到桌面,可以比較方便執行
$ cp /usr/share/applications/s4a.desktop Desktop

在桌面上可以看到 S4A

執行 Arduino IDE 開啟 S4A 的 fireware
選擇 檔案 / 開啟

選擇下載下來的 S4A fireware

選擇 上傳

上傳完畢

關閉 Arduino IDE

執行 S4A

利用 S4A 來寫程式

nVIDIA GeForce Driver 344.11 驅動程式

nVIDIA GeForce Driver 344.11 驅動程式

32Bit:
http://tw.download.nvidia.com/Windows/344.11/344.11-desktop-win8-win7-winvista-32bit-international-whql.exe
64Bit:
http://tw.download.nvidia.com/Windows/344.11/344.11-desktop-win8-win7-winvista-32bit-international-whql.exe

NoteBook
32Bit:
http://tw.download.nvidia.com/Windows/344.11/344.11-notebook-win8-win7-32bit-international-whql.exe
64Bit:
http://tw.download.nvidia.com/Windows/344.11/344.11-notebook-win8-win7-64bit-international-whql.exe

在 Raspberry Pi 安裝 Arduino

因為借測的 Banana Pi 已經歸還,所以把之前覺得很慢的 Raspberry Pi 又拿出來重新玩了一下,經過一番個人使用環境的調整及超頻之後,覺得速度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之後打算用這一片 Raspberry Pi 來練習 Linux Shell Script 和 Arduino,所以安裝 Arduino。
1. 首先將 Arduino 板子連接到 Raspberry Pi
    執行 dmesg 查詢連接 Port
    $ dmesg
[@more@]
Port 為 /dev/ttyUSB0

安裝 Arduino
$ sudo apt-get install arduino arduino-mk

安裝完畢在功能表中的電子學,可以找到

執行 Arduino 後,介面改成 繁體中文畫面

不過版本有些舊,還是 1.0.1 版

設定與 Arduino 的連線

加上 ArduBlock
建立目錄
$ sudo mkdir -p /usr/share/arduino/tools/ArduBlockTool/tool

切換目錄
$ cd /usr/share/arduino/tools/ArduBlockTool/tool

下載 ArduBlock
$ sudo wget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ardublock/files/ardublock-beta-20140828.jar

重新執行 Arduino 後可以 工具 功能表下找到 ArduBlock

ArduBlock 執行畫面